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柳团出局

“王援朝!”

听到终于叫名儿了,王援朝一个起立,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暗道:

“这才什么场面?你可是开挂的啊!人家有关系,你有挂啊!”

进了屋,里面坐了8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他身上。

有人眉头已经微蹙,不知道王援朝哪里惹人家不快。

估计是耽误人家的午饭了,嗯。

“各位面试官好!”

中间一位头发不多的面试官就笑呵呵起来,道:

“坐,请坐。王援朝是吧?能介绍一下自己么?”

王援朝半个屁股端坐在面试官前那张孤零零的椅子上,两腿微张,双手放在膝盖上,腰背笔挺,目光向在场的各位面试官做了一个注目礼后,道:

“各位老师,我叫王援朝,今年16岁,毕业于地安门中学,爱好文学、美术、音乐,曾经是地安门中学军乐队优秀小号手,参加过蘑菇弹试爆成功庆祝游行……”

这年头也没有简历一说,因为压根没人跟他索要过,在座又这么多面试官,又没说限时,王援朝当即呱啦呱啦开始介绍自己,不放过每一个优点。

当然,也没敢太过分,他就字正腔圆地介绍了两分钟。

中间头发少的那位面试官脸上的笑容更和蔼了,道:

“家里都有什么人啊?都是做什么的啊?”

这是打听家庭情况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王援朝就老老实实介绍了一遍。

中间的面试官显得更满意了,光荣的工人阶级大家庭啊。

这时,旁边一个清瘦的面试官发话了:

“对相声了解么?”

没记错的话,这位刚刚还对自己皱眉头来着。

但人家问了,王援朝当然道:

“十分喜欢。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人民之中、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这话说的对面的面试官眼神发亮,嘴角都舒展开了。

“那你能来一段儿么?”

王援朝就来了一段侯宝林的《醉酒》,刚怼着最前排看过大师的亲自表演,回来就着书本把台词背的烂熟。

段子不长,说醉话那段,含糊不清的状态,表演的惟妙惟肖。他可是正儿八经醉过多少回的!

对面的应该是,说唱团团长,满面笑容,连连道:

“我没有问题了。”

另一個中年帅气大叔,忍不住道:

“那你怎么看待话剧?

我看你普通话十分标准,形象也比较清秀,表演功力也有一定的基础,怎么样,来我们话剧团,我们有代表作《红岩》!”

好家伙,面试官直接变成招揽人了。

王援朝微笑着准备点头,反正只要有编制,哪个团都没差别,综合发展嘛,话剧团以后既能做个演员,演而优则唱,也能影视歌三栖发展不是?

却是头发少的那位干咳了一声,道:

“好了刘团,这是面试环节。”

帅气的刘团长道:

“面试面试,君择臣,臣亦择君嘛,互相了解的过程,我就是介绍介绍我们话剧团!”

这话真好听。

现场唯二的女面试官,圆脸和蔼的一位,笑眯眯的说:

“王援朝是吧?你说你是学校军乐队的优秀小号手,难怪我觉得你说话中气十足。有练过唱歌么?”

王援朝满眼疑惑:咱文工团有招唱歌的么?

当然,这么傻的问题,他是不会说的。

“平时自己学习闲暇之余,就很喜欢唱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