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上下1心同备战

在杨秋的领导下,安定的军民亲如一家,在人们知道不久以后将会迎来曹军的打击的情况下,人们就如杨秋希望的那样,纷纷努力着。

杨秋看到安定的情况越来越趋于稳定,粮食草料积累得越来越多,心里头也存了一个想法:

假如曹军前来进攻安定,凭着安定的储备,还有机会撑下去和曹军对抗到底。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恶劣,杨秋心中却是越来越欢喜。

因为在他看来,目前的天气就是安定最好的屏障,能够使得曹操顾及部属的生命安全,不会前来安定采取进攻模式的。

而这样的突发天气,让杨秋暗暗松出一口气,他觉得自己可以借机进一步让安定变得牢不可破。

于是杨秋招呼部落的将士,继续加强守卫,防止曹军攻取安定。

杨秋这么小心翼翼,令将士们感到不可思议。

“大人,像这种鬼天气,我们能够适应才敢冒着暴风雪行军,至于曹军恐怕还是会继续窝在长安的行营里取暖的吧?”

“大人,现在的天气就是最好的兵器,能够阻挡曹军前来进攻的,我们根本不必做任何准备的。”

“就是啊,与其白费力气做无用功,还不如让将士们好好休养生息,等到真正要和曹军对战的时候,我们才能占据优势啊。”

如果是一般的首领,听到部下这样的讨论声,恐怕真会被牵着鼻子走,不再多加防范。

但是杨秋曾经与韩遂有过深入交谈,明白曹操的厉害,自然会暗中警惕。

他认为曹操行军打仗并不会按照常规套路进行,比如此前渭水拦住曹军去路,曹操不是率军乘船大举渡过渭水,而是挖掘地道神不知鬼不觉地包抄到西凉军的后方。

到现在杨秋的心里头还有巨大的阴影。

他觉得以曹操的谋略,绝不会轻易就因为突发天气而改变行程的。

杨秋派往长安的探子竟然很快去而复返回到安定,急匆匆前来杨秋的面前汇报其打探到的情况。

曹军果然没有因为天气变化而改变计划,在决定征讨安定以后,依然冒着暴风雪在行军!

而且据探子观察,曹军的行军速度在加快。

杨秋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他知道与曹军交战在所难免了。

好在他此前并没有掉以轻心,一直在为抵抗曹军而做准备。

接下来凭着此前的准备,还有机会创造奇迹。

杨秋召来部将,告诉他们关于曹军即将到达安定消息。

本来这些部将还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谁知情况说变就变,真的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杨秋还是很淡定地安排任务,要求部将们根据原先的应敌对策继续做好准备。

看到杨秋的冷静模样,其他的将士也渐渐地变得冷静下来。

不管曹军如何强悍,总归要与之一战的,保持士气最为重要。

杨秋以前也有过在暴风雪之中迎敌作战的经验,他觉得这一次自己还是可以凭着经验带着安定的军民同抗曹军的。

因为天时有利于己方,杨秋的部将们也是纷纷摩拳擦掌,要等到曹军到来的时候好好报仇。

之前他们在渭水北岸被赶得像丧家之犬奔来安定,后来才知道其他来不及离开的部落兄弟们都被曹军灭掉了。

这让他们总是心中不安,反思自己是不是当时多坚持一下就能够救下更多的同伴呢?

还有曹军的残忍已经让他们心有余悸了,要是这次再成为曹军的俘虏,恐怕会惨遭杀害的。

杨秋虽然没有向部将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却能够感受到部将们的想法。

他很乐意让部将们继续保持这样的想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安定守军的战斗力。

而杨秋的内心越来越紧张,在面对部将们的时候,他却显得十分从容淡定。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给予部将们足够的信心去抗衡曹军。

他作为主帅都没有信心的话,那底下的人肯定会更进一步受到打击的啊。

杨秋的信心越足,越能够给底下的人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曹军并不可怕,安定上下团结一心就可以共度难关。

眼看着自己的意思传达下去了,而军民们确实都显出十分配合的样子,杨秋还是继续发动自己的智囊团,要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出谋划策,到时候给曹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安定这边紧锣密鼓地展开计划,只想等着曹军到来以后反戈一击。

而正在路上行军的曹军上下,也开始了一种新的挑战。

曹操感觉到曹植的安排极有道理,以不断运动来抵消寒冷。

同时他还让一部分士兵充当先头部队,在前面搜集物料,以供大军到时候驻扎时取暖。

这样的急行军,对于曹植来讲就是小意思。

而曹彰也感觉没多大的难处。

可是对于贾诩、杨修、周不疑这样的文士来讲,在严寒环境下行军,真的很要

命。

曹植知道他们的苦处,便是向曹操建议,安排文士先回长安去休息。

曹操觉得曹植的建议是不错的。

因为在出征安定之前,他们进行充分的研讨了,这些文士去到安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而曹植能文能武,一个人就可以顶一大帮谋士了。

所以曹操召集文士们,要求他们立即离队赶回长安去。

贾诩第一个表示不同意。

“主公,臣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能够得到主公赏识,臣感佩在心,这一次既然随主公出征安定,臣必须坚持到叛乱平定,才可返回!”

贾诩深知自己若是示弱,不跟随大军继续出发,这将会让他失去被曹操重用的机会。

况且战场上瞬息万变,他跟着曹操,才可以在突发情况发生的时候给予帮助。

这于公于私,他都必须留下来。

杨修、周不疑还很年轻。

他们发现年纪比他们大的贾诩都不肯轻易离开大军,自然是深受触动。

他们对曹植表态,说如果让他们离开大军回长安,他们于心不安。

所以他们决定要继续跟在曹植的身边,好在必要时给曹植更恰当的帮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