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见面

京城里最气派的戏楼处在一片闹市之中,太子三皇子穿过巷口和人流,在匾额上写着“凤祥茶楼”的门口,停下了脚步。

依稀有咿咿呀呀的戏曲声从里头传来,二人踏门而入,大理石砖铺就的高高戏台映入眼帘,四侧紫红色的漆木竖起高柱,台上人唱着戏曲,一眼便能认出当中的主角。

台下整整齐齐的凳椅,太子与三皇子依次坐了下来。

随着众人的一片掌声和叫好声,太子依着三皇子的目光看过去,台上的戏子身形曼妙,在一阵快板声中脚步轻盈地旋转起来。

只见那妙人袖口一甩,水袖在空中旋转飞腾,好似游龙飞舞。

太子目光一沉,仔细地品着台上的戏曲。

曲毕,一些人还在座位上意犹未尽,一部分人已经散去,二人随着来回的人流混到戏曲的后台。

后台有个门框,门上悬了条棕红色门帘,全然遮住了里面的景象。

三皇子上前准备掀开门帘,手正接触帘布之时,一精壮男人突然出现拦下了他。

周承明开口,“我与这位姑娘认识。”

大汉中气十足,“认识咱们姑娘的多了去了。”

一个柔媚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无妨,这位公子是我的熟识,让他进来吧。”

三皇子转头道:“二哥,我先进去。”

太子点了点头,眼神明暗不定。

进了帘内,一个少女正端坐在梳妆台边,她卸掉复杂的头饰与贴面的胭脂,身上穿着白色的水衣,一张精致秀丽的脸在铜镜中显现出来。

见周承明进来,她端起水壶沏茶,“成公子,你来啦。”

周承明痴痴地看着她,“小柳。”

女子莞尔一笑,将手中的茶杯子递到他面前。

三皇子端着递过来的茶水,转身却搁在了身边的妆台上。

三皇子目光含情,“小柳,我同家父说了娶你过门,家里人不肯,我现下是偷跑出来的。”

周承明伸手,从袖口掏出一张东西,然后将它铺在了梳妆台上。

那是一张三千两的银票。

女子眼睛一亮,转瞬便收起目光。

“这是我全部的家当了,”周承明拿起那张银票,塞在女人的手里,“你拿五百两去给班主,再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剩下的就用来给我们过日子,我们走的远远的,再也不回这京城。”

面前的妙人摇了摇头,“公子此举不妥,若无缘与公子结缘,只能算在溪福薄。”她叹了口气,“毕竟像我这样的身世,一般人家都是看不上的,是我痴心妄想,想为人正妻。”

周承明起身,握住女人的手,“小柳,别这么说自己,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

柳在溪抽出双手,摘下手腕上的烟紫和田玉手镯,将它放到了周承明的手上。

她含情脉脉道:“成公子既有心为我考虑,那我将这贴身玉镯给你,以表我的真心。”

周承明伸手接下,抱紧了面前的柳在溪。

怀中的柳在溪声音娇媚,“多谢公子怜我,在溪才能走出这戏班。”

“小柳,你从前在这边吃了好多苦,我以后必不会再让你吃一丁点的苦,受一丁点的罪,我会敬你爱你,让你知道你将自己托付与我,并没有选错人。”

“在溪信成公子,也相信自己的眼光。”柳在溪从男人的怀里起身,言辞有些犹豫,“只是现下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完才能抽身。”

周承明点头,“没关系,我等你。”

“那公子明日傍晚来找我吧,我在楼底的马厩处等你。”

“好。”

三皇子往房间门口走去,一路走着还频频回头,柳在溪在原地微笑着朝他挥手。

他走到门口时,身后女子脸上的笑容却陡然消失。

太子站在门口,丝毫听不见里面的动静,他装作无意偷偷凑近,被大汉一把拦住。

大汉扭了扭脖子,发出“咯吱”的声响,“公子要是再靠近,别怪小的不客气了。”

太子转身就要离开,身后却传来动静,太子扭头一看,三皇子掀开门帘走了出来。

太子问道:“怎么说。”

三皇子有些紧张,“小柳没说什么,只说等等,让我明日再来找她。”

太子点点头,“好。”

出了茶楼,巷子里叫卖声此起彼伏,太子停下步伐,拉住了三皇子的臂膀。

在一片嘈杂声中,太子开口,“你可想好了,若她通过了这关的考验,那本王自会给她安排一个好的身世,让她寄养在官宦人家名下,以后嫁与你便是名正言顺。”

“若是没有通过这些考验,那也只能算你们没有缘分,你日后便得乖乖听从母妃的话。”

“臣弟相信小柳,她是个好姑娘。”

太子看着三皇子单纯又认真的眼神,抬头眺望远方,点了点头。

三皇子低头瞧着手中握紧的玉镯,“小柳同臣弟志趣相投,是臣弟想要厮守之人。”

太子嘴角似有些嘲讽,“哦?三弟确信?”

“臣弟确信。”

二人的背影渐远,直至消失在人群之中。

原来沈黎安的计划一共分三步,计划的第一步,是假装落魄。

他们此行离开戏楼,便要过平常日子,不再有以前的一掷千金的生活。

若是柳在溪不嫌弃他,愿意和他一起过清贫日子,就足以证明她不是贪慕虚荣之人。

第二步,是在他们落魄之时,派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上门叙旧,若柳在溪能抵挡诱惑,那便能证明她不是个摇摆不定、见异思迁的人。

第三步,是派地痞上门欺压,若她能与三皇子一起面对,便足以证明她是个可以同甘共苦的人。

三步若能顺利走完,太子便会找个可靠的官宦人家,将她收入名下认作义女,以后虽然做不上三皇子的正妃,但是做侧妃的话,身份应是够了。

三皇子日后不再娶妻,守着她一个人,那便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沈黎安在原书中看过这柳在溪是个贪图钱财之人,可是书中也写道这人是个烈女子,在百姓苦于灾情之时,她捐出了自己大半身家的银两。

沈黎安愿意赌上一赌,也愿意成全这天下本就不多得的真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