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佣兵工会

第133章佣兵工会

整个系统会分为软硬件两个大块,大致分下来后会有,通用操作系统,音频处理软件,任务分配系统,音频处理子机,集成式存储,缓存管理,磁带机组管理,网络管理与路由等等的一堆子系统,然后细分为几百个更的任务模块。

这些模块会用以敏捷组任务的方式承包出去,学生们自由组队,自由接活,任务的集散地被王旭命名为“佣兵工会”,网络兴起初期的常见配置。

而各个敏捷组呢,那自然就是“佣兵队”啦。

这个名字,前世王旭在第一次接触到所谓敏捷开发的时候就想到了。前世华夏把敏捷开发吹得山响,但是却没几个公司成功实施的敏捷开发。这东西其实真的就和早期玄幻里的佣兵队模式没啥区别。

王旭前世在海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在丑国的公司里工作了很多年。在那里,你很容易就能招聘到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华夏的,伊朗的,东欧的,俄罗斯的,东南亚的,棒国的,当然还有阿三的。

这些程序员都经过良好的培训,有着最聪明的头脑,他们自身就带着可以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优秀能力,所以敏捷开发简直就是为这样的精英群聚的公司量身定做的。

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面对各种奇葩问题都不会发憷,都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他们真的不需要什么中层领导,几个人一合计就开干,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

开发时,各种文档几乎完全不需要,开会沟通?那是什么。有给你讲的功夫,我tm都干完了。写写注释就是对后来者最大的友善了。

如果产品经理奇思妙想,他们自己开会定下来了某功能要开发。开发的一看这破东西,干不了,于是就会出现任务挂在哪里,根本没人接的情况。

最后就是产品经一看不行啊,没人干啊,找程序员一打听,知道了问题在哪里,那我们改改需求吧。合理了,自然就有人接任务,然后就顺利推进了,不需要太多的瞎掰扯。

王旭就记得有一,他们开发团队的经理死了。然后老板问他们团队,你们谁想当经理,所有人都摇头,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可能是老板发现有没有经理没啥区别,干脆他们团队就一直保持着没有经理的状态,效率居然是全公司最高的。

这就是敏捷开发,什么早会,站立会,终点会都是形式。敏捷开发的核心是团队自主决定接或者不接任务。

多长时间开发完成,进度如何,都不需要别人管,他们自己沟通完成。产品经理只需要对接,和验收中间成果即可。出了问题,整个团队共同承担责任,谁也跑不了。

国内一群阿狸之类的It精英圈,明明伱连拒绝任务的权利都没有,还整到处吹自己敏捷开发云云,还像模像样地搞各种认证,丢人。

最后弄出的那种形式大于实际,强调的全是形式,敏捷开发轻文档,简沟通,快节奏的优势一个都没剩下来,用了甚至还不如传统模式效率高。

偏偏他们,还垄断了It话语权,弄得全国都是四不像,到处都是996,简直乌烟瘴气。

普通公司在实施敏捷开发的时候,会第一时间面临员工能力不足的情况。很多人换个项目就可能抓瞎,只能不断在同一个领域深耕。

这个时候如果贸然跟风实施敏捷开发,就会最后发现除了多了一堆毫无意义的早晚会,开发还是原来那个样。

实话,国内It精英圈真的不会用It精英,把一个个桀骜的狼全训成了狗,加班还引以为荣,那是程序员的耻辱好不好。

你加班只能明一个问题,要么你们公司瞎安排,要么你的能力远低于公司的期待,你需要做的要么提升自己,要么更换更顺手的工具,很多软件工具就是这么来的。

王旭记得在丑国时,公司很多工具都是程序员自己开发的。

比如那会儿还没有专门查看日志的搜索引擎。于是,王旭就开发了一套可以爬取所有服务器上需要的日志,并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排序的工具,然后共享在公司内部网,大家纷纷下载使用。

很快就人手一份,然后就有人进行了更新迭代,彼此间甚至都不需要打招呼,就知道需要加什么功能。到王旭离开公司的时候,那个工具几乎都可以拿出去销售了。

为什么有功夫开发工具?因为不加班,有时间,就有空回想自己这一周哪里不爽。不爽就要解决,于是就有了工具,然后效率更高了,时间更多了,然后循环。这才是精英程序员的使用方法。

咳咳,跑偏了。

王旭写得很详细,要不是有电脑,光这个计划书,王旭就得写一年。感谢王江民教授发明的五笔输入法,让这个时代的人们就能够快速地录入文字,速度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网络写手们。

从系统总成,到任务模块,各个模块的验收标准,软件部分的拆分,功能函数的确定,反正几十万字的文稿,打印出来有好十来斤重。

几个舍友,看着王旭同学废寝忘食地让这份超级厚重的计划书慢慢成形,几个舍友那是真的领教了谁才是爸爸。

这也得亏王旭脑子里有现成的,对各个模块进行功能性描述就行,要是旁人,设计这东西估计都得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一周后,当所有的计划书完成的时候,所有的舍友,和强叔都傻了。他们知道这个室友是神仙,但真没想到他能神仙到这种程度。

这份计划书的绝大部分,他们都已经看过了,其中涉及的内容之广博,思路之清晰,方向之明确都让人叹为观止。

更为奇特的是其中的管理模式,那根本不是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常见的科技开发管理方式,而是全开放,全自由的模式。

这是王旭的个人恶趣味,完全的自由发挥,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这个年代就是空的,几乎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王旭的想法就是干脆直接当作没人保护,先做一套共享体系出来。

首先成立一个知识产权管理基金会,这个基金会负责申请和维护专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通过向盈利聊使用者收费以及捐助来获取收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