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进城换物

转眼新春伊始。

这是姜家众人第一次离开京城过年,也是姜落在异星过的第一个新春。

姜承他们心里记挂着姜家其他人现在过的好不好,是不是还活着。而姜落一心只想着她的家乡,这种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她的家乡一定是灯火璀璨,烟花绚烂吧。

她神情落寞的坐在窗前,满眼天上的星辰。

姜伯宁看出她闷闷不乐,可不敢上前安慰,他怕打扰到她。

吃了晚饭,姜承躲回房间看书,他们跟着姜落学习汉字已经两个月有余,简单的书籍差不多都能看懂。

只有伯宁他笨一些,总是跟不上众人的进度。

陈娴月对食谱有很大的兴趣,她从姜落口中得知,有一个地方,厨艺好的人可以成为星级厨师,受人尊敬。也知道有个叫华夏的地方,拥有八大菜系,美食浩如烟海,有些人穷极一生都吃不尽那里的美食。

而且姜落还说,在那个地方,男男女女没有尊卑贵贱之分,男人也需要对婚姻忠诚。所有人都可以为了自己毕生的理想而奋斗,男不婚女不嫁也是常态,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同。

陈娴月听说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觉得不可思议,这世间怎么可能有这种地方,一定是姜落胡言乱语。

姜承对于书籍上描写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几乎除了吃饭的时间,都在看书。quwo.org 橙子小说网

至于姜然,她似乎对什么事物都很好奇,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入春,姜然的生辰就在二月初二,她已经十一岁了。

姜落让陈娴月带着村里的人种了一些红薯,红薯对于生长环境要求很低,产量又高,是最好的粮食作物。

村里十几户人家都收到了姜家送的种子,他们跟着姜家一起种菜,饿的吃土和吃树皮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因此村里的人对陈娴月他们都格外尊重。

阳春三月,灰扑扑的村落已经在大片荒芜之中,长成了一片一片的青绿色。

雪水融化,村前的湖里也存了一些水,他们再也不用跑到几十里外的河里挑水灌溉。

望着村里吃不完的蔬菜,众人商量着不如装两板车的菜运到百里外的城镇上售卖,即便是卖不出去,也能换一些粮食和布匹。

姜承和姜伯宁也跟着他们一起拉着蔬菜,连夜启程赶去城镇上买菜。

百里外的城镇叫五时城,城里果然热闹的紧,和沿路上乞讨的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姜承在京城见过繁华,他不觉得这里比村里强多少,无非就是人多一些。

连年干旱,他们这些人拉着几板车的青菜,一进城就吸引了许多人都目光。

有些人花铜板买,有些人用稻谷和衣裳棉被交换。

姜承的视线落在一家成衣铺子里,他们已经换了两床被子和半袋稻谷。可他想给妹妹换一身干净漂亮的衣服,他妹妹从前在京城穿的都是锦衣华服,发髻上的簪子都嵌着宝石。

自从流放之后,他最心疼妹妹受苦了。

老板看出他的心思,“你这两筐菜最多换一身麻布的衣服。”

“这样吧,我看你们也可怜,就让你们一人挑一身麻衣如何?”

姜承摇头拒绝,“我想要一身绸缎的裙裳。”

“绸缎?”老板大笑,“你这小乞丐口气倒不小。”

“只有麻衣,爱要不要!”

姜伯宁小声跟他道,“换两身麻衣的吧,若是只要一身绸缎的,然然没有,她肯定也不愿意穿。”

姜承沉默了片刻,说的也是,落儿固执,她若是不肯做的事情,旁人怎么说都改变不了她的心意。

他用两筐菜和全部的铜板跟老板换了两匹麻布和一身成衣的裙裳。

以后他要多种些粮食和菜,他要给妹妹置办梳妆台和胭脂首饰。

来回两百多里路,他们去的时候害怕青菜被晒的不新鲜,赶路急了些。回家时体力用尽,走了两天一夜才回来。

姜承暗想,等存了钱,他要带妹妹到城里住。

回到家,陈娴月已经围好了篱笆小院。

“落儿,你哥哥回来了!”

陈娴月脸上带笑,忙在衣裙上擦了擦手,招呼姜落出来。

“妹妹~”姜承几天不见她,心里很是不放心,担心她自己在家会受委屈。

他献宝一样拿出新的衣服递给姜落,“你看这是什么?”

姜落嘴角挂着浅笑,她是真的高兴,她这个哥哥真是把她放在心尖上疼。

从前她是个独生女,加上父母恩爱,对于她这个爱情的结晶也没有太多的关注,所以她自小就“被迫”独立。

眼下生活条件艰苦,她依旧被娇惯的跟大户人家的娇小姐似的。她抗议过好多回,陈娴月和姜承每每都是嘴上答应,过后该怎么惯着她就怎么惯着。

姜落看着板车上的被褥布匹和一小块荷叶包着的猪肉,笑容不断。

“哇~”姜落惊喜,“新衣服哎。”

她欢喜的接过。

姜承手不自然的扯着自己打满补丁的衣角,他觉得这东西配不上妹妹,眼看着妹妹见到意见麻布衣服都如此欢喜,他心里的酸涩更甚。

“然然姐姐有新衣服嘛?”姜落眼眸中闪着星星,期待的问。

姜然忙摆手,“我……我不用新衣服,我的衣服还能穿……”

“东西不够换,还有两匹布,可以让小娘给然然做一件。”

一匹布可以做两件衣服,这两匹布可以做两件大人的衣裳,三件孩子的衣裳。

这样一来家里的人都可以换新衣。

姜然摸了摸板车上陈旧的麻布,看起来颜色很暗淡,可完完整整,不像她身上全是补丁的布料。

陈娴月感动的落泪,她没想到姜承居然心心念念记挂着她和然然。

这一晚,村里的人家都喜气洋洋,比过年还要欢喜。

有人时隔两年吃上了肉腥,有人换上了新的衣裳。

他们并不知道沿路那么多乞讨的流民都盯着他们,甚至暗中跟踪他们来到了村里。

近百的流民携家带口靠近村落,翠绿的颜色刺伤了所有人的人眼睛。

他们没有想到,此处的百姓居然过的这样好。

村前村后种满了蔬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