第5章楚庄王第8节庸国那点事

唉,庸国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跟强大的楚国比拳头。这下好了,人家大楚一拳头砸来,庸国就砸成了饼,死了。后人有一个成语,叫庸人自扰。是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庸国与楚国和平相处不好么,搞什么叛乱,这不是无事找事么。

不过,庸人自扰中的庸,倒不是庸国的庸,而是庸俗的庸。庸人自扰这个成语,也不出自庸国,而是唐朝一位叫陆象先的剑南道按察使常常的一句话,他曾经曰过:“天下本来无事,无非是庸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

好了,庸国就这样死了,非常可惜。说这个国家可惜,是因为这个国家留给我们太多的历史文化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古国。

庸国是始建于夏朝甚至更早的古国,是颛顼苗裔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个曾经的强国,史料记载,商朝末年,在庸、卢、濮、蜀、羌、髳、微、彭等西部八个追随周武王讨伐殷商的诸侯国中,庸国是为首的一个,是当时的带头大哥。这个时候,楚国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庸国的爵位也很高,是侯爵,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排第二。而在当时的西南一带,象巴国、楚国、蜀国甚至后来的吴国、越国等,最高不过子爵。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庸国的疆域也非常广,横跨长江至汉水,地域辽阔,可以说与楚国差不多。此外,庸国还有自己的许多附属小国。庸国的都城在上庸,即今天湖北竹山县上庸镇。庸本身便是城郭的意思,而城郭前面加一个上字,这显得很高大上。因为“上”字的有一个本意是“天”。人们总是将上天连在一起,比如,汉乐府民歌《饶歌》有一首民间爱情诗歌开头便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个“上邪”,便是“老天啊”的意思。

庸国境内盛产铜矿,所以庸人很早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这可是当时的高端科学技术。据说,庸国是当时商周的铸钟大国,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庸国还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诸侯国之一,且是史料记载的最早饮茶的先民,甚至传说围棋也是庸国人发明的。

曾经的庸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因为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和高超的筑城技术,庸国的军事实力相当不错,曾经将周边的秦国和楚国狠狠地踩在脚下。史料记载,“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正因为庸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国,南方的楚国崛起后,不断侵蚀庸国及其附属国领土,燃起了庸国人心中打败楚国侵略者的怒火。不管庸国是否成为楚国附庸,庸国都是不服楚国的。

因为不服楚国,所以庸国想要趁楚国内外交困时攻伐楚国,那也是情理之中了。这便是庸国主动进攻楚国的原因,结果却是被楚国所灭。

庸国留给后人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比如庸国的丧葬文化。这是庸国的一个特色,即岩葬,也叫“悬棺”。庸人去世后,其后人在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这个岩葬文化一直延续近、现代,仍还能见其风俗,我们去张家界一带旅游,往往导游会带去看那些悬了几千年的岩洞里的棺材。这个岩葬产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便是在盗墓曾经猖獗的年代,任凭你是哪路摸金天师还是发丘中郎将之类的盗墓高手,就是发现不了古庸人王室墓穴。

还有便是庸国的巫文化。古庸国是我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说,江三峡的巫山古称灵山,灵山有十巫,精通巫术。巫术除了疑神弄鬼的神秘色彩外,更多的是中医中草药文化,当地民众是很相信的。灵山十巫中有两位传奇人物,巫咸和巫彭,巫彭精通医道,巫咸除精通医道外,还精通天文、乐器。

有趣的是,庸国被灭后,庸人纷纷背井离乡,奔赴华夏各地。比如有一支远走东南瓯越山地,成了后来的百越部落中的一支越人。越人善冶炼青铜器,所以也被称为“钺人”。东南瓯越山地已然是福建一带了,所以如今武夷山区一带还存在着大量秦汉以来的悬棺崖葬,这其实就是传承了古庸国的岩葬风俗。还有一部分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逐步融入现在的土家族先民,但保留了在系列与庸有关的地名,如庸州、大庸溪、施溶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等等。

由于庸国山川秀美险峻,适宜隐居,于是,道家的开山人物赤松子、神仙一般存在的鬼谷子以及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都曾在古庸国或其遗赴隐居。所以有人说,大庸文化,也是一部民族的隐逸传奇史。

庸国被灭后,其公族后代便以国为姓,这便是庸姓由来。

灭庸之役是楚庄王上台以来第一次在春秋江湖上崭露头角,强大的庸国居然就这样被一个才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给灭了,这事哄动了整个江湖,也哄动了整个楚国。在灭庸之役过程中,楚庄王从谏如流,听取蒍贾的意见,坚决不迁都,对庸军予以迎头痛击。因为军粮短缺,开启各地粮仓,既咨军需,又供百姓,迅速赢得了人心。而且楚庄王在军队里充分尊重将领意见,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还倡导了官军平等,做到大家在同一个灶吃饭,体恤士兵,迅速赢得了军心。再加上他整顿吏治,迅速赢得了朝中各级官吏的拥护。那位荒淫无道了三年的纨绔子弟不见了,一颗春秋江湖上最眩目的明星正在冉冉升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