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改良大漂亮大陆棉成功,移植成功率远超欧美国家!

入夜,今天是一个月黑的天气,

还有大团的乌云。

才7点多,天已经彻底的黑了。

在孙福生的带领下,

佣人们把院子里面的灯光,都给打开了。

在漆黑如麻的黑夜中,灯光显得那么的璀璨。

陈明没有吝啬电力,

直接把院子全部照亮,

特别是最前面,

几个100瓦节能灯,

把院子照的宛如白昼。

孙福生和众多佣人们都感觉到麻木了。

这个主人,看来,真的不简单。

夜里亮如白昼,还有那些会自动吹风的机器。

几个年轻人,几乎整晚都睡不着觉。

他们都在研究,这个风扇,为什么会转……

陈明再三警告,他们不会去随便的碰触插座,

更不会去接触风扇被罩起来扇叶、

可是坐在风扇的前面,

感受着风扇徐徐吹来的风,

讨论着这个风扇的原理还是可以的。

众说纷纭,有说是法术,有说是西洋玩意,

还有说是祥瑞的,总之天马行空了。

可是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他们来对了地方,

哪里有人家,对普通的佣人也这么的好。

不知不觉中,人心就这么聚拢了。

陈明的房子,

在电力通上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完成。

而此时的晋垦殖公司,

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忙碌,

棉花移植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温室旁边,陈明看到了正在指挥工人的王礼。

棉花的移植,算的上是棉花种植中的重要环节,

是否能够增产,要看移植的成功率。

这个工作,在目前来说,只能够依靠人力,

过去的几周时间中,在小麦收割了之后,

晋垦殖公司雇佣了几千名农民,

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挖坑。

不同于普通农民的乱种,

在陈明的提点之下,

整片的棉花,被均匀分布,采用了中等密度。

每一亩地平均4800株到5000株之间。

合理的空间,可以让棉花,比较有序的生长,

所有植株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光照条件。

后世,棉花移栽的成活率会在98%以上,

这个时代,因为种种困扰,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

可陈明和王礼都尽可能的保证成功率,

在土地上,整齐的挖出移植坑,

然后垫上基肥和化肥,

这些合理配比之后,

最终移植的时候,

还会把培养皿中的土壤,给移植过去,

一寸见方的小陶器,

每一个只是种植了两个种子,

为的就是这个。

因为温室大棚的存在,

再加上相当充沛的人手,夜以继日的看护,

温室中棉花出芽率极高,在95%以上,

而且充沛的肥力,浇水和二氧化碳,

让他们比普通的植株更加健壮。

这其中,最清楚的,就是王礼了。

大陆棉是他在漂亮国就接触过的一个优质的棉种。

可是再优质的棉种,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大陆棉就有他它本身的劣势。

作为一个在漂亮国比较常见的棉种,

它的初期特性并不好,

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可是后期强大,

让其在众多的棉种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行销世界的新式棉种。

整个漂亮国,甚至是欧洲,

有大量的科学家,都在研究改良的方法。

如果找出大陆棉的规律,

改变初期不强的弊端,增加适应性。

这样,大陆棉的最大缺点,就会得到弥补。

整体的指标,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

有巨大的提升。

作为一个农业学者,王礼曾经想过研究下去。

却没想到,在陈明这里,却最简单的解决了。

使用化肥,基础底肥,增加营养,

让棉种更好的吸收。

借助着温室和阳光,二氧化碳,

提升棉株的生长能力。

眼下,正准备移栽的大部分植株。

平均叶面,株高,粗细程度,

都远远高于原产漂亮国的大陆棉。

只是种植了一个月多一点,

却更像是六七周的植株。

对于棉花来说,

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日照。

后世之所以会在高纬度地区,

大量种植棉花,

选择的就是日照这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日照的长短,分成先天和后天,

先天就是唯独条件,

高纬度地区,自然而然拥有比较长的日照条件。

可是另外一方面,

在于棉花本身。

缩短生长期,

让棉花以更快的速度,长完所有的叶子。

充分的利用日照,

这也是棉花增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陈明方法,避开了高纬度地区。

四五月份,偶尔会寒冷,不利于棉花生长的情况。

让棉花,在温室中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这样的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

增加两周到三周完整的生长期,

棉花的植株,会比原有的长得更加的高大,

叶面的面积也会更大,

最终反映到产量上,

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2000人,在王礼的指挥之下,

小心的把已经培养好的棉花,种植在土地中。

这个过程,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损伤。

虽然因为保守的问题,

他们在出芽率上,考虑的底线是85%,

移植率上,底线在90%,

这样的话,仅仅是出芽率,

他们就多了10%的植株,

接下来会宽裕很多,

到不了,进行补种。

温室大棚中留下的,

还能够生长一段时间。

2000人,侍候21000亩地,

全手工的情况之下,动作一点都不慢。

三天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移植工作。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王礼全方位监控棉花的生长。

暂时已经确定,

这一次的移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成功率居然控制在了96%,

比不得后世的98%,99%,却也是这个时代最高水平。

常年侍候土地的,

还有一些从产棉地专门过来的种棉高手,

更加吃惊。

这些才刚刚走过第七周,还不到2个月的幼苗。

比起一般棉花成熟已经差不多了,

如此高大的棉花,

它的产量会是多少呢?

棉花的种植,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接下来,

关于棉花本身的工作,没有太多了,

只是除草,浇水,施肥,

棉花需要的水分较多,

特别在生长时期,

西北的夏天,雨水较少,

好在,还有一条黄河在晋省的旁边,

用蒸汽机制作的抽水机,

足以支撑21000亩棉花的生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