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完结

第74章 完结

光阴似箭, 仿佛一眨眼,已经三个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鬼夫妻被沈镜安置在了城隍庙里, 由四凶神看管。以防他们突然失去理智做出什么危险的事情。

而这期间每天晚上凌晨三点半到六点,他们都会前往看守所去看望董海洋三人。原因无他, 自沈镜将他们的阳寿划去后,就对他们施展了咒术, 让他们每到这个时间段灵魂就会受到鬼夫妻生前所遭遇的折磨。而这个时间段也正是他们折磨鬼夫妻的时间。

三人在梦里承受着他们在鬼夫妻身上所施展的折磨,如同当初鬼夫妻一般哀嚎求饶。但同样的, 不会有人来解救他们。正如鬼夫妻当时面临的痛苦, 只能一点一点走进绝望的深渊。

或许会有人认为沈镜太过残忍,可是他却认为这不过是因果报应罢了。当初他们但凡仁慈一点, 不必要这么残忍,此刻他们也不必受此痛苦。害人者终害己, 董海洋三人算是切身体会了。

不过短短几个月, 三人已经受不了了。他们声嘶力竭地哀求警察,医生, 父母家人, 希望他们能救救他们。然而不管医生怎么检查,也查不出半点毛病。

开始大家还认为他们可能是想逃避法律的制裁装疯卖傻, 然而随着观察,发现他们表现出来的恐惧并不像装出来的。经过调查,警方更是惊奇地发现,他们做噩梦的时间竟然与之前他们供认的绑架折磨并杀害的方恒夫妻的时间一致。并且噩梦内容也和受害者的遭遇如出一辙。

这不禁让所有人都感到诡异, 出于人道主义, 医生也在尽力帮助他们,但神经科的, 心理科的医生们皆束手无策,最后只能将其归结于报应了。

董海洋三人开始恐惧夜晚的降临,然而无论他们多么不希望黑夜的到来,时间却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此时此刻的三人终于后悔了,他们为他们的残忍忏悔。每日痛哭流涕祈求鬼夫妻的原谅,或者直接给他们一个痛快。

而刘熙和应小东也不再为了自己未成年身份有可能躲过制裁而洋洋得意了,他们只要一想到往后的几十年都将被这样的噩梦折磨,心里便只剩下无尽的恐慌害怕。

鬼夫妻的怨气如沈镜所期盼的那样终于逐渐消解了,外观也逐渐恢复成生前的模样。他们不再整日哀嚎鬼哭,还能开始怀念生前一些温馨的生活小事。他们的脸上偶尔露出了温和的神情,甚至晚上有时还会跟着四凶神出去巡视。

沈镜心里很满意,他还有个小秘密没有说出来,就是他想招揽这对鬼夫妻。现如今城隍庙人手不足,这对鬼夫妻无论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挺适合他的招工条件的。

虽然如今他们怨气未散,偶尔还会失控,但他相信,等董海洋被枪决,三人齐齐奔赴黄泉的时候,他们的怨气便会彻底消散了。届时他再询问鬼夫妻二人是否愿意留下来当城隍庙的鬼差。

沈镜美滋滋地畅想着日后自己身后跟着一个连的鬼差,浩浩荡荡夜巡的场景。再也不用感受到人手不足的窘迫感了。

什么,你问他们会不会同意?这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呢,他相信这期间,鬼夫妻一定会感觉到他们城隍庙内部的企业文化,人文关怀,一定会开心地融入他们这个大家庭的!

沈镜这般自信地想着。

经过这三个月的时间,城隍庙也终于要再次开业了。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整个城隍庙就已经修缮完毕,但沈镜依然选择了两个月后的黄道吉日举办开光仪式。

消息早已经提前发布了出去。城隍庙的官方微博,新安本地电视台,市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通通都发布了这一消息。

新安城隍庙本就是当地最富盛名的寺庙,给新安当地的旅游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收效。这也是为什么旅游局能替城隍庙申请到政府这笔资金来修缮庙宇。

而经过此番的凤凰山事件,更是一举成为全国最知名的庙宇,其神奇灵验的印象几乎刻在了广大群众的脑海里。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跟风,亦或是单纯想要祭拜城隍的人们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过来打卡了。

只是奈何城隍庙一直没有营业,这可把网友们急坏了,沈镜的评论私信几乎每天爆满。包括新安旅游局的电话也被打爆了,急得谭红林都亲自上门来找了他好几次,沈镜也没有松口。

如今这则开业的消息一经公布,顿时就冲上了热搜。临近开光仪式那几日的机票火车票的订票人数暴涨,新安市内许多酒店,尤其是临近城隍庙附近的酒店房间也已经爆满了,其他区域的酒店生意也不差,整个市区的房价都飙升了许多。

这如火如荼的场面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好在之前市政府就为了扶持当地的经济,在城隍庙附近开辟了一条步行街,不至于城隍庙附近太简陋丢了整个市区的脸。街道两边的商贩早已经入驻满了,在各自划分的区域摆好自家摊子,井然有序。如今城隍庙即将开业,众商贩也得知即将有大量游客前来,心里都纷纷笑开了花。

城隍庙所在的白云区政府更是亲力亲为,为了迎接游客们的到来,各种标语欢迎词都打上了。还招募了一波临时工在当天来庙里帮忙当志愿者。

这算是给沈镜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越靠近开光仪式的时间,沈镜越发忙得脚不沾地,他们不仅要操办开光仪式,准备工作繁复。还要跟旅游局和政府的人沟通当日的流程,确保当天不会因为人流量过大发生意外。

市电视台的人也少不了要来直播拍摄,用以登上当日的晚间新闻。

考虑到当天来的人会有很多,买符纸的人必不会少,为了不让大家失望,他和徐五爷硬是加班加点画出了一叠又一叠的符纸,交给张越明整理。

沈镜颇有些心力交瘁了,甚至开始后悔在网上公布开光仪式的日期了。然而他也只是这样想想罢了,就算他不公布,旅游局也会公布的。如今城隍庙可是市里的模范景点万众瞩目。

开光仪式的前两天,城隍庙附近已经涌入了许多陌生面孔,虽然这段时间市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城隍庙以前本就没什么人气,地处又偏僻,附近自然也不会像其他著名的景点那样设施齐全,各种游玩项目层出不穷。但大家都是冲着城隍庙的名气和神异来的,倒也不算失落。

当天天还未亮,沈镜就被一阵闹铃吵醒了,他翻身坐起,看了看时间,才凌晨四点。窗外的天还一片漆黑,漫天的繁星璀璨夺目,预示着今日将是个极好的天气。

旁边张越明也揉着眼睛爬起来了,为了今天的开光仪式,昨晚大家都忙到很晚才睡,今天一大早又要起来,所以他索性就留在城隍庙休息了。

两人换好衣服出来,徐五爷已经穿戴整齐洗漱完毕了。他招呼了两人一声,就出门买早餐去了。

沈镜和张越明洗漱之后,将准备好的道袍穿戴好就来到前院。院子里有一种冷清的安静。他们将灯光打开之后,开始一根根点燃昨日准备的香烛,一排排的烛光跳跃着,仿若璀璨明珠。高香星火闪烁,白烟飘飘渺渺着流向高空。烟雾缭绕,不一会儿,满室都是浓郁的香火味儿。

齐凌桥立在文判官神像里,半边身子在虚空探了出来。他捋了捋胡须,又整了整衣服,一副准备充裕的模样。就连四凶神也时不时探出脑袋,看着满室香烛火光,脸上带着异于往常的严肃认真。

看来大家都在为今天的开光仪式紧张又期待着。

飘渺的烟火仿佛就是一个信号一般,大门口开始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提提踏踏的脚步声,热闹的谈笑声,以及推车轮子在地面滚动的声音,世界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

是大门外的摊主们早起过来摆摊了。摊位上各种吃食特产吊坠手串应有尽有,看来大家也是很有生意头脑,知道游客多的景区应该卖什么才能挣钱。

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穿着工作服的志愿者们也来了。大家互相打了招呼,便开始各种忙碌起来。很快,信众们也三三两两地上山来了。不一会儿,周围就已经人声鼎沸了。

沈镜看了看,还都是本地的老熟人了。这会儿才刚五点过,开光仪式在上午8点到十点之间,外地游客自然不会这么早就过来。然而本地信众却是早早就过来了,像这种寺庙的大型仪式他们都习惯早早过来,最好能跑在第一个上头柱香,这样意味着他们的接下去会更加好运。

沈镜打开了大门,将信众都邀请了进来。天还未亮,城隍庙却已经如白昼一般热闹非凡了。

沈镜将之前准备好的点心拿出来给志愿者们,免得他们饿肚子。免费的饮用水摆在了“妙善轩”,这里是张越明售卖符纸的地方。今天他只怕要在这里坐上一整天了。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大亮了。游客们陆续上山,城隍庙迎来了他最热闹的时刻。志愿者们奔走穿梭在人群里,一辆辆的出租车驶进来停在路边,送来一波波游客,又艰难地挤出去迎接下一波。到处都能看到结伴同行的游客。可谓是人头攒动,车流如水。

很快,开光仪式即将开始。仪式自然由徐五爷这位资历最深的也是庙里唯一正宗的道门弟子主持。沈镜在一旁协助。整个过程庄严又繁复,每一个步骤都透着神圣。旅游局的谭红林和区书记站在大殿右侧认真观看。市电视台记者架着摄影机,认真地将流程拍摄下来。

拥挤的游客们站在一米开外好奇地观望着。头顶的太阳越发炽热,加上人多,现场更是燥热不堪,似乎连风都吹不进来。没一会儿,众人都已经满头大汗,衣衫都要湿透了。

但院子里的人没人离开,院子外的人垫着脚还在往里张望,恨不得直接挤进来,自然被保安们拦住了。虽然对外面的游客似乎有些不公平,但谁让他们来得比院子里的游客晚呢,只得认命在外面等待。

毕竟看仪式不是他们的初衷。祭拜城隍爷,和沈镜近距离接触才是他们此番的目的。要是能获得沈大师的算命名额,那就更不枉此行了。

开光仪式即将结束时,大殿之上的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万丈霞光,光晕流转,如梦似幻。又似一片片的金光耀耀的云雾一般流向大殿。远远望去,好似城隍庙的大殿向天空溢出了流光溢彩的吉光。

这般梦幻的场景不禁让现场之人齐齐惊叹,众人纷纷大呼城隍显灵了。还不忘急急忙忙拿出手机拍照,记者们也迅速调转摄像头,将这奇幻的美景拍摄了下来。

开光仪式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圆满结束了。之后,严肃的气氛终于消失,志愿者们四处忙碌,维持秩序,替游客们做解说。记者拿着话筒寻找采访之人,而有游客们排着队上香,入殿祭拜。

而最忙碌的当属沈镜了,他就好像个吉祥物,被游客们团团围着。出于他在网上流传的的神秘高人身份,游客们不敢太过放肆跟他调笑,却也是各种奇葩问题层出不穷。

没一会儿沈镜就口干舌燥,整个人都好像失去了灵魂。人怕出名猪怕壮,果然一个人太出名了也不太好啊。

而胖胖也是不堪其扰,自打他上次带着他的猫小弟们在大殿屋顶来了那么一支舞后也火了。他胖滚滚的身躯,灵活的舞步,呆萌的圆脑袋,无一不戳中了广大猫奴们的心。他刚一出现在庙里,就被一群惊喜的女孩子们围住了,又是摸头揉屁股,又是抱抱亲亲。惊得胖胖嗷嗷叫着蹿出了城隍庙,在众多不舍的眼神中消失了踪影。

沈镜羡慕极了,于是,之后的几天,他也不再这么“抛头露面”了,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规矩,每天只上午9点到12点会在庙里为大家解签,其余时候不上班。

这消息一出,首先沸腾的就是游客们,人这么多,这么短的时间他们怎么抢得到名额!

对此沈镜只得表示无可奈何了,别看他只上班这三个小时,那充实度堪比别人八个小时的工作量了。

众人无法,只得接受现实,只默默下了决定第二天一定早点来排队,争取到解签名额。

这样的热闹持续了将近一周,周围的人流量才算减少。但即便如此,每日的游客依然是络绎不绝,不可估量。城隍庙附近的商贩们每天笑得见牙不见眼,吆喝声从天亮直到天黑都还不停息。

这日,沈镜难得睡了个懒觉,前晚他跟着四凶神一起巡逻,解决了一个从外地蹿来的恶鬼,送了五个滞留人间的鬼魂去往生台投胎。

他睡得正香的时候,张越明忽然从外门奔进来,扯着他的胳膊将他从床上拉了起来。

“老二你快起来看看,外边儿,外边儿出大事儿了!”

被这么一声吼,沈镜瞬间清醒了,“出什么大事儿了?谁出事了?”

张越明面容纠结,“没谁出事儿,就是哎呀总之你快跟我出来看看。”

他一把拉起沈镜,两人风风火火地奔出了城隍庙。

庙外站了许多人,游客们纷纷昂着脖子往坡下看,就连商贩老板们也垫着脚忍不住往那边张望。

沈镜一时好奇,走了过去。众人一见他过来,叫道:“沈大师来了,沈大师来了。”

众人纷纷侧身,将他让到了最前方。沈镜也终于看到了前面发生的事情。

连接着山门外院坝的一条羊肠小道上,一个中年女子正一步一叩地往庙里而来。

她衣着得体,头发在脑后盘得一丝不苟,露出她略显苍老疲倦,却凝重坚决的脸。原本光洁的额头因为一路的磕头粘上了尘屑。

沈镜心下微微震动,不止是因为女子那虔诚的动作,更是因为从她身上感知到的那无与伦比的信念。

周围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各个拿着手机毫不避讳地拍照,分享,甚至上传网络。

女子却仿佛什么也感知不到,她因疲累而泛白的嘴唇微微蠕动,没有发出声音,却听在沈镜耳朵里清晰可闻。

她是在向城隍爷祈祷,不是为她自己,是为了她的儿子。

沈镜灵光一动,女子的生平已尽数出现在他眼前。看完后,沈镜都不禁感叹老天无眼呐。

女子名叫向云舒,是名幼教。她的丈夫是一名消防员,三年前因为解救一名火灾被困的老人离世了。只留下了她们孤儿寡母。丈夫的离世没有打垮她,向云舒并没有自怨自艾,她带着儿子生活简单平淡。

然而一次意外,她的父母出了车祸,命留下了,但也落下了残疾。靠着赔偿款和政府补贴他们还算过得下去。

只是厄运似乎还没放过他们,她十三岁的儿子突然查出了恶性脑瘤,如今只得半瘫在病床上,等待手术。医生甚至告诉他,手术的成功几率只有一半。

她怎么甘心,她的孩子还那么小,他还要上学,还有美好光明的人生,他怎么能躺在床上枯萎,甚至只有一半的机会存活下来。

可是她没有办法了,老天爷瞎了眼啊。

最终,她在网上知道了城隍庙,看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于是向云舒请了她大姨照看医院里的儿子,自己收拾了行李,毅然决然来到了城隍庙。

她虔诚地向城隍爷祈求,希望他能救救她的儿子。

大家不是说你很灵验吗?那么请你救救我的儿子吧,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我的生命。

沈镜注视了女子一会儿,默默转身离开了现场。女子毫无所觉地叩拜着,一步一步走向城隍庙。

张越明见他离开,忙追问,“老二你去哪儿?”

沈镜头也不回地说:“还能去哪儿,回屋睡觉呗。”

“啊?睡觉?那这,这不管了?”

“管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她一不犯法二不违规。我有什么资格阻止人家的个人行为呢?”他摆摆手,进了后院。

张越明迷惑地摸摸后脑勺,最后也只得摇摇头,回到“妙善轩”继续工作了。

沈镜回到房间往床上一躺,下一刻就元神出窍了。他熟练地飘向空中,在经过向云舒的时候看了她一眼,径自往医院飞去。

正在扣头的向云舒心头一颤,似有所感地往儿子所在的医院方向看去。

向云舒一家都是良善之人,她老公为了救人而亡,更是有功德在身。按理说,他们的后代不该是如此下场的。即使不说大富大贵,也该平平安安一生才对。

刚好之前从刘熙和应小东那里收集了不少阳寿,倒是可以直接赐福给这孩子。

之前他一直在想,为什么是他呢?他为什么会成为城隍爷,天道为什么选中了他,如今他似乎有所明白了。

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拨乱反正,惩恶扬善,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而往后的每一天每一年,他都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