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南海奇女子

“柰柰……柰柰……”

林柰被瑜玉的呼唤声拉过神来。

“啊?怎么了?”她看着瑜玉,一脸茫然。

“是你怎么了?刚刚整个人一动不动的,好像撞邪了一样。”瑜玉虽然打趣她,但还是担心地把手放在林柰的额头,“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又想晕倒?”

林柰摇头,没有回答,只是一脸愁容地望着风铄。

在她的记忆里,明明自己的哥哥已经去世了,为什么会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呢?难不成他也跟自己一样重生了?

……

这怎么可能!太扯了!

如今林柰大病未愈,脸色苍白,看得更是楚楚可怜,犹如西子柔情之态。

“斩草除根!真是可恨至极!”皇后怒气大发,只是隐忍下来了,并没有刚才的那么可怕。

“其实臣还听到了一个秘密。”杨刺史继续继续道,“听说他们好像派了一个人在宫里做内应,随时都能知道宫里的消息,只是臣不知道那个内应是谁。”

皇后看得出杨刺史在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听到他这么说,眼神一直凝视他,盯得他心里发毛后,反问:“你确定不知道是谁?”

杨刺史一下子就毛骨悚然,身子不断地发抖。

“真的不知道?”

皇后继续追问。

“皇后娘娘!”杨刺史尽管是低着头,却明显感受到皇后的目光,“不是臣有意隐瞒,只是臣不敢说!”

“为何?”

“臣怕他们在三羊村的人听到臣知道他们这么多事,怕他们会趁着臣不注意,灭臣的口!”杨刺史直接趴在地上求饶,“还请皇后娘娘恕罪,饶恕臣的大不敬之罪!”

皇后也明白杨刺史的苦衷,直接免了他的欺瞒之罪。

“你直接说便是,从现在起,海大哥的人会寸步不离地保护你。”风铄清楚皇后的意思,便直接对杨刺史道,“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后果都有皇后娘娘。”

听到风铄的话,又见到皇后点头,杨刺史这下才彻底放心。

“我听到他们说,宫里有人会帮他们向陛下献上一个奇女子,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容貌美丽,一对眉毛尤其修长漂亮,好像是南海人!”杨刺史说得太急,嗓子有点干,便咳嗽了几声。

林柰趁机说话,“奇女子?南海人?鲛人也是在南海,难不成这奇女子是跟鲛人有关?”

“王妃娘娘英明!”杨刺史点头,夸了下林柰,“之所以称其为奇女子,是听闻她自幼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尤其善于针织女红。她能够在一尺见方的绸缎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的文字,所绣出的字迹就如同小米粒一样小,但是这些字迹却绣得工工整整,点画分明,令人叹为观止。”

可是皇后他们几个都是从宫里出来的,怎么就没听说过宫里有这号人物?

“听他们说,她还能将一根细长的五彩丝线,用刀分成三缕,然后用这三缕丝线编制成五重楼阁,以及十洲三岛,天仙玉女,麟凤龟龙,还有上千名伺候仙人的童子。如此手段,可谓巧夺天工。”杨刺史提到这个奇女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赞叹,犹如在幻想一个九天仙子下凡。

“你确定是进贡给陛下的奇女子?”这么久以来,崔贵是首次说话,“可宫里一直都没有你所说的人,更没有在陛下面前出现过。”

杨刺史说得出神,倒是忘了皇后他们就是从宫里出来的。

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言辞,他的的确确是偷听到了他们这样说的,而且说出来的还是原话。

“臣不知宫里如何,但臣能对天发誓,说的都是实话,并无虚假!”杨刺史还伸出了三根手指,做出发誓的手势。

杨刺史见他们都没有说话,便继续说下去:“臣还听说这个奇女子在宫里不吃饭,每天就喝两三合的酒。”

“不吃饭?刺绣很好?”皇后在嘴里碎碎念,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忽然大喊,“不会是最近新进宫的尚服局绣女吧!”

“皇后娘娘认识此女子?”林柰和风铄以及崔贵同时问皇后。

说罢,三个人同时对视。

瑜玉看到此状态,心里再次出现不爽的滋味。

“这新进宫的宫女女史都是刚来没多久,那次宫宴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宴席。”皇后笑着解答,也是在缓解微妙的气氛,“宫宴遇到刺客,柰柰护驾遇刺昏迷,加上后来发生如此多事,新来的宫女女史就没有来得及管。”

林柰心急地想听关于那奇女子的事:“那奇女子在宫里有没有什么传闻?就类似杨刺史说的那些那样。”

皇后仔细一想,还真的有一件,只是不知道说的是不是那位奇女子罢了。

“我记得在尚服局时听到女史们在闲谈,她们说新来的一位女史长得秀丽,还有一个怪癖,她在宫里不吃饭,每天就喝两三合的酒,只吃两盒炒熟的芝麻。平时也不苟言笑,很少和人交往。”

“对对,就是她!”杨刺史听到这个,一时激动,立刻接话,又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的不妥,连忙行礼,“皇后英明!”

皇后继续道:“不仅如此,有同寝室的宫女发现她半夜不睡觉,而是在制衣室里面编织衣裳,但她一晚上就能做出来一件衣服,那些衣服颜色不一,有白之如霜者。”

林柰听到这句话,忽然想起对鲛人的描写——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恰巧这个奇女子也来自南海,难不成那内应真的是她?她是鲛人?

可就在这时,瑜玉却道:“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或许鲛人是真的存在,但此奇女子必定是人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