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

甭管钱太后、宋太后二人如何想法,宏武帝心意定夺,于是楚王李烨在这一年的年节前后没有露脸过。

宏武二十七年,元月十七日。刚过元宵节后,迎来皇十二子李煜的周岁生辰。

做为贾皇后的嫡次子,皇十二子的拭儿宴自然要大操大办。

昭阳宫很热闹,宗亲命妇们都参加皇十二子李煜的周岁宴。

昭阳宫里,贾祤这一日也挺忙碌。她忙碌着听宗亲命妇们的夸赞,当然不是夸她,而是翻来复去不重样儿的夸皇十二子。

夸孩子,这当然能让孩子亲娘心里喝吃了蜜一样的甜。

拭儿礼,这等时节除了迎喜庆,更是求一个好兆头。

李煜周岁,小朋友如今能走几步。到底还走得不算特别的稳当。不过能走,在大人们的眼中就可以夸一夸。

至于喊人,他也会喊,就是一个字眼儿的蹦哒出来。勉强也能让人们懂得他的意思。

至于多数什么夹杂什么火星婴儿语,这些全然不重要。因为李煜的出身,那就吊打太多人。有的是人想捧一捧李煜这一位皇十二子的小脚丫子夸赞话。

这一日,贾祤见到娘家亲人。她瞅来瞅去,确实发现少一人。

“皇后娘娘,可是察觉着进宫的人数少了。”贾崔氏笑问道。

“好叫叔母知晓,本宫仔细一瞧着发现少了五弟妹。”贾祤一点人数就发现她嫡弟贾弘祐的媳妇曹氏,这一位随国公夫人没出现。

“这不凑巧,我们家的国公夫人昨个儿诊出喜脉。府医讲,还得多静养一番。”贾崔氏乐意讲一讲府里的情况。贾赵氏这一位做嫂嫂的就不提,她就乐呵呵的听着。

对于贾赵氏而言,嫡媳曹氏又有身孕,这多开心的事情。对于嫡子贾弘祐膝下有一儿一女,贾赵氏还是觉得孩子太少。

如今儿媳曹氏在怀上,贾赵氏只有开心的份。

“五弟妹怀上了,此乃大喜。”贾祤是真高兴。毕竟对于这一个弟妹有喜,贾祤觉得挺不错。

怎么说呢,贾祤就真盼着弟弟添一个嫡子。最好这一辈的国公府有两个嫡子。至少当如此。

因为皇帝偶尔里也跟贾祤商量着,也想替随国公府开恩。

宏武帝什么意思?贾祤瞧得懂。六座国公府,其余五座国公府已经被皇帝施恩,如今裂成五座国侯府和五座伯爵府。

别看皇家要多施一点爵禄银子,可皇家乐意。

主要是一座国公府的威势太大,裂开成两座后,一个家族两个头?这里面的操作空间更大。

人心不齐,不容易办成大事。对于皇家而言,当然是奉恩伯、承恩伯、顺恩伯、延恩伯、辅恩伯,这五位伯爷更值得信任。因为他们全是驸马出身。这跟皇家的关系近。

等着下一代长成时,全喊皇帝一声皇外祖。

哪怕等到李烨上位时,李烨也是公主儿子们的亲舅舅。

于皇家而言,这等联姻就不错。显然在其余五座国公府上的操作,皇帝还想在随国公府上再操作一回。

就是上一辈的老国公贾道善膝下就一个嫡子。

至于如今的随国公贾弘祐的膝下也一个独子。这还差着一个嫡次子呢。

至于皇帝李恒那里,皇帝也在努力,还想制造小人儿,怎么着也还得添一个小公主。

皇帝有心,这总能想出来法子明着施恩,暗着消弱勋贵的权柄。贾祤能做的当然是看着。

谁让皇帝干的事情,那是替儿子李烨拆雷。

勋贵的权柄太大,皇家心底不安也是实情。就因为在国公府里长大,贾祤最懂国公府的权柄之大。

除了自己的食邑外,还有买卖来的私人田地。量多管饱,还有私兵部曲。可谓是自成一体,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在这等小王国里,国公一言可决家族内的族人们和奴仆部曲们的生死。

何况这等高高在上的世爵世禄这不是一家,这是一群人。

皇家想把大的拆成小的,这能理解。至少更小的,皇家没想着拆了,因为这等小号的勋贵可能会成为蛀虫,但是同时他们又是皇权的外围圈子。

只要皇权在,勋贵就一定永存。不可能只有皇权,没有勋贵。

这二者其时是一体两面,一体而生。缺了勋贵,皇权就八成会变为摆设。因为根基动摇了。在不要勋贵的同时,也可以打倒皇权嘛。二者消失,当然就会一起消失掉。

到时候皇权不叫皇权,勋贵当然也不会叫勋贵。

可能还有上位者,只是叫法不同,权柄来源亦不同。那时候更可能跟脚也不同。

“恭喜祖母,恭喜母亲,真盼着五弟妹替五弟再添一子。”贾祤顺口讲了真心话。

“借皇后娘娘吉言。”贾赵氏开心的说道:“我也盼着弘祐媳妇添一子。”

对于贾赵氏而言,孙子再多,她都稀罕。

隆安郡主也笑道:“我老了,府上儿孙多是看着也高兴。儿孙多,就会热热闹闹,一家子也是开开心心。这根苗多起来,往后成才的也会多。”

隆安郡主这话一讲,贾祤笑道:“祖母莫担忧,五弟能耐着,有他当家做主,往后家族里的人才一定繁茂。”

“盼着跟皇后娘娘说的一样。”隆安郡主也笑了起来。

贾祤跟娘家亲人说说话,当然也不能冷落其它的来客。

于是贾祤这一位皇后也是忙碌起来。见一见来宾命妇们。

像是宗亲里,皇家出嫁的公主,还有皇家宗室迎娶进门的王妃郡王妃等等。至于重要臣子们的女眷命妇们等等。总之贾皇后也忙碌。

可这等忙碌落在妃嫔们的眼中,她们也想要。

这是忙碌,也是荣耀。更是权柄的高高在上。

因为都是别人来参拜皇后,贾皇后安坐于昭阳宫的主殿之中。

等着拭儿礼要开始,吉时要到了。

这等时候就是

贾祤这一位皇后迎一迎皇帝到来。

帝后一出露脸,一起受了众人的参拜。同时也是宗亲命妇们露脸。还有今天的主角皇十二子李煜露一回脸儿。

抓周,求一个好兆头。这摆开的大榻上,自然是摆上无数的抓周物件儿。

全是小一号的物件,因为抓周的小儿皇十二子的年岁太小。

像是刀剑,像是笔墨纸砚,像是各种书籍,又或者是金算盘,小银锭子等等。

便是糕点也有,胭脂也有。

当然皇十二子李煜被亲娘抱出场,他这一位皇帝的嫡次子确实也惹眼。

一直到小黄门喊了吉时到。皇十二子被搁到大榻上。贾祤这一位亲娘还在儿子的耳边嘀咕一回。

“煜儿,去,去抓了喜欢的东西。”贾祤指着场面上的拭儿小物件。

要说私下有没有锻炼一下,当然有。毕竟这等场合出场也不成。

于是按着往常的教导,李煜挺是顺溜儿的拿一本《孝经》。

皇十二子一抓住《孝经》,场中的小黄门就喊吉祥话,道:“儿郎抓《孝经》,孝顺又贴心。福禄绵绵长,孝道恒久昌。”

“好。”

“彩。”

“……”宗亲命妇里,也有人在喝彩,还在夸着好话。

这等时候没人会说什么不中听的。人人都会端起笑容,那是说着讨人喜欢的吉祥话。

搁贾祤这会儿,她以为自家的小朋友就是结束任务。

露一个脸,然后抓到合心意的,接着就是退场。

结果李煜没有退场,他摇晃着小身子,他还又拿了一把小剑自己在手中舞一下。

贾祤尴尬一下,这她真没有教导过儿子。也不知道这孩子哪学的。

“儿郎抓长剑,仁义礼智雅。翩翩君子来,文武两双全。”小黄门继续唱了吉祥话道。

“好,不错,是朕的好皇子。文武双全,方是皇家千里驹。”李恒挺高兴,他还夸赞一回话道。

有宏武帝的夸赞,这点燃在场诸人的高兴处。这等时候自然夸话的人更多。

贾祤就瞧着马屁吧嗒吧嗒的往外冒。人人都想拍中皇帝的心思。

当然皇帝心思也不难猜测,这就是高兴小儿子的拭儿礼上拿到好兆头。

这会儿贾祤瞧着一手拿《孝经》,一手拿小剑的小儿子。

贾祤抱着走到她近前的孩子。贾祤伸手,摸一摸小儿子李煜的头。

“煜儿利害。”贾祤夸了话。

李煜挺高兴的模样,他还把《孝经》往母后这里推一推。

贾祤接过来。李煜又拿着小剑,他跟自己家的父皇比划一下。接着,他把小剑给了父皇。

李恒瞧着小儿子的举动,他哈哈大笑一回。然后,一把就搂着小儿子抱在怀中。

“大孙子,小儿子,爹娘怀里的宝贝疙瘩。”众人之中,妃嫔里的钱淑妃突然嘀咕这样一句话。

在钱淑妃不远处的石

德妃瞧着钱淑妃动动唇,当然场中太热闹,她真没有听清楚钱淑妃说什么。

不过石德妃还是忍不住的瞅了钱淑妃一眼。然后钱淑妃就住嘴。

住了嘴,钱淑妃的嘴角还是往上翘起来。

钱淑妃心想,皇十二子多得宠,也不知道楚王怎么想?

想一想楚王在外面磨砺什么,贾皇后狠得了心思。天子也一样。就是不知道等着小儿子长大了,这能忍了一母同胞的兄长是高高在上的新天子,他呢?

这明明最得父皇母后宠爱的嫡皇子,小儿子又咋办。

同样是皇子,这前程可是大大的不同。

人生在世,躺平的是少数。不甘心的,那才是大多数。就是躺平的,又有多少是心甘心愿?

不过是被局势逼着,不得不躺下,假装自己喜欢躺平,不是因为自己没能耐改变现状。

钱淑妃最懂得生在皇家,不能向上走那一步的痛苦。

因为她抚育了皇长子,皇长子失去太子宝座可都活不了。钱淑妃想,唉,还是熬着,总能看着往后的风景。

人群热闹,这一等热闹是添在小皇子的拭儿礼上的点缀。

等着拭儿礼结束后,宫宴才正式开始。这等时候皇十二子就要退场。

皇帝去款待宗亲臣子。贾祤这一位皇后就是款待宗亲女眷们,还有重臣命妇们。

泰和宫、昭阳宫,当然是各有各的热闹可参与。

宏武二十七年,仲春来临,夹钟之月。

昭阳宫,主殿内。

张昭仪在陪着皇后娘娘说说话,当然更正确的说法是张昭仪在替皇后娘娘捧哏。

“好叫娘娘知晓,宫廷里人人都夸着小皇子。小皇子聪慧过人,谁人都赞着皇后娘娘福缘大,楚王殿下和小皇子全是天下间最最尊贵的贵人。”张昭仪嘴里的,这会儿是换着法的夸了楚王和皇十二子。

贾祤听着张昭仪的夸赞,她知道:昭仪夸过了。烨儿、煜儿年岁浅着,他们要学的东西还多着。不需要如此夸。”

这就是事实,在贾祤的眼中,嫡长子李烨在外面磨砺,还不就是皇帝怕这一个嫡长子不够承担重任嘛。

至于小儿子,还在吃奶的小娃娃,他哪里懂什么。

旁人的夸赞只会为着两个儿子的出身。这等夸耀太浮,就流于表面罢了。

“皇后娘娘,您就是谦虚了。”张昭仪当然是继续奉承好话。

就是贾祤和张昭仪讲一点日常趣事,也算得打发时辰时。

芙蕖宫来人报喜。贾祤一听后,笑道:“真是喜讯。”

“女史。”贾祤唤了身边的司马女史,她说道:“赶紧替本宫备上贺礼,本宫去一趟芙蕖宫。”

司马女史应下话。这会儿女史去办妥皇后的吩咐。

张昭仪坐在下首,一直瞧着贾皇后吩咐好事情后。张昭仪才说道:“丽充仪有孕,皇上又要添了皇嗣。确如皇后娘娘所说是喜讯。”

“也难怪

了,臣妾前一日在御花园时遇上丽充仪?[(,丽充仪那会儿仰眉吐气,可不像去年刚进宫那会儿的低眉顺目。”张昭仪嘴皮子功夫里全在编排丽充仪。

倒了不算诬告,而是话头翻来复去的讲一讲。

对于张昭仪而言,丽充仪也是她的竞争对手。当然不是争了帝宠,张昭仪没多少,瞧着丽充仪也不多。

年前皇帝都不稀罕去一趟芙蕖宫。开年后,皇帝才乐意去几趟芙蕖宫。

打从皇帝迈步去过芙蕖宫后,张昭仪瞧着丽充仪就有一点抖起来的模样。

张昭仪纯粹就是瞧着丽充仪时,她心里不爽利。总不能说张昭仪嫉妒吧?

虽然张昭仪不承认,可她就是嫉妒了。谁让她当初进宫时,她也是过二关,斩六将,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哪像丽充仪一步到位,一入宫就是一宫主位娘娘。张昭仪羡慕。

因为自己得到的艰难,别人来得的太容易。偏偏这人又压不着自己。张昭仪自然羡慕嫉妒恨。

如果把丽充仪这等一入宫居高位,这换到贾皇后身上。

张昭仪只有低头的份儿。只能说不同人,不同命。

差一点,那就羡慕嫉妒恨,差太多,那就跪舔,就想舔到最后,想要应有尽有。

贾祤这一位坐在上首的皇后娘娘是不知道张昭仪的复杂心情。

或者说人心隔肚皮,谁又哪里看得清楚别人的真正想法。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贾祤也一样,她就瞧别人做什么,而不是看别人说什么。又或者有人想装蠢,只要于自己无碍。

贾祤多半时候也会装着瞧不见。别人的兴趣,她懒得多管。

等着司马女史回来后,禀明给丽充仪的赐赏准备好。

贾祤的目光落在张昭仪身上,她笑道:“本宫去一趟芙蕖宫,昭仪自便吧。”

这会儿的张昭仪当然得识趣,她起身回道:“皇后娘娘,臣妾也回延年宫替丽充仪备一份贺礼。”

“去吧。”贾祤笑着同意。

张昭仪起身告退,等张昭仪离开后,贾祤坐上凤辇往芙蕖宫去。

关于丽充仪报喜一事,贾祤这里得着喜讯后,她去一趟芙蕖宫。

她人去了,也带着差人又唤来的太医。

对于丽充仪怀孕一事,贾祤当然也得让心腹再确诊一回。

芙蕖宫。

丽充仪在享受着良美人、婉美人这二位的吹捧。

同为北麓草原来的女子,这二人的出身一样,位份不同。

在宫廷内苑的待遇不同,这一切的境遇让丽充仪还是得意一回。

虽然去年刚进宫时,皇帝不怎么乐意给丽充仪体面。

可开年后又不同,皇帝乐意来了芙蕖宫。然后,芙蕖宫的待遇又提了一截。对于这些丽充仪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至于良美人、婉美人,这二人不得宠。二人瞧着会中原话的丽充仪如今美好境遇。

良美人、婉美人当然也努力学习中原话。

就是时间不算短,效果没出来。可谓是差强人意。

“娘娘,皇后娘娘的凤辇了。”宫人小步快走进正殿后,赶紧向丽充仪禀话道。

“皇后娘娘亲自来了。”丽充仪挺惊讶。当然本着自己妃嫔的本份,她也得守着宫中的规矩。

丽充仪赶紧起身,她唤了宫人跟随,这会儿也得赶紧去迎了凤驾。

然后,丽充仪准备离开时,她瞧着还傻愣坐着的良美人、婉美人。

丽充仪想起来这二位中原话不怎么样。丽充仪又用草原话再讲一遍。

良美人、婉美人赶紧起身,这会儿跟在丽充仪的后面,一行人去殿外候着凤驾到来。

等着贾祤到了芙蕖宫后,她一下凤辇,她就见到向她见礼问安的丽充仪、良美人、婉美人这二位。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丽充仪的话算标准。良美人、婉美人挺差强人意。

不过行礼上,这二人都挺好不错。至少没什么差迟。

“免礼。”贾祤摆摆手,她笑道:“丽充仪你怀上皇嗣。如今万事以皇嗣为重,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有皇后的安抚,丽充仪谢恩起身。瞧着丽充仪的举动,良美人和婉美人也谢了恩,然后一道起身。

对于良美人、婉美人,贾祤无视掉。这二人连中原话都不会讲,她也懒得多问什么,毕竟问了,对方也会一脸的懵逼。

贾祤笑道:“丽充仪,先进殿内吧,你如今有孕在身,也不好久站着。”

“全听娘娘的话。”丽充仪当然没有意见。

一行进了殿内,贾祤不是芙蕖宫的一宫主位娘娘。但是凭着贾祤的中宫皇后身份,她当仁不让的继续坐上主位。

丽充仪委屈一下,还得坐了下首去。至于良美人、婉美人,这二人就是站着。

还是贾祤发话后,宫人们又搬上来秀墩,两位美人得着丽充仪翻译一回后,方又是谢恩,然后落坐于秀墩之上。

这会儿贾祤不客气,当行进入正题。先把唤来的太医请进殿内,让太医再替丽充仪请一回平安脉。

等太医确诊一回,丽充仪真怀上皇嗣后。

贾祤很高兴,她笑道:“此等喜讯,不光本宫高兴。便是报到泰和宫,皇上高兴。报到长寿宫、长乐宫,两位母后也一定高兴。”

“太医,丽充仪这一胎皇嗣要紧,可有什么要多注意的地方?”贾祤问道。

“禀皇后娘娘,丽充仪的身子骨健康,如今只要安生养胎。满九个月后,必能顺顺利利的诞下皇嗣。”在太医的嘴里,连什么安胎方子全不必吃的。

因为做为怀孕母亲的丽充仪底子够好。

贾祤听懂太医的话,当然还是赏一回太医。等着太医离开后,贾祤又把自己给丽充仪准备的赏赐让身边人呈上来。

至于礼单子,贾祤唤一身女史,让女史递给丽充仪收下。

对于得着赏赐,丽充仪当然高高兴兴。有得赏,还填补小金库,这等事情没谁不喜欢。

“丽充仪,你身怀皇嗣。本宫会去向两位母后请求,尽量免了你往后的请安。您在芙蕖宫里安心养胎便成。本宫盼着今天皇家添一位皇嗣,平平安安,健康无恙。”贾祤给出自己的安抚。

对于贾祤而言,一个丽充仪的请安不请安,一点不要紧。皇嗣最要紧。

因为这是贾祤上位后的第二年,还是她正位中宫后,宫廷内苑里怀上的第一个孩子。

这等情况下,贾祤一定盼着平平安安。她如今是中宫皇后,述求的利益,站的立场跟贵妃时不一样。

贵妃之时,宫廷里妃嫔们怀孕不怀孕,平安不平安生产,干她何事?

可如今正位中宫,给自己得到荣耀,给儿子谋得进一步的大仪后,贾祤也便是得维护贤惠的好名声。

不止替自己挣的脸面,也是替家族的女儿们挣了一份荣誉,同时更是替儿子谋一个名正言顺的嫡子出身。

有荣耀,就有责任。光享受,不付出一点什么。这不现实。

贾祤不傻,她最懂平衡之道。她如果今天敢搁担子,明名就有人敢抹黑她的名声。

贾祤自己不在意名声,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

可她不能替贾氏一门女郎们想一想,更得替两个亲生儿子多想一想。人活世间,总有一些事情必需要做的。

“谢皇后娘娘恩典。”甭管心里什么想法,丽充仪马上谢了话。

来一趟芙蕖宫,贾祤自然是安抚一番后,她就告辞离开。

离开芙蕖宫,贾祤没有回昭阳宫。她去一趟长寿宫,先给嫡母钱太后报喜。

至于芙蕖宫那一边,丽充仪有喜当然也是先报到昭阳宫。

因为有中宫皇后,这等事情就要报到皇后跟前,这皇后要担任的嘛。

钱太后早听说丽充仪有喜的消息。如今皇后来一讲,钱太后又高兴一回。

“可跟天子报喜了?”钱太后问道。

“已经差人去泰和宫报喜。”贾祤忙回话道。

“母后,太医讲丽充仪这一胎好生养一个养,一定平安顺产,生下腹中皇嗣。儿媳替丽充仪求一个恩典,想请您开恩,免了丽充仪怀孕期间的请安。”贾祤起身,她向钱太后福一礼。

贾祤说到做到,她就先跟钱太后求一回话。

对于此事,贾祤相信要面子的钱太后会同意。

果然不出所料,钱太后的答案跟贾祤想的一样。钱太后说道:“哀家当什么大事值得皇后请求一回。原来就这一点小事,哀家同意了,免了丽充仪有孕期间的请安。让她好好的养胎。哀家还想瞧着皇家添嗣添丁。”

“儿媳替丽充仪谢过母后的恩典。”贾祤又福一礼。

钱太后笑着摆摆手,她道:“你快起来,先坐落吧。”

“皇后,你这一份用心,哀家体谅的很。”钱太后和言悦色,她笑道:“嬷嬷。”

这会儿贾祤起身,重新落坐后。钱太后就唤了身边的嬷嬷,吩咐话道:“你带着哀家给丽充仪的赏赐去一趟芙蕖宫。也带了哀家的话,皇后的请求,哀家同意了。让丽充仪就是要感恩,也得知道感念皇后的这一份贤惠恩德。”

“诺。”嬷嬷恭敬应下差遣。

等嬷嬷告退去办妥当事情时,贾祤忙跟钱太后说道:“母后,您夸过了。儿媳就是尽了份内的责任。当不得夸。”

“这本份二字说起来挺容易,可真正守着,真正做到的人却不一定多。人心贪婪,懂得收敛的人就是知分寸。”钱太后若有所指。

“哀家瞧着,皇后你就很好,真的挺好。不抱是天子自己简拔上来的中宫。”钱太后这等态度与和蔼。

那是想表达一个意思,钱太后是站在帝后这一边的。

芙蕖宫,丽充仪得着长寿宫的赏,也听着长寿宫嬷嬷的传话。

丽充仪不傻,当然知道皇后在里面出了力气。甭管出多少,多也罢,少也罢。

皇后给的体面,那给足够了。这做面子又不是专门做给丽充仪一个人看的。

当然就丽充仪本人而言,她也满足。省了请安,更重要还是腹中的皇嗣。

皇家的皇子多精贵,只要平平安安生下皇子。丽充仪觉得自己更半辈子就有靠山。

芙蕖宫里,丽充仪正乐着。

长乐宫。

贾祤在长寿宫小坐不久,她就是告辞离开。尔后,便是坐着凤辇往长乐宫来。

一到长乐宫,贾祤向宋太后问安,她道:“儿媳问母后万安。”

“免礼。”宋太后瞧着贾皇后,她说道:“落坐吧。”

贾祤谢了话,方才落坐。这会儿宫人送上茶果点心,贾祤当然没有吃。

贾祤先报喜,马上讲了丽充仪怀孕的喜事。

宋太后早得喜讯,如今听着皇后再来亲自报喜。宋太后满意皇后的态度,她笑道:“这是好事。”

对于宋太后而言,皇帝亲儿子的子嗣越多,她就越开心。

贾祤当然是附合宋太后的心意,也是说一说吉祥喜庆的话。然后自然而然的,在钱太后那里请安免了丽充仪请安一事,贾祤又跟宋太后请求一回。

对于免了请安一事,在宋太后眼中就是小事情。

“宫里规矩,处处规范,处处提点。这是好意,免得位卑者僭越,僭越乃大罪。”宋太后笑道:“皇后你体贴,哀家就怕你的好心养大了别人的胃口。”

宋太后不是多在意贾皇后,她给的体面,那是给皇帝儿子瞧一瞧。

皇帝乐意给皇后体面,宋太后当然也跟皇帝儿子一条心,她也给。

同时,对于贾皇后想表现一下贤惠,宋太后怎么瞧,怎么像长寿宫的那一位。

这就有一点堵心。于是宋太后就是提点一回。

让皇后得注意,有些人是会蹬鼻子上脸。爬上台面,那未必乐于下去。

“母后放心,

儿媳懂您的担忧。不过宫廷里的妹妹们都是明白人。谁也不会犯着皇上的忌讳。”贾祤笑着回话道。

贾祤没说的,那就是谁犯了,皇帝懒得多话。

只要皇帝不搭理,再是多的大戏,唱也是白唱。

若是皇帝想搭理,贾祤不给机会,皇帝有心的话,谁也拦不了。

干脆贾祤就花一下功夫,她想得一个好名声。她替孩子们挣的,真不是为着自己。

“皇后万事有数,哀家也就不多嘴。至于皇后的请求,哀家当然同意了。”宋太后点头同意。

接着宋太后唤来身边嬷嬷,也给芙蕖宫赐下赏。

长乐宫里,贾祤也没有多待。

喜讯上报了,应该说的话讲了,尔后贾祤就是告辞离开。

从长乐宫离开,贾祤就回了昭阳宫。待她一回去,她就听宋德来禀话。也听着宋德讲了泰和宫给的赏赐名单,上面一一罗列哪些物件。

贾祤大概听着有数,她点点头。对于这等事情心头门儿清。

这一日,贾祤还是过得有一点小忙碌。

京都皇城里,日子还是照常过着。

东都的金县子爵府,贾烨在姚府上已经住上不少日子。

对于姚府上的生活,贾烨挺习惯。虽然学文少亿点。但是练武骑射上,贾烨确实涨进太多。

同时贾烨还收到家书,也知道小弟的拭儿礼办了。

对于不能参加弟弟的拭儿礼,贾烨心中有一点遗憾。

当然遗憾归遗憾,贾烨觉得自己是儿郎,那就得心胸宽阔一点。想一想未来兄弟相处的日子还长着。

贾烨就觉得自己还得努力学本事,将来他可是弟弟的兄长,他还要替父母教导了弟弟本事。

打铁还得自身硬。自己有本,教导弟弟的底气才能十足。

至于说嫡长子的身份,关系着家业承继的问题。

贾烨不多想,出宫前,爹娘有叮嘱。有些事情得水道渠成。

本事足,家业在那儿跑不掉。本事不足,那就是继承家业容易,守住家业难。

宏武二十七年,仲春之时,皇五女大婚。

皇家公主下嫁,嫁给出身定国公府的奉恩伯。

钟氏一门,前出过一位太子妃。当然是废太子李茂鼎的嫡妻。

哪怕跟废太子染上关系又如何?如今的钟氏还是两门爵位在身。

有镇国侯府,有奉恩伯府。五公主下嫁,奉恩伯这一位五驸马往后就有宏武帝这一位老丈人撑腰。这小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至于贾祤,她虽然操持了皇五女、皇六女的及笄礼。但是这等事情也不过按着皇家的规矩。

等着公主大婚,贾祤也就走一个流程。

在贾祤眼中,一切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于她而言,公主大婚不出半点差子,那就好事。

当然对于五公主的生母马婕妤而言,她就又高兴又伤心。

高兴女儿长女儿了,总要

嫁人生子。伤心就是往后女儿住在宫外面。这母女想见一面,也真不容易。

皇五女下降,这是仲春之时的京都热闹大事。

十里红妆,也要显摆一下皇家嫁女的喧嚣一场。

宏武二十七年,季春来临,姑洗之月。

前面皇五女出嫁了,如今就轮着皇六女大婚。

对于皇家而言,一连嫁了两位公主,这当然全是大事情。

六公子下嫁,嫁给出身定国公府的承恩伯。

定国公府要说也盼着这一桩婚事。毕竟谁让定国公府出过一位皇次子妃。

皇次子妃金氏生的儿子也殁了,金氏也殁了。在世人眼中,怕是觉得皇次子李茂眺殁了,这跟金氏也有关系。

红颜祸水,谁让世世非非,人心险恶。便是旁人传了谣言,这最不可怕。可怕的是定国公府分拆后,这成为定国侯府、承恩伯府。

定国侯府也担忧,万一外面的谣言,皇帝信了咋办?

一个儿媳不算啥,殁了儿子孙子,那才最要紧。

如今皇六女下嫁,六公主的驸马承恩伯也喊皇帝一声父皇。

在这等情况下,承恩伯安稳了。这连带着金氏一门上下也安心。这一桩婚事落在金氏一门上下眼中,这未尝不是皇帝给的定心丸。

跟皇帝的儿子结过亲,最后没好收场的钟氏、金氏,总算迎娶上公主儿媳。

这皇帝的定心丸吃了,一旦安生下来。朝堂之上的风向当然也会变一变。

对于宏武帝而言,女儿嫁了,这能给皇家带来利益亦是善事。

昭阳宫,主殿内。

贾祤这一位皇后得着泰和宫的传话。晚膳前,皇帝会来。

皇帝要来,贾祤便给女史吩咐话,道:“女史,给御膳房递一声消息。皇上要来,这御膳得仔细用心着。”

“诺。”司徒女史应一声。这等差遣当然就是费一点嘴皮子功夫。

上面提点,下面办事的当然就会多注意。一定不会犯着忌讳。

等晚膳前,帝辇来了昭阳宫。贾祤牵着小儿子李煜的手,母子二人一道迎了帝驾到来。

“父皇。”一岁多一点的李煜会喊人。这时候已经喊的清楚。

对于小儿子向自己跑来,还是想抱小腿的模样。

李恒笑了。等着小儿子走到近前,真抱上皇帝的腿。李恒伸手,一把捞起小儿子抱进怀中。

贾祤盈盈一礼,这会儿向皇帝见礼。

“祤娘,免礼吧。此刻朕要抱着这小爱伙,你瞧瞧,倒不好搀扶了人。”李恒掂一掂怀中的小儿子,他对贾祤笑着说道。

贾祤起身后,她笑道:“皇上,煜儿就是喜欢您。您瞧瞧,您一来,他多粘人。”

李恒听着这话后,他笑了。他说道:“孩子粘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于李恒而言,小儿子嘛,还可以宠一点点。

当然嫡长子李烨就不成。这继承家业的儿子就得多磨砺。因为对于儿子的期待不同,这教育的手法搁皇帝的心里,那也可以不同待遇。

“孩子还小,如今皮一点无妨。就是再大些,皇上还要严一点的好。太溺爱了,我总担忧李家也教导出了纨绔子。”贾祤瞧着小儿子虽小,还觉得皇帝也不能当什么慈父。

贾祤乐得扮好人,可以当一当慈母。皇帝那不成,皇帝不当严父,如何竖立一下君父威严?

当然主要还是一家人,总要有一个扮黑脸。

小树不修不直。恣意妄为,皇家子没这一份自在。

除非将来等小儿子李煜长大了,他想当富贵闲人。那倒无妨,可以轻省一点。

可那是长大后的选择。在没有长大之前,多没一点本事总不算错处。

“煜儿还小,祤娘就操心上教育问题。你还真的操心事儿多。”李恒说道。

“父皇,高高。”这会儿瞧着亲爹亲娘一直说话。李煜不甘寂寞,他在父皇的怀里喊了话,还是小身子动一动。

对于小儿子这一个跟亲哥李烨一样的爱好。

李恒没拒绝。对于他而言,抛一抛儿子再接住,多小的事情。

皇帝皇子,这一对天家父子乐意多一点交流。贾祤乐见其成。

这玩耍嬉戏,这何尝就是另一种交流方式。比直接的语言,那更加的融洽,也是能逗乐大人与孩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