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龙谷建设大变化

龙城山谷,简称龙谷,在经过两个50万官兵和老百姓的辛勤劳动下。整个山谷长两百公里,宽二十五到三十公里的谷地,已经焕然一新,护城河,对就是护城河,现在河东岸已经修建一座内城墙,将来会规划护城河东岸五百米处修建外城墙。

内城墙长5000米,宽3000米,呈长方形,城墙现在经过两个月修建有10米高,城墙为“下宽上窄”,下面宽8.6米,上面宽6.6米,城墙上容得下6匹马并排行走,之所以这么造,主要还是为了坚固考虑,同时也兼顾美观。整个内城都在山坡上,御龙庭在山坡的最高处,能够看到整个山谷。城垣内为夯土心,墙的内、外两侧均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

内城墙城顶海墁城砖呈外高内低,外侧砌垛口。北垣雉堞较宽大,南垣略小,雉高1.6?2.2 米,宽 1. 86 ?2。.10米,厚0.85米,垛口宽0.45 ~0.5米;内侧砌女儿墙,高1?1.25米,厚0.5?0.85米,女儿墙下有泄雨水沟眼。四垣外侧有大小墩台173个,内侧各筑登城马道,计城门内侧、角箭楼,以及三面城墙内侧共27对马道。四隅各建角箭楼。zusu.org 茄子小说网

内城在完成城墙建造以后,祝由琅就让他们去谷口修建三道城门。谷口处一座城门和城墙,长230米,城高15米,基宽13米,顶宽10米,外侧筑墩台14座,用作炮台,内侧砌筑砌筑1.2高女儿墙。并做城楼一座,剩下中间和谷口出口处各做一座城门。三座城门就叫做南天门,中天门、北望门。内城三面城墙西城墙有三座城门,南城墙两座,北城墙两座。

现在山谷里有冶炼的高炉三座,一个炼铁,一个炼铜,一个炼钢,炼钢高炉在加工制造火器局里,用作制作火器。谷内有盐矿场一座,谷外有铁矿场和铜矿场各一座,基本上在500辆长6米宽3米的四轮木车,一辆木车在一头成年大象迁引下可以快速从矿场拉到龙谷内堆放。两座矿场各驻军5000人,各有矿工2万人,这两万人每天包吃包住,一天200文铜钱。谷内自从冶炼了黄铜,就组成钱币制造局,用来专门铸币,成立龙谷的官方银号,名字还是祝由琅自己起的,叫做龙行。发行银票,目前定的是零钱用铜币,整钱用银票,银票,1000文铜币兑换一两银票,银票有二两银票,五两银票,十两银票,二十两银票,五十两银票,一百两银票六种银票,都有大明的玉玺印章,换句话说这是用大明信用银票,造假是没有可能的。

老百姓干活存了钱,可以兑换银票容易携带,以后等祝由琅的地盘大了,就可以到处做生意了。

现在龙谷除了谷外两处矿场驻军有两个军营,在谷口处南天门和中天门又各有5000军营驻军。在出谷口北望门后面有两座军营,各有晋王李定国和大将军刘文秀各5万人驻守。内城北校场驻军2万,剩下一万人驻守在内城城墙上,守卫皇城龙城。

祝由琅把在这让官方把所有老百姓造册登记,按照村为单位,得175个村子,然后在十个村子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镇,安排10名村子的村长轮换担任镇守使。任期为两年,10人轮换。

十镇为一县,安排县令坐镇,建立县城,得两座县城。现在因为谷中的护城河分开谷地成东西两块,两个县城又分上县,和下县。祝由琅安排了除了六部和理藩院,大理寺,宗人府的官员,其他官员都被他安排到两个县去治理地方。

祝由琅想着还是人太少了,现在只有35万人,加上官兵才50万,连山谷里土地都没完全分完,要知道山谷长两百公里,宽25公里到30公里,一共有900万亩左右,现在算上官兵50万,才分了200万亩左右,算上赏赐的。还有700万亩地白白浪费,看来还需要继续往这里迁移老百姓250万人,不过现在北面已经被满清鞑子占领,又有吴三桂这个卖国贼驻守,看来还得想其他办法,增加人口。

祝由琅唯一想到的就是去掠夺人口,补充自己实力,可是现在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小婆罗门王国完整信息。

经过锦衣卫渗透和探测,在龙谷的南侧200公里外有一座叫做莫戈隔琼的城镇,里面有2万人左右,然后在往南100公里有一座叫科西马城镇同样2万人左右。再往南6 0公里有一座乌克鲁尔的城邦,大概有5万人左右。再往南150公里就是小婆罗门王国王城因帕尔城,里面大概有15万到20万人,是座大城,长宽居住房屋有20公里,里面有座土城,那是王城的所在,王城南侧也有一座城镇,具体人口还没有汇报上来。

这是现在祝由琅得到的信息,虽然不是很全面,武器弹药没有说明情况,还有城里势力也没调查清楚,具体每个城驻军多少,同样不清楚。

但是祝由琅政策就是要从军事上征服他们,从宗教上让他们信服自己,减少他们的反抗,能少杀人就少杀人,自己现在缺人种地啊。

看来现在应该安排锦衣卫对附近两座城镇先做进一步的调查,如果没有多少驻军,就可以一战而胜。

现在火器铸造厂已经铸造了一门红夷大炮,长度3米左右,是一座铁炮,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中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毫米,重量在1.5吨以上。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还没有安装在炮车上,等过两天试炮。

过了两天终于等到这门火炮利器,果然看着很厚实,祝由琅让火器局的人拉到山谷在北校场试炮,结果半天后传来坏消息,铁炮因为还有杂质,炮管铁太脆,炸膛了,死了两个官兵,伤了3个。

祝由琅听到这个消息也不丧气,就直接对火器局的官员说到,死的士兵每人家里送10两银票,往后每年家里都有10两的补助。受重伤的补助5两,每年也补助10两,以后就按照此例子。

祝由琅想着万事开头难,只要慢慢改变冶炼水平,去除杂质,改变钢铁质量,一定能够练出好的炮管。

在永历帝祝由琅在自我安慰的时候,同年在祖国的大地,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江南人民与清军浴血苦战的时候,福建的隆武政权在张肯堂,黄道周等大臣的操劳下,也在积极准备北伐。但是,掌握军事实权的将军郑芝龙,心怀不轨。

郑芝龙本是福建南安人,是来往于福建沿海与南洋一带的大商人兼大海盗,势力很大。后来受明朝招安,做上了福建总兵,实际是个军阀。他也是拥立隆武帝的大臣之一(当时南明小朝廷之一,按照血统来说,永历帝更加正统。永历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隆武帝是唐王之孙。),郑芝龙在小朝廷里举足轻重。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出生在日本,七岁时回到祖国,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不但聪明敏捷,而且有远大志向,喜欢阅读《孙子兵法》、《春秋左传》等书。

隆武帝准备北伐时,他是他父亲军中的一名将领,才二十二岁。他想跟着大军,北上与清军作战。突然,他听说,父亲不但不参加北伐,还要投降到清军那里去,好保住郑家的财产。他感到痛苦和气愤,就找到父亲劝他,想用民族大义打动父亲,放弃降清的念头。但郑芝龙执迷不悟,亲自到清营投降,反而被清军挟持,带到北京软禁起来。

隆武帝见郑成功赤胆忠心,赐他姓朱,称为“国姓爷”,又任命他为招讨大将军。后来清兵杀来,隆武帝出逃,郑成功的老家也被清军蹂躏,母亲受辱自杀。他悲愤地跑到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南澳岛上,招募到一支几千人的武装。又来到厦门,扩大武装,制造战船,操练兵马,准备与清军战斗。

郑成功用计消灭了厦门军阀郑联,合并了他的队伍,力量更加壮大。

郑成功执法如山,纪律严明。在一次战斗中,他堂叔郑芝鹏临阵逃跑,郑成功按照军法,将他斩首。从此,没有人敢再违反他的军令。

清军派他弟弟带着郑芝龙的亲笔信,来劝郑成功投降,说:“你不过去,父亲的性命难保。”郑成功回信,宣布尽忠不能尽孝,要与父亲决裂,坚持抗清立场。

他还与坚持在广西、云南坚持抗清的永历政权也取得联系,永历皇帝封他做延平郡王。

1659年,郑成功联合抗清将领张煌言的部队,率领十多万水军,几千艘战船,开始北伐。但不幸在舟山附近海面遇到飓风,损失八千人,只得暂驻舟山休整。第二年,郑成功再次北伐,接连打下瓜洲和镇江,直抵南京城下,江南许多州县,纷纷起义,响应郑成功。可惜他中了清军南京守将假投降的奸计,没有及时攻下南京城,反被清军偷袭,损失惨重,只好退回厦门。

清军乘势向福建扫荡。郑成功面临兵力、财力的困难,转而准备收复台湾,将那里建成抗清的基地。

台湾在福建对岸,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十多年前,荷兰人侵入台湾,在宝岛上建筑起两座城堡,一座叫赤嵌城(今台湾台南),一座叫做台湾城(今台湾安平),私自在台湾收税,镇压居民的反抗。

郑成功在厦门加紧做收复台湾的军事准备。恰好,在荷兰人手里做翻译的华人何斌(一作何廷斌),受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的派遣,来与郑成功商量贸易的事。何斌是个爱国的人,他向郑成功反映了台湾人民欢迎大军过海驱逐荷兰侵略者的愿望,又送上一幅荷兰人在台湾军事布防的地图,还有台湾海峡水路图。

这件事,大大坚定了郑成功进军台湾的决心,他不顾一些将领的反对,在祝由琅逃跑到宫榜王国的同年的农历三月,率大军二万五千人,从金门出发,克服了狂风恶浪的袭击,到达鹿耳门港外。通向岛上的有两条航道,南航道水阔港深,好开大船,但荷兰人早将航道堵塞,防守严密;北航道水面窄,礁石多,大船进不去。但涨潮时,有条很窄的航路,可行大船。荷兰人没有在这里设防。郑成功选择从北航道进港,在何斌的导航下,战舰一条跟着一条,悄悄地驶进禾寮港,登上陆地。大军的到来,使台湾各族民众欢欣鼓舞,他们给大军送水送粮食,提供牛车,热情帮助。郑成功部署军队,迅速将荷兰侵略者盘踞的赤嵌城包围起来。

驻守台湾城的揆一派出水陆两支军队来救援赤嵌城。海上一共有四艘战船,最大的叫“赫克脱”号,威力强大。但郑成功水军灵活机动,勇猛顽强,几十艘战船围住它,一阵火攻炮击,“赫克脱”号燃起熊熊大火,接着发生爆炸,沉入海底。其余三艘,掉转船头就跑。其中的邮船“玛利亚”号,竟一口气逃到老窝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陆上一支援军二百多人,由彼得尔上尉率领。彼得尔与一百多名士兵被郑军击毙,其余荷军逃回台湾城。

从此,荷兰侵略者只得龟缩在城堡内。赤嵌城内荷军司令断了援军,又缺水源,先扯起白旗投降。剩下的台湾城,防守非常坚固,炮火猛烈,郑军士兵强攻,伤亡不小。因此,郑成功决定将城长期围困,逼荷军投降。

荷兰东印度公司收到逃回去的邮船“玛利亚”号的报告,派来几艘战船救援,又被郑成功水军击败。郑成功在将台湾城围困几个月后,派兵攻占了台湾城外城,使大炮直接对准城里。荷兰总督揆一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开城投降。

受降仪式在郑成功军营里举行,郑成功高坐正中,揆一卸下佩剑,脱下军帽,毕恭毕敬地在降书上签下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彻底离开了盘踞三十八年的中国宝岛。

郑成功在岛上建立了一府二县,又从大陆带去了大量的种子、农具和耕牛,组织军队和民众屯田垦荒,发展农业,为进一步开发台湾作出了积极贡献。

可以说现在郑成功和祝由琅一样,同样是拥有一府二县,就看他们两个怎么发展下去。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