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

万历元年,来自西班牙费利佩指派的大帆船抵达了大明的月港,大帆船请求‘朝贡’贸易,当然这是大明月港市舶司都饷馆馆主、海防同知罗拱辰奏闻朝廷时这么说的,在船长安东尼奥的眼里,就是一次远洋的商贸。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变。

朱翊钧为了平息朝堂上科道言官的伏阙,将海瑞从家乡寻了回来。

那一次的贸易,其实非常不顺利。

因为大明是大明朝没有针对泰西商舶抽分的政策,在律法上,这些船只是非法的,所以大帆船是不能过关的,那时候的大帆船连船引都没有,甚至不被允许停靠月港,安东尼奥用出了“砸钱”技能,贿赂都饷馆的罗拱辰。

罗拱辰在隆庆六年入京活动,希望可以对洋舶抽分,主要是针对葡萄牙的洋船,大洋的洋,他失败了,虽然张居正收了对洋舶抽分的奏疏,但张居正也没能说服其他廷臣,那时候,朝堂的主旋律还是狗斗。

张居正和高拱之间正在决战,高拱倒下后,晋党仍然盘大根深,甚至在僭越皇权。

去海南接海瑞回京的两个宦官,张诚和张进,贪图大帆船上的白银,国帑内帑那时候真的很穷,为了银子,这两个天使,强令月港市舶司对大帆船进行了抽分,若非海瑞回京后以嫂溺须援之以手,事急从权宜之计为理由,为二人说了些好话,恐怕两个宦官又要被朝臣们攻讦一轮。

当时的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弗朗西斯科·桑德,对大明非常的不屑,用他的话说,只需要两千人,就可以灭掉大明了,因为大明所有人都在反对皇帝。

后来,弗朗西斯科被国姓爷殷正茂,用一力降十会破开了城堡的水门,广东客兵和林阿凤的海寇冲进了城堡之内,将这个大言不惭的总督给俘虏了,至今还被关押在马尼拉。

弗朗西斯科还活着,起初是为了当做人质,后来是打算问费利佩换点赎金,本意是用这個贵族,交换到西班牙对大明占领吕宋的认可,让西班牙咽下这口气,毕竟还要做生意,有些事儿,说清楚的好。

但费利佩连一厘银都不愿意掏,甚至在国书里都不提到这个人,不提的原因也很简单,我现在没办法,吕宋太远了,但我不会和安东尼奥放弃马六甲海峡一样,放弃对吕宋的主张,这就是大明和西班牙之间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

比如,费利佩在万历三年,在造船厂购买了五十条五桅过洋船,分为五年交货。

当大帆船到港的时候,大明清楚的意识到了两个事实,大明没有可以征服海洋的船只,也没有远洋的技术,永乐年间让大明引以为豪的牵星过洋术,甚至因为天文学禁令的缘故,已经没有人能够掌握了。

这意味着大明失去了造船业的商品优势,同样也意味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那就是落后,在远洋航海技术上的落后。

大明自诩是天朝上国,天朝上国是什么?就是全面领先于世界,站在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番夷们只能仰望,没有任何一个方面是是落后于人,那才是天朝上国。

造船技术的缺失、远洋技术的落后、甚至泰西有了日不落的成就,大明和泰西接触后,了解到大明正在失去天朝上国的地位。

朱载堉被一个精密六分仪诱拐到了京师,虽然和大明大宗有种种矛盾,虽然朱载堉不肯承认自己是郑王世子,不肯接受郑王的世袭,虽然朱载堉在宫门前苦捱了十五年,就是在无声控诉朝廷、皇帝的不公。

但面对精密六分仪的时候,朱载堉只能入京了,没办法,朱载堉无法拒绝这个邀请,探索人类认知世界边界这件伟大的浪漫,他朱载堉绝对不能缺席。

现在,十年了,大明终于在紧赶慢赶的发展中,完成了全球航行上了餐桌成为了食客,又完成了全球航行贸易,成为了最壮的那个食客。

费利佩和安东尼奥都没有全球贸易的能力,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而且为了争抢殖民地发生了无数的冲突,所以费利佩选择了大西洋-太平洋航线来到了大明,而葡萄牙选择大西洋-印度洋来到大明。

而大明成为唯一一个可以通过三大洋进行贸易的食客,那其他人就都是菜单上的菜。

落后的少,所以追赶的快,如果是再过三百年,那就不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开海,能解决的问题了。

自永乐之后的禁海政策之后,世界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正在向着泰西转移,而且速度正在加快,因为西学东渐、或者说西学东来已经开始。

西学东来就是传教士将泰西的学术思想和知识,向东方传播。

万历十年,利玛窦来华就是西学东渐的一个代表性的事件。

利玛窦到底来到大明既是传教,也是西学东来,利玛窦将泰西的装演图书七千部,全都翻译成中文,而这个翻译的图书是有选择性的,这七千卷,绝大部分,都是宗教神学书籍。

利玛窦是个传教士,他来到大明的主要目的是传教,而他的书籍也是主要来源于教廷。

此时的泰西正在经历文艺复兴,科学已经萌芽,在万历元年时,泰西的算学是领先大明的。

在泰西,想要在贵族、上层知识分子之间传教,就必须要提供部分的书籍,为了维护教廷的权威,罗马教廷设立了许多的活字印刷的手工作坊,而后将教廷内珍藏的各种书籍,刊印成册。

传教士往往利用书籍作为敲门砖,敲开贵族和上层知识分子的大门,再利用贵族和上层知识分子的影响力,进而传教。

这在泰西叫图书馆护教运动,和大旅行行动并列,被后世称之为文艺复兴的血脉。

科学是敲门砖,神学才是教会真正想要推广的学说,所以利玛窦这七千卷书里,并没有足够多的、分量足够重的科学著作,全都是神学书籍。

这个手段在泰西无往不利,到了大明也非常好用,李之藻、徐光启等都是因为算学,才跟泰西的传教士往来密切。

而现在世界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或者说世界中心,再次回到了东方!

大明就是那个天下最特殊的、最独一无二的天朝上国。

“陛下,圆是点的集合,哪个点呢?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朱载堉站在皇帝面前,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对着陛下讲解着。

朱翊钧点头说道:“你说的朕可以理解,请继续。”

“下面就让李开芳来讲解吧。”朱载堉本来就要开口说了,忽然把恭敬的站在一旁的李开芳拉到了跟前,并且很确信的说道:“本来就是你发现的。”

李开芳得罪过皇帝,他仗着自己是个天才,仗着自己会试算学考了满分,仗着陛下爱惜人才,跑到了午门伏阙,为自己的弟弟求情。

皇帝的确爱惜人才。

他的成果都是由皇叔朱载堉来进行陈述,避免和皇帝接触,朱载堉则不觉得应该逃避,他以前还是个狂夫呢!论得罪大宗这件事,他在郑王府外的草庐住了十五年,就是狠狠的给大宗大嘴巴子,陛下不也没怪罪吗?

既然入了格物院,成了五经博士,那就斩断了尘世间的因果,不在五行之中,那有成果就要大声的告诉陛下,榨干自己所有的天分,为大明格物之学铺设康庄大道,才是应该最大的恭顺!

“陛下知道勾股定理吗?”李开芳有些抖。

朱载堉一捂脸,真的想掩面而走,他就已经很不擅长人情世故了,结果在这方面,李开芳比他还要笨拙,陛下可是数学天才,若不是因为庶务耽误了,陛下一定是格物院顶尖的格物博士。

勾股定理这种简单的算理,陛下怎么可能不懂?

朱翊钧点头说道:“朕知道,勾方+股方=弦方。”

直角三角形里,勾就是短的直角边,股就是长的直角边,弦就是斜边,勾股定理,初中生都耳熟能详的东西。

(李开芳的图)

李开芳以圆心为原点,构建了一个直角坐标系,然后在圆上取了一点,标出了勾股弦,开口说道:“我们发现,圆也可以用代数式来表示,不仅仅是一次,二次,圆,椭圆都可以用代数式去表示。”

朱翊钧在李开芳刚刚以圆上某个点画出直角坐标系的一瞬间,就立刻明白了,是圆的标准方程。

李开芳到这里没有结束,而是将其展开,并且开始推导,每推导一步,就等待着陛下的理解,为了照顾陛下,他讲的非常详细,而朱翊钧不住的点头,偶尔会进行询问。

“这有什么用吗?”冯保低声询问着张宏,冯保其实没听懂,陛下看起来是听懂了,因为陛下也偶尔会询问。

这些人仿佛在异世界讨论一样。

“我也不知道,我也没听懂啊。”张宏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我还是看点陛下的农学书吧,我会种地。”

冯保一阵头皮发麻的说道:“我连地都不怎会种。”

“不会也没关系。”朱翊钧看着冯保说道:“他搞得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用,是极其纯粹的算学,在大多数人眼里,就跟鬼画符没什么区别,你说它有用吧,它没什么用,你说它没用吧,他提供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从算学的角度。”

李开芳捣鼓出来的东西,其实就叫解析几何。

不是什么技术突破,都跟液压原理、应用、展望那样可以立刻得到应用。

有时候新的突破,不见得能更简单地解决存在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这种新的突破,其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比如物理里面的曲线运动,比如瞬时速度、比如军事中的抛物线抛物线运动,比如天文学里,行星的轨道等等,航海、天文、力学、经济、军事、生产等等各领域,没有数形结合,没有解析几何,不能说寸步难行,只能说是进展缓慢。

李开芳其实将算学变成了数学,因为他将变量、将数形结合引入了算学之中,让算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变量数学的时代,悄然来临。

朱翊钧充分肯定了李开芳的成果,并且做出了额外的恩赏,结束了今日的奏对,他到皇家格物院是为了看液压冲床的实践,当然,结果不怎么好,液压冲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往不利,理论到工程实践,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大明皇帝从皇家格物院后门离开,走了五分钟的路,就走到了通和宫的御书房,这里都属于禁苑的范围。

在十分勤劳的大明皇帝,忙碌着大明庶务的时候,大明远洋商队从琉球首里那霸港刚刚出发,开始返回松江府。

从万历十年三月从松江府出发后,到万历十一年五月初三,离开大明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大明远洋商队终于回家了,比预计要早了一个月的时间,是因为从泰西到蒙兀儿国的旅途十分顺利,大明收复了马六甲海峡,对西洋有了很强的影响力。

沿途的总督府和港口,都不敢太为难大明的船队,生怕大明的船舰突然出现在他们的港口。

“回家了。”刘吉站在了船首,迎着海风,看着辽阔的海面,心情前所未有的喜悦,同样还有一些惶恐,近乡情怯。

舟师陈天瑞是上一次前往环球航行的舟师,这一次仍然由他负责引领,这一次环球航行,极大的丰富了星图,而且还带出了四个同样有远洋能力的舟师,这四个舟师,和陈天瑞一样,都属于大明水师。

“即便是前往琉球,也必须要大船,大明要是有个地中海那样的澡盆就好了。”陈天瑞看向了南方,那里是一条大黑沟,从月港出发,要先到宁波双屿,才能抵达琉球,绕道前往鸡笼岛淡水镇,大黑沟就是一道海上的天堑,阻拦着大明对大洋的开拓。

大黑沟的水不深,但水文信风多变,得在澎湖巡检司,等待风向变化才能前往鸡笼岛的兴隆庄。

有一个澡盆,就代表着航海技术可以稳步发展,一点点的迈向远洋,迈向深蓝。

其实大明之前就做到了,在重重天然不利的环境下,永乐年间七下西洋,就是远洋。

陈天瑞和刘吉没有过多的执着于过去,批评过去士大夫对开海的阻拦,或许那时候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要去解决,但是万历维新,万历开海后,大明决不能再次失去海洋!

泰西主要依靠的是北大西洋的洋流进行航行,而大明近海的洋流过于复杂和分散,这种复杂的洋流,对于开海,都意味着事倍功半。

尾舵、罗盘、多重桅杆、星图、针图、螺旋桨等等海洋技术的进步,有部分是考古式科研,从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旧案文牍中找到的,有部分是学习泰西的文化,虽然传教士总是喜欢带宗教书籍,可大明前往泰西的特使,喜欢带泰西的算学、天文等方面的书籍。

但,大部分的技术进步,都是万历维新以来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陈天瑞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应验。”

这次海贸,收获极为丰厚,其中最丰厚的就是大明又找到了两种世界性商品,一种叫胡椒,另外一种则是茶。

世界性商品,是万士和提到的一个概念,世界性商品需要几个必要的条件,大宗商品;普遍使用;便于保存和运输。

胡椒是烹饪里必要的香料,在世界各地,需求量都很大,这是一种热带藤蔓植物所结的辛辣果实,在泰西,泰西人将胡椒称之为:人人围着起舞的新娘。

在泰西,在里斯本,陈天瑞和刘吉品尝了来自法兰西的黑胡椒牛排,来自于意大利胡椒绵羊奶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胡椒饼干,客观来说,大多数大明人并不能习惯那个味道,口味过于浓烈了些。

在里斯本,刘吉曾经见过一个来自纽伦堡的商人,那个商人喝多了,对刘吉开始抱怨,那个商人说:葡萄牙国王,即香料的主人,凭其好恶,为胡椒定价格。无论是何价钱,无论多么昂贵,不多久终究会售给所有人。

价格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胡椒。

在大明,胡椒主要用来入药,其次才用来调味,这种带有一些辛辣味道的胡椒,非常适合烹调腥味比较重的食物,对大明而言也是刚需。

大明在南洋拥有超过两百个种植园,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50万顷,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加,而南洋这两百多个种植园,就是将胡椒定性为世界性商品的最大底气。

而另外一个茶,茶的主要功效是用来提神,这次送往泰西的茶砖,因为保存完好,没有受潮,没有发霉,在泰西颇受欢迎,只要能顺利抵达泰西,茶的利润超过了1000%!

在泰西,在世界各地,茶都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提神饮品,在英格兰即便是发霉的茶砖,也会被加入各种佐料用于烹饪,甚至诞生了一种很甜的、加奶的茶,对于大明人而言,那个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

而整个环球贸易中,大明远洋船队发现,世界各地的人,对于提神之物,都极为追捧。

需求代表着市场,而市场就是白银。

泰西的大帆船带到泰西茶砖,大部分都发霉了,但依旧能够卖到一个极高的价格,而大明因为对火器的注重,对火药远洋保存格外重视,所以大明在密封和防潮技术上,是领先泰西的,带到泰西的茶砖质量更加上乘。

福建最适合种茶。

福建多山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不争之地,这地方穷山恶水,八山一水一分田,兵家不争是因为没有抢夺的必要,如果茶砖能够行销海外,那么福建地面的百姓生活也可以变得更好。

棉、胡椒、茶,就是这次远洋航行中最大的收获。

万历十一年五月初七,大明远洋商队的船只顺利抵达了松江府新港,松江府一共有三个港口,而新港是大明朝最大的出海港口,万国城就设立在新港的附近。

五艘五桅过洋船,五十艘三桅夹板舰,在驳船的接引下,缓缓的停靠在了码头之上。

“那是什么?”刘吉刚准备下船,踏上久违的故土,他刚抬起脚,就看到了海面上远远驶来一条大船,只能看到风帆,看不到船身。

陈天瑞对于松江造船厂还是有些了解的,远洋商队离开前,快速帆船已经开始了制造,他试探性的说道:“游龙号?”

很快船只降下了风帆,船速开始缓缓下降,驳船开始前往接引,到这个时候,刘吉和陈天瑞才看清楚,是两艘船,还有一艘在风帆之后。

的确是游龙号和飞云号,顺利完成了海测的它们,一同回到了母港。

游龙号的海测一切顺利,但是飞云号的海测,并不是非常顺利,螺旋桨被海草缠住了,每次清理都异常的麻烦。

工程落地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总是在磕磕绊绊中,不断的去试错,最终完成设计,这是一种全新的船只设计理念,需要更长的路要走。

大明现在有耐心,等得起。

新港的码头顿时忙碌了起来,力夫们喊着号子,向着大船而来,船上的货物很多。

主要是棉花,这次途径蒙兀儿国,船上的大量货物换成了棉花,甚至刘吉还动用了一部分的白银去购买了一些棉花,棉花在松江府并不便宜,但是在蒙兀儿国,真的非常非常廉价,只需要一两白银的货物,就可以换到六袋棉花。

一袋棉花一百二十斤,一袋棉花可以织造大布十二匹,织造小布十五匹,而大明一袋棉花的价格是九钱银,将蒙兀儿国的棉花贩运到松江府,www.youxs.org。

而织造好的大布卖给蒙兀儿国的价格为一银每匹,www.youxs.org。

大明只需要运到蒙兀儿国的港口,蒙兀儿国的阿克巴,他是大明在西洋最大的代理商,而棉布的出口都是十万匹数量级的大宗商品。

刘吉已经非常克制了,这次就带了十万袋的棉花,如此厚利的买卖,之所以没有带更多,是为了防止大量蒙兀儿国棉花涌入,让本地棉农遭殃,松江府有超过一半的田地种棉,松江府的气候其实更适合种水稻,而不是棉花,山东反而更适合种棉花一些。

改变松江府种植的农作物,需要时间。

不是朝廷一拍脑袋,下一道政令,让百姓改棉为稻,就能顺利推行的,都需要一点点的去改变整体环境,让棉花的价格稳步下降,需要劝农桑的地方官,好生规劝,需要时间去一点点的调整,当无利可图的时候,松江府遍地的棉田才会慢慢消失。

除了棉花之外,还有胡椒、鱼油、棕榈油、方糖、蕉麻、橡胶、赤铜等等货物,这些都是在马尼拉购买所得,这些货物更多的是填仓,它们的价格比吕宋贵了大概四成,因为海贸的不断兴盛,利润其实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船队在里斯本卸货后,其实一直都是空船,主要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货物携带,即便是在泰西,也是如此,直到到了蒙兀儿国,棉花和硝石,才开始加仓,在马尼拉才彻底加满了船舱。

没有值得携带的货物,也是大明永乐开海的困局之一,西洋很大,但值得前往的地方,也就是一个个的港口,值得交换的货物不够充足,每次下西洋,规模庞大,却收获寥寥,这让出海的动力越来越弱。

在货物之后,就是海量的白银了,这些白银也要卸货,因为远洋的大帆船需要休整,损坏的风帆、船舷上挂满了藤壶、部分水密舱被启用需要修缮、船只需要进行全面的清理,防止耗子跑上岸传播瘟疫等等,远洋商队的船只需要维护。

刘吉和陈天瑞等人则将白银放到了快速帆船游龙号上,快速帆船速度更快的同时,也更加安全。

跟着快速帆船一起出发的,还有一支150艘船的庞大船队。

这个船队要执行漕粮海运的任务,四百万石的漕粮已经装进了漕粮箱,搬到了450艘漕粮船上,450艘船将分成了三批运送,这是万历二年以来,漕粮海运的成果。

船帆遮天蔽日,向着天津卫而去。

大明皇帝朱翊钧收到了松江府的奏疏。

松江巡抚申时行到码头迎接了归来的大明勇士,并且对货物进行了清点,货物的清单已经下章户部留底。

“这一次居然带回来了三百余万两白银。”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疏,略显振奋的说道。

考验大明工匠生产力的时间到了!

五经博士黄子复承诺,今年年底将御制银币的产能提升到每年250万银。

目前来看,远远不够!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