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防备藩镇

正月大朝会结束,留在凉城的地方官员,纷纷要离开都城,踏上去往各自属地的归途。</P>

坐在马车之中,郭子仪将双手拢在袖子中,闭目假寐。</P>

郭子仪的三子郭曦,和六子郭暧,在马车的另一侧说话。</P>

郭曦一脸溺爱的揉着郭暧的头顶,笑着问道:“上元节,凉城宫中有花灯猜谜,六郎猜中了多少?”</P>

郭暧拨开郭曦的大手,没好气的说道:“猜中了十六盏。”</P>

郭曦凑近一些,调侃道:“六郎在家中自诩聪慧,这次猜谜,却只拿到了第三名。”</P>

提起这事,年仅十岁的郭暧就气不打一处来:“太子有幕僚相助,他们人多,我比不过。”</P>

郭曦:“那除了太子,另外一人呢?”</P>

郭暧:“那个名叫周尚的户部小吏,口舌蠢笨,没什么本事,只是他身边那个大食小娘精于猜谜,这才强过了我。”</P>

见郭暧一脸的不服气,本来一直沉默的郭子仪,睁开眼睛,向自己的两个儿子问道:“你们可知晓,那身穿宫装的大食女子,究竟是谁?”</P>

郭曦和郭暧摇头不知。</P>

郭子仪:“陛下有四位公主,那大食小娘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平日里从来不露面,故而外人知之甚少。”</P>

郭曦:“听说早些年陛下曾经出使大食,救回上万名唐卒,这位公主大约便是那时有了……”</P>

郭子仪:“这位公主的事情,你们两个少打听,更别去招惹。”</P>

说完,郭子仪闭上眼睛。</P>

郭曦思虑片刻,换了个话题:“父亲,听说前几日在朝会上,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元督公与河南兵马使仆固怀恩,在殿中彼此攻讦。”</P>

郭子仪没有说话。</P>

郭曦:“仆固怀恩乃是北藩中人,曾经立下赫赫功劳,如今却被一个刚刚得势的巡督指责,那元载未免也过于托大。”</P>

听到这里,郭子仪慢慢睁开眼睛,看向郭曦,冷冷说道:“鹰犬之责,何足为怪?!”</P>

郭曦见父亲动怒,连忙垂下头,不敢言语。</P>

郭子仪见状,长吁一口气:“你们的兄长郭曜,在潼关战死。自那之后,朝堂中的事,我本不想让你们过多知晓。但是,如今你们很快都要步入官场,早些了解,也不见得是坏处。”</P>

“当年范阳之战,仆固怀恩去往回纥借兵,得胜归来之后,又在北受降城与回纥人互市。这么多年下来,仆固家与回纥人互市频繁,又有族人通婚,关系融洽……但是,仆固怀恩本是铁勒人,又是边将。家族在朔方、河北都有根基,如今与回纥人关系密切。此前安禄山的例子已经摆在了那里,朝廷对于这种人,怎么可能会不加提防?”</P>

“陛下尚未登基前,曾经下令,让仆固怀恩领兵南下,经莱州攻河南,又授他为河南兵马使。此举其实已经是一种暗示,暗示仆固怀恩要逐渐脱离河北,自请避讳。然而,与漠北的茶叶生意,利润太过于丰厚,仆固家不肯放手,仆固怀恩也后知后觉,未曾理会。再加上,仆固怀恩麾下的士卒,多是边民,平日里劫掠时有发生,自然会引得朝廷不满。”</P>

郭曦听到这里,犹豫后问道:“父亲,依您来看,有没有一种可能,仆固怀恩真的会反?”</P>

郭子仪摇头后说道:“大唐如今的圣上,与建国以来的先皇们相比,论手段,论人望,论贤才,唯有太宗可以相提并论。其他人暂且不说,就拿老夫自己来说。旁人说起天下兵马副元帅,又说起长安留守,只知道老夫手下有十五万精兵,一万铁骑,火炮三百余门。放眼天下,可谓是兵强马壮,无人可敌。但是,只有老夫自己,才知道这背后的密辛。”</P>

“当年的范阳之战,军中有朔方将领背叛陛下,私自起兵,与安西军为敌,又软禁主官。事后虽然叛乱平息,叛将被全部斩杀,但是这件事却成了陛下的心头刺。在那之后,但凡是大军在外,部队内参的要害职位,都是由安西军所掌控。”</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