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8、真正的大时代就要来了

隋炀帝向来一意孤行,如果下属劝谏能有用。

那么他三征高勾丽的时候早便被下属劝住,但明显,樊子盖他们是劝不住的,这是中国历来政治的悲哀。

这种政治,项羽也罢、王莽也罢、隋炀帝也罢,还是后来的崇祯也罢!

其实,他们这一生都有很多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改变这种命运并不难,就是在某些时候听从别人的意见!

但可惜,从谏如流从来不是他们的长处。

他们从来就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他们从来就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干。

隋炀帝还是不顾群臣的劝谏,这次,甚至连宇文述都劝谏了,因为隋炀帝其实只是带着一棒子大臣前来凭吊表嫂而已。

他并没有带太多的兵马,而雁门的兵马其实也不甚多。

毕竟,李渊才刚任山西、河南讨捕大使,现在,整个朝廷的重心都压在对付那些叛贼、反骨仔身上,李渊是坚决贯彻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

所以,兵力配备而言,乃是内重而外轻。

陛下如此着急去雁门显摆,这不得征集军兵,少说也得弄个两三万人前去雁门,这才有些稳妥。

但仓促肯定无法征集这么多人。

宇文述劝谏,隋炀帝也不听,道:“爱卿老矣,骨力弱矣,可以休矣,朕去必矣!”

四个矣字一说,理由很高大上,你老了,你不想去可以不去,但是朕一定要去,这弦外之意宇文述如何听不出来?

当下不敢再谏。

群臣各个头大,隋炀帝本人意气高涨,志得意满!一路耀武扬威,向着雁门奔去!

一个帝王,这么高调的奔赴边关,而且带的人不多,这在古往今来都是罕见的,说好听点,叫御驾亲征,说不好听的,那叫粪坑里仍炸弹——找死(屎)!

........

此时,颉利再接一封来信,是关于隋炀帝的行踪的!

除了隋炀帝的行踪之外,信里面开始谈合作,信中说杨广暴君云云,天下咸受其害,紧接着话锋一转,希望突厥可以用一万匹战马来交换隋炀帝的所有信息。

并且,到时候,他们也有可能起义,到时候还请支援骑兵教习,等等!

如果一万匹战马一时交换困难,可以按年交付,三年内交付完毕。

除了隋炀帝的信息,他们将来还有大批东西可以提供,颉利这时隐约猜测这封信不是来自李家,就必定是来自隋炀帝的身侧武臣!

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毕竟,隋炀帝对于他父亲启民可汗的侮辱,父仇焉能不报?

另外,这些条件对于他来说,并不难达到,只要到时候在雁门围住隋炀帝,完全可以向大隋勒索金银财宝!

毕竟,隋炀帝的兵力就那么丁点儿。

他现在麾下骑兵数十万,全部潜伏待命,到时候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完全可以予取予求,一万匹战马,换一个皇帝,这自然是极为划得来的生意!

这种划算的生意为什么不做?

况且对方答应了里应外合,这相当于对方不但兵力少,还有内应随时为自己服务,傻子才不做这样的生意!

.........

而就在此时。

汉中,李湛也已经得到消息。在收服巴蜀之后,他将长孙无忌留在巴蜀,和独孤彦云共同捍卫巴蜀。

他自己则与长孙无垢返回汉中。

他原本就知道隋炀帝必定前往雁门嘚瑟,所以,这时候,他已经召开了一次会议,准备出兵前往雁门!

此时,他早就放了眼线在太原,太原的眼线早已经将隋炀帝到达太原的消息传至。

隋炀帝既然到了太原,那么距离隋炀帝去雁门的日子自然也近了,李湛决定这个时候立刻率兵前去勤王!

皇甫无逸、长孙无垢以及白士让全都愕然。

长孙无垢还好一些,毕竟她听李湛说过隋炀帝至雁门的事儿,但是李湛竟然要去勤王她倒是没有听李湛说过!

皇甫无逸这时候则觉得,就算是隋炀帝去雁门,那也未必被突厥所围啊!

除非有内奸,否则隋炀帝去雁门,突厥就算知道,但是仓促之间调集军队大隋不可能不发现,何况是帝王亲临。

那斥候、探子一般是一波一波的!

不可能不发现,除非突厥的大军在隋炀帝没到之前已经埋伏在雁门附近,李湛笑笑,道:“正是如此!”

至于为何要去救援隋炀帝,李湛的理由也很简单。

隋炀帝虽然暴虐无常,得罪天下百姓,但是隋炀帝现在还死不得,因为隋炀帝这时一旦出现问题,宇文述极有可能因为亲家而执政!

这是可能性一;

而宇文述执政,李渊可能会做大,因为宇文述对李渊还是不错的,而这种局面出现,很可能大隋的国祚便会被宇文述唾手而得!

然后,他如果重用李渊,李渊李世民父子得重用,资源就会向李家倾斜,李湛现在就巴蜀、汉中这么小的地儿,那还搞个屁啊!

所以,隋炀帝现在还不能嗝屁。

况且,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历史上就跟突厥勾勾搭搭,又在山西前线,如果现在隋炀帝嗝屁,朝中有宇文述帮忙,得利最大的一定是李渊父子!

李湛思来想去,感觉还是勤王最合适。

不过,现在勤王有一点点问题就是,隋炀帝可能还没到雁门,他这个勤王军团就出发了,李湛决定还是选老一套。

化整为零大法。

到时候注意朝廷的勤王文书,一旦得知朝廷发出勤王诏书,便立刻就地开始集合,他和长孙无垢领一路,白士让自领一路!

化整为零有化整为零的好处,不容易让人察觉,到时候令人措手不及。

如果有可能,他们甚至有可能是最早到达的勤王队伍。

他相信,到时候肯定能让宇文述、李世民父子大吃一惊。

当然了,这次,他率军离开巴蜀,前往中原,除了勤王他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拣选名将,他的队伍里现在名将太少了!

他需要名将充实他的队伍!

现在,大时代是真的就要来了,天下即将立刻崩乱,他和李世民都要登上历史舞台,李密也将闪亮登场,并非是作为杨玄感的配角,这次他是他自己的主角。

他已经感觉到时代的鼓角已经争鸣,咚咚咚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