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江城血战(二)

唐朝时的夏口城,位于江城的对岸,也就是长江的北岸,始于三国时期,由东吴所建。</P>

明朝成化年间,汉水下游连年发生大水,堤坝多次溃口,致使汉水改道,所以明朝之后的夏口城,在地图上变更为了长江南岸。</P>

夏口城地处丘陵,居高望远,可以直接看见对岸的动向,故而被称作江夏的望界石。</P>

由于夏口城南北各长五十七丈,只能容纳五千兵卒,而且背江无援,故而还未开战,就被南唐军队所放弃,成了北唐南伐的大营。</P>

西路军和中路军在夏口会师,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江北的沿岸,营寨连绵不绝,从天空俯瞰下去,帐篷如同白色的圆点一般,密密麻麻,遍布在大地之上。</P>

西路军主将李嗣业和副将段秀实,此时正在江口大营中,与中路军主将郭子仪,商讨接下来的战事安排。</P>

李嗣业在房山之战中受了重伤,好在身体素质过人,虽然伤口还未全好,但已经可以自由行动。</P>

他走入大帐,躬身成礼之后,向郭子仪问的第一句话便是:“何时出兵攻打江城?”</P>

身为朝廷钦定的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负责指挥此次战斗,听见李嗣业的提问,深知后者脾气的他,指着地图说道:“江城据长江天险而守,我军想要渡江攻城,首先便是要在对岸选择一处地点,作为前营。”</P>

李嗣业和段秀实向地图上看去,只见郭子仪的手,指向了江城沿岸的一处渡口,名为摇橹渡。</P>

此渡本来是夏口和江城之间,互相运送人员、货物的渡口。</P>

该渡周边,河流速度较为平缓,也少见暗礁和旋流。</P>

只不过,南唐也深知此渡的重要性,在摇橹渡一带设置了营寨,箭楼、木墙、拒马、陷阱等等,一应俱全。</P>

郭子仪:“来瑱麾下的将领严大阜,负责摇橹渡的防守,此人曾经与燕国作战无数,是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P>

段秀实问道:“除了摇橹渡以外,江城沿岸可有其它地方可供登陆?”</P>

一旁的郭曦说道:“其实也是有的,比如江城北岸就有一片滩涂,可供船只停靠,但是那里路途难行,而且礁石密布,登陆速度很慢,而且也不利于整备军势。”</P>

段秀实:“这般看来,摇橹渡便是我军登陆南岸的最好选择?”</P>

郭曦点头。</P>

李嗣业:“既然只有一个选择,那还等什么?西路军带来了不少船只,而且北岸多船厂,也能四处搜罗以供征用,总之先打下摇橹渡,再打江城。”</P>

郭子仪闻言,抚须点头。</P>

第二日,北唐大军挑选了五千通晓水性的战兵,组成一只前锋军,乘坐艨艟和斗舰,由夏口向摇橹渡进发。</P>

船只行驶至距离渡口不远的河湾时,摇橹渡营寨中突然响起了战鼓,南唐营寨中的投石机和床弩,对准江面,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P>

船只上的北唐兵士,一边躲在帷网下方,一边大声催促加速。</P>

而船舱的中层,有侧舷炮口,中型长炮射程可以达到九百米,数十门对准营寨一阵狂轰乱炸,南唐营寨中的守军,一时之间死伤惨重。</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