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穷山恶水出刁民

东平陵县外一个不招人视线的村庄中,简雍觉得自己很无辜,二十余年来的涵养谈吐都很不错的他今日竟然罕见地破功与一群在土地上刨生的老百姓争吵得面红耳赤。

究其原因竟然是为了过路一顿饭的价钱。

老实人简雍觉得既然之前已经谈好的价钱,那么不管接待他的是粗茶淡饭亦或者是山珍海味,都能接受。

只是在吃完那顿村民们招待的比粗茶淡饭还要不如,简直就像猪狗吃食的午饭,那群村民竟然还坐地起价,声称不付钱就不放他这个过路人走。

一贯修养不错的简雍刚开始还很有耐心地一字一句同那些济南郡的村民们讲道理,毕竟那位友人是那位友人玄德的治所,而他也是受玄德书信来济南谋一份出路,日后不免要和地方百姓打交道。

于是简雍尽量放平心态,同那些百姓言说那一顿饭菜并不值他们狮子大开口后的价钱,不过他愿意付最开始承诺好的那笔钱,尽管仍旧高出那不像人吃的饭菜许多。

不过或许是从来没接触过底层人民的环境,想他简雍过去都是与什么人打交道?

或许还称不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至少都是些耐着性子,口袋里或许没钱,但胸腹中肯定有一番积蓄的家伙。

这也就造成打小就老实,认死理的他,疯狂在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刨地耕土,只认钱财的老百姓说着一堆他们压根听不进去的大道理。

结果注定是鸡同鸭讲,渐渐变成了两方之间的骂战。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简雍虽然没遇到蛮横不讲理的兵卒,但这群颇有架势,各自扛着锄头农具的百姓倒也不遑多让。

这个村的村长自然也听到了些今日那位济南相驾到的消息,所以警告村里那群人对这个摸不清底细的士子别太造次,一辈子活下来自诩还有些识人功底的他则是赶紧派人去东平陵县。

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前不久还被那群黄巾军洗劫了一回,又怎么可能有太大的吸引力。

外地来的士子?这位村长觉得多半与那位新任济南相有些联系。

“宪和!”从东平陵县驾马奔来的刘备大声问候道。

“玄德!”简雍忙回过头,看见那张熟悉的面孔后,顿时忘记了他身处的窘境,兴奋回应道。

相交多年的好友久别重逢,其中滋味或许只有刘备与简雍他们两人心里清楚。

“叙旧什么的,要我说玄德公还有宪和等回东平陵县之后怎么接风洗尘都不为过,但是现在还是先看看咱们的宪和惹出了什么样的麻烦吧?”荀幽从刘备的身后走上前,打量着眼前这一群个个瘦弱,却目光不善的村民。

“额,玄德,这位是?”简雍抓着刘备的手,莫名地指了指这素未谋面,却看起来就气质不俗的年轻人。

“宪和难道忘了,与你写的那封书信里,是谁提醒我可以将你喊来济南共成大事的吗?”刘备拍了拍荀幽的肩膀,一脸的信任,这位才认识一年的颍川士子,个头已经比初见时高不少了。

简雍愣了愣,随即很没有风度地拍了拍脑袋,十分自来熟地拱了拱荀幽的肩膀,不可置信道:“荀不群啊荀不群,我可算亲眼见到本人了,无数流言的背后,年纪轻轻的吉乡候,简直不可思议。”

面对这位性子直爽,不太关注小节的简雍,荀幽没来由觉得他和郭奉孝肯定有许多共同话题,只是希望主公这位好友别被那浪荡小子给带坏了就好。

荀幽摆了摆手,重新将话题饶了回来,看向那群村民道:“各位父老乡亲,自今日起,我身边这位便是这一郡的国相刘玄德,我家主公乃当今陛下亲封的汉室宗亲,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想来青州土地多少有过耳闻我家主公的仁德之名。”

荀幽顿了顿,接着道:“至于在下,自今日起便是济南郡的郡丞,恰好要来接位朋友,各位若是有什么矛盾,我不妨来当位和事佬。”

那群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见县令一次的村民,一天时间中突然看到国相还有郡丞这种大官亲自拜访他们的小村庄。

不久前剑拔弩张的气氛顷刻间挥散一空,那群村民见到刘备身后样貌凶神恶煞,背负一对镔铁大戟的凶恶汉子,已经没了面对简雍时咄咄逼人的气焰。

但就算大多村民选择闭口不言,冷眼旁观,仍然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子迈出步子插着腰,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道:“吃饭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就算天王老子来也不顶用,我们隋家村就没有吃白食的习惯。”

那虎娃的父母见他们家小子当出头鸟,顿时气得破口大骂,不顾那小家伙犯浑撒泼,揪起那兔崽子就打算带回家好好修理一番。

“不必如此。”荀幽摇了摇头道。

那对夫妇有些莫名地回过头,便看到简雍递上了恰好是最开始时约定好的钱财奉上。

“我这人心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不介意刚刚那顿饭值不值得二十枚钱,我只知道我与你们最开始讲好的就是这个价格。”简雍单手将那一袋子钱送上之后,明显夹着些脾气拂袖转身,很不待见这群隋家村的刁民。

这一次,荀幽依旧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却是迎着简雍回来的方向,朝那对夫妇还有虎娃走去,朝隋家村聚在一起的百姓走去。

“穷山恶水出刁民,很质朴的道理,也不怪宪和兄会生气。”荀幽同那个不太服气的虎娃相互瞪着,也不在乎那群村民心里会不会有怨气,接着道:“可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个村子,愿意生来就住在穷山恶水。”

“隋家村不富裕,我看得出来;东平陵县很寒酸,今天我也见识过了;济南这个地方完全比不上富庶的洛阳,这点无需多说什么。可唉声叹气的话自己人说说也就罢了,你们难道愿意隔壁村说你们隋家村的坏?愿意隔壁县说东平陵不好?愿意青州其他郡的老百姓鄙视济南?”

荀幽一连串的几个问题没谈什么家国大道理,也没谈金银什么俗物,很简单的几句话,村民们也都听得懂,所以情绪也轻而易举地就被他撩拨了起来。

“说到你们日子过得苦,得怪济南过去那些操蛋的官,得怪那群没有底线响应张角去烧杀抢掠的黄巾军。”此刻荀幽就仿佛乡塾里那些个教书匠,而在场的村民也都很有耐心,互相挤在一起听着荀幽的话,“或许他们的日子和你们过得一样贫苦,但这不是他们为了饱暖就去撕扯开底线不劳而获的理由。”

其实在来之前,荀幽就告知过刘备,开仓放粮那是竭泽而渔的法子,是逼不得已时的法子。

他们来泰山是为巩固根基,是为长远之志。

所以为了日后的细水长流,结合济南现在这副凄惨面貌,以工代赈是个再合适不过的法子。

恰好现在与春耕不冲突,这段时间必须充分利用好。

“各位家中肯定都存粮不多,我有个让各位每天都吃饱的法子,算是我这郡丞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不知各位有没有兴趣考虑考虑?”荀幽看了一圈面黄肌瘦的老百姓,笑意盈盈道。

沉默,没有一个人回应,迎接荀幽的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无数任贪官污吏与地主豪强勾结,一明一暗压迫这些没权没势的可怜百姓,这群村民们或许最后会因为畏惧而应承,但绝不会信任。

这便是大汉朝遗留的顽疾给他们这些后来人留下的苦果,荀幽对此只能苦笑。

“你说的法子,我也能给家中赚粮食?”出乎荀幽的意料,最先开口的反而是那个依旧同他很不对付的虎娃。

“不日济南就要开始招工,城墙修葺,县里各种设施,农田水利的布局,少不得需要大量的人力,只要肯干,我与玄德公肯定拿出比你们家招待我这位朋友好吃多的饭菜来招待你们。”看着那个对他依旧抱有极大警惕心的虎娃,荀幽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吐露出他此番同行的目的。

只要有一个隋家村尝到了甜头,那么接下来他们便拥有前仆后继的隋家村来助力。

“是荀郡丞吧,反正冬天也没什么庄稼要种,我与媳妇过几天就去东平陵看看,你和过去那些个狗官好像确实不太一样。”

“如果能管饭,我肯定出力。”

“刘玄德?怎么听广县那位兄长提起过,好像在那里帮龚刺史打退过黄巾。”

……

简雍很意外刚才那些蛮不讲理的村民,此刻仿佛都喝了这个年轻士子灌下的迷魂汤似的,竟然完全没了刚才的跋扈。

刘备眯起眼睛,笑呵呵地拉简雍上马,嘴角藏不住笑意道:“怎么样啊宪和?不论是谋略还是政略,不群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当初不群能来涿郡找我,真是天大的荣幸啊。”

想起刚才那与虎娃大眼瞪小眼的画面,简雍失声笑道:“确实是个妙人,玄德你的眼光肯定没得说。”

简雍接着奇怪地咂嘴道:“要不是玄德你说他是出自颍川的士子,我都要以为他也是穷山恶水里出来的刁民呢。”

黄昏下,刘备抚摸着马上骢毛,仿佛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会心一笑。

没人信的汉室宗亲,不受待见的荀氏旁支,从小到大都是受尽冷眼。

他不再是织席贩履之徒,他也不再是旁人口中的妖邪不祥。

“不群,会看到大汉的盛世吧。”夕阳西下,刘备独自在心里喃喃道。

他的背影被拉得很长,仿佛想遍及大汉的每一寸土地才罢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