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李善长:完了,知道我的死期了

第章李善长:完了,知道我的死期了

洪武年间。

李善长面露疑惑。

他没有理解后人为何会有“司马懿开的一枪,正中他的眉心”这个说法。

东汉末年又没有火器,而且就算有火器,火药也不会穿越千年射中他啊?!

后人这句话的意思实在是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而朝堂之上,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情复杂且晦涩。

司马懿是谁!

是开创了“权臣篡位”先河的司马老贼!

后人这句话的意思,还用的着揣测吗?

这是直接明着说李善长就是下一个司马懿了!

就在不久前,他以谋反之名将胡惟庸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而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亲家,按理说应当被牵连其中,但是他念在李善长昔日功劳的份上,决定网开一面。

毕竟在他打天下的过程中,李善长为他稳固后方,筹措粮草。

可以说,李善长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他能顺利建立大明朝,李善长的确功不可没,所以李善长才得以被封为“六公之首”。

然而,水满则溢、月圆则亏。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便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李善长近年来沉迷于党派之争,在朝中骄横跋扈,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quwo.org 橙子小说网

对于一个有能力的皇帝来说,党争并非全然是坏事,只要能够掌控得当,反而能加强皇权。

但是,一旦党争威胁到皇权,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胡惟庸的下场,就是一个明确的警告。

朱元璋微眯双眼。

李善长,真的会是下一个司马懿吗?

自己放过李善长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只希望李善长不要再自恃功高、热衷于朋党之争才好。

这样兴许还能保住其性命。

......

【要说谁对司马懿抱有最深切的恨意,那么,李善长绝对算一个!】

李善长有些发懵。

司马懿此人,行为的确让人所不齿。

他对司马懿只是不欣赏罢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鄙夷,但是完全谈不上恨啊!

后人这么说,又是何缘由?!

......

【李善长被杀的时候,已经岁了。】

李善长心里咯噔一下。

天幕怎么这么直接啊!

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一下就知道自己的死期了!

自己已然是个年迈之人,只剩十多年的寿命了!

天幕要不要这样刺激他!

然而,李善长似乎想到了什么,瞬间脸色苍白。

究竟是谁要置我于死地?

只杀了我一人?还是,灭了我李氏满门?!

正在此时,朱元璋的目光深邃而锐利。

他一直对李善长抱有复杂的情感。

他深知李善长的才华与功劳,但也对其党争行为心存芥蒂。

然而,即使如此,他也始终未曾下定决心对李善长下狠手。

难道十多年后,李善长还是还是被他杀了吗?

......

【若是没有司马懿晚年篡权的前车之鉴,李善长原本极有可能安享晚年,度过余生。】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经七十岁了。】

【更为关键的是,仅仅两年后司马懿便离世。】

【这样的历史事实令人震惊,谁能预料到,一个年迈多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七旬老人,竟能在生命的余晖中奋力一搏,要奠定新朝?】

......

“糟了!”

司马懿心中一惊,瞬间汗流浃背。

他感觉自己活不到枪问世的时候了!

虽然曹操早已知道三家归晋的结局,也选择留下了他。

但是此时天幕将他篡位细节都暴露了啊!

他七十岁高龄还能成功篡位,对于他来说,的确是牛逼坏了,可是对于曹操来说,那绝对是耻辱啊!

果然,曹操已经愤怒得盖住了一碗饭,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这司马懿不能留了!”

一旁的许褚也是怒火中烧。

“丞相,让我去砍了他!以绝后患!”

“七十岁了还到处蹦跶,该杀!”

曹操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又将盖在桌上的饭扒入碗中。

“不,派人将司马一族严加看管,我要同刘备和孙权商量一下,如何处置司马懿!”

曹操说完后,又想起了一事,他看向荀彧问道:

“对了,我派人去刘备那谈联合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荀彧回答道:

“刘备已同意联合。”

曹操点了点头,一边扒拉着碗中的饭粒,一边说道:

“行,既然刘备已经同意,那就不用再过问孙权了,咱们就算是成功联合了。”

“替我修书一封给他二人送去,信中询问他们是否有空,咱们选一地商量联合事宜。”

“还有,司马老贼该如何处理。”

......

【而且,历史已经无数次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

【一旦权力出现真空,不论是忠臣,还是良臣,也往往难以保持初心。】

【李斯,敢篡改遗诏。】

【霍光,敢废立太子。】

【赵匡胤,敢黄袍加身。】

【就连武则天这样的六旬老妇人,也同样不满足于当一个太后。】

【非要再进一步,当皇帝。】

.......

李斯面露苦涩。

果然,天幕还是曝光了!

秦二世胡亥上位,果真有他的手笔!

他总是心存侥幸,以为只要天幕不曝光出胡亥上位的真正原因,这事还是可以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而此刻,该来的还是来了。

自天幕曝光秦朝二世而亡之后,他一直苟着,小心做人,小心办事。

唯恐秦始皇发怒,迁怒于他的家人。

此刻,他深知已经无法再逃避。

他连忙跪下,声音颤抖地向秦始皇请求:

“陛下,臣自知罪该万死。但求陛下能宽恕臣的家人,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

说完,他内心忐忑,等着秦始皇宣布他的结局。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有他的心跳声在耳边回荡。

片刻之后,秦始皇的声音缓缓响起。

“朕早已猜到你的所作所为,但如今天下大势已变,未来走向已非昔日可比。”

“朕可以容你!”

:..0

..。..(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