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教育的重要性

过了除夕夜,就是新的一年了。

大年十五的上元节还没过去,京都中就有一队陛下的亲卫,快马加鞭的前往山西。

而就在一月二十四日,林诗茵过完了自己二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吐蕃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吐蕃王因病重不治离世,临死前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自己今年才二十八岁的弟弟。

而吐蕃王留下的几个皇子,大皇子因父王死去而悲伤欲绝,就那么硬生生的伤心没了,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也因为各种意外伤了胳膊或腿,残疾了。只有一个不足八岁的小皇子没病没灾,但是孝心感天动地,愿意学着大楚王朝的孝子一般出家用终生为已去世的父王祈福。

大楚王朝的孝子:??什么鬼?关他们什么事?

反正,具体的,那位新王是怎么夺下吐蕃王的位置的,大家不会清楚。只知道,最终胜利者是这位前任吐蕃王最小的弟弟就对了。

九公主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再次想起那次见到的那位新王的眼神,身体控制不住的有些颤抖和惧怕。

等到镇国公世子郑子怀询问九公主是否知道这位新王的脾性的时候,九公主只垂着眸子说:“前吐蕃王的大皇子骁勇善战,因酷似祖父而被吐蕃贵族们拥戴,这位吐蕃王能斗倒他,能力只强不弱。”

何止大皇子啊,前吐蕃王的皇子们简直全军覆没了好嘛!

郑子怀皱眉,“他的性情呢?是否好战?”

九公主摇头,“没怎么见过他,并不了解。”

郑子怀无奈的点了下头,“多谢公主解答了。”

眼见着他要离开,九公主连忙往前走了两步,道:“请问,父皇可有来信说什么时候接我回京都吗?”

郑子怀回过头,正对上九公主期盼的眼神,那眼中迸发出的神采让他敷衍不下去,只能犹豫着说:“新吐蕃王继位,已经准备派遣使者去京都了,到时候陛下应该会提及此事。”

九公主听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点头谢道:“多谢世子。”

除了郑子怀,封寒笙也在琢磨新吐蕃王的性情。

他向来喜欢在跟林诗茵独处的时候说些事情,便将来龙去脉说了,然后低声道:“若是这位吐蕃王以和为贵,松州的百姓之后的日子可能就不会这么苦了。”

林诗茵抱着自己的大肚子,有些浮肿的小手抓过封寒笙的大手轻轻的盖在肚子上,让他抚摸的同时平缓下有些焦虑的心情。

“不管这位吐蕃王是喜欢以和为贵,还是喜欢以战养战,最近的一年都不用太担心这个。”

“毕竟,他可是为了上位直接把前吐蕃王留下的皇子们都给弄死、弄残,送去出家的。虽然现在他成功继位了,但是之前那几个月的焦灼不正证明吐蕃上层并不是所有人都臣服他的?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确保不会阴沟里翻船,短期内他不会妄动的。”

封寒笙熟练的给林诗茵揉肚肚,轻叹着说:“只要咱们大楚王朝再休养生息一两年,便是打也不在怕的。”

“只可惜,吐蕃的地理位置太过优越,易守难攻不说,士兵们在高原之上还很容易晕倒,战斗力大减。”

说完了这些,封寒笙又说起州学的事情,“现在州学中的学生不多,县学中更是没有多少学生,松州许多偏僻的村里民风落后,只有多让孩子们读书知礼才能让这片土地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个林诗茵赞同。

封寒笙脑子里一堆的想法想要实施,但是现实是,松州的赋税和府衙的存银根本不能在现在就支撑起来他的想法。

他幽幽叹气,“经济发展,真的很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