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8章 彻底折服,出谋划策

李东泽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这就要和这个假冒伪劣商品有关系了。

之所以我把拖拉机厂的销售模式采用了代理商模式,主要是我把拖拉机交给任何一个代理商,他不会第一时间模仿出来。

这个没有完整的生产体系根本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为什么服装厂我就采取了直营的销售模式呢?

因为本身服装就是一个小件,它极易被人模仿,只要有面料,随便一个裁缝铺都能把他给你做出来。

所以服装厂的销售权,咱们就要装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会别被人第一时间模仿去。

但是你也许又会问了,咱们自己开了直营店,想模仿人家买点衣服回去就能模仿了。

可是这我又要跟你说咱们的专利了,所有的衣服款式包括品牌,我都要进行专利申请,如果市场上出现同款那他就是侵权。

还有一点,直营店是增加一个企业知名度,有力的保证。

一家直营店它能反映出这个企业的实力,他能给消费者提供保障,出现任何的问题他都能第一时间去解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给消费者建立一种品牌意识,什么是品牌意识?一个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

如果咱们采取了代理商的销售模式,你想一想如果这个代理商,他找一家其他的厂子来生产我们的服装,而从中降低进价获取暴力。

这种事情是不是很容易发生,可是我们开直营店呢,我们就可以完全把这种事情扼杀在摇篮之中,或者说是这种事情就不可能发生。”

明白了,肖海燕彻底的明白了,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同,但是里面包含的内容,隐藏的危机实在是太多了。

通过李东泽的讲解,她更加的明白李东泽脑子里面的智慧,是她这一辈子都学不会的。

如果李东泽知道肖海燕会这么想的话,那估计他会不好意思的笑一笑,因为他这是在照抄别人的案例,照抄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说白了他就只是一个搬运工。

肖海燕说道:“董事长,我明白了!您还让我明白了,您不仅仅是我们的领导,您还是我们最好的导师,跟着您的时间越长,越让我受益匪浅,跟您这两年来我实在是学到太多的东西,随便一个知识点,只要我学扎实了,学透了,估计也够我受益终身了。”

此时肖海燕跟李东泽说话的语气,已经彻底的变了,变得更加的尊敬了,这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

虽然顾学武在一旁一直没有开口,但他的心里此时早已是惊涛骇浪。

自从跟着这个董事长以来,给他带来的惊喜,可以说是一个接着一个。

就像肖海燕说的那样,随便一点知识,只要学深,学透了,足够他们受益终身。

跟着这样的领导走下去,他都不敢想象,之后会有多大的前途?未来简直不可估量。

听完李东泽的解释以后,现在两个人已经彻底的被折服,已经完完全全的成了李东泽的小迷弟,跟小迷妹。

两人看李东泽没有什么再吩咐的事情,直接离开了办公室,接下来的任务艰巨,他们也不敢耽误下去。

任务虽然布置完了,该交代的也都交代清楚了,但是李东泽的事情还有很多。

接下来就需要自己的父亲帮忙了,联系实习的服装厂他现在可没有这种关系,也没有这么大能力。

这个事情还要靠父亲来完成,到时候工人一下来的特别多,总不能在一个厂子里面实习,这就要分开去到不同的地方去实习。

但这里边存在问题,又是方方面面的,吃喝住行这些都要解决。

作为最高领导,他也不能当个甩手掌柜,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大家减轻工作的压力,大家才会打心眼里信服你这个人,尊重你这个人,大家才会全身心的为你投入到工作中去。

再说了李东泽忙也只是开头忙,一但服装厂走入正轨,这就又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了,他就可以悠闲下来了。

只有所有的企业,都步入正轨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称作为董事长。

到时候把控全局,制定前进的方向即可,这些琐事就不用他来操心了。

现在可以说,他就是肖海燕说的那样,他是一名老师,既然是一名老师,就要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李伟民作为华夏的轻工局局长,可以说权力是非常大的。

这可是正部级干部,华夏境内所有的轻工企业,可以说他一个人说了算,都不为过。

国内所有的轻工企业,都在他一个人的领导之下,服装制造也属于轻工产业。

所以当李伟民得到李东泽的请求后,直接就满口答应。

这在他看来都是小儿科,再说了儿子建的厂子,又能给社会解决很多的就业岗位,他当然愿意效劳了。

李东泽问道:“爸,我听说现在国家已经对国企进行改革了?”

李伟民答:“这个是已经开始了,而且是我牵头开始做的。

你记不记得我刚被放回来的时候,你和我说过,多下去走走看看,那时候我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而且我向上面提交的报告,也得到上面的认可,所以我就是这次企业改革的急先锋,也是拿轻工产业开得刀。”

李东泽听后顿时心头一喜,说道:“爸,我给你支一招,也许还能缓解一点你的压力。”

李伟民顿时来了兴趣,说道:“你说。”

李东泽直接说道:“你可以先给各大服装厂纺织厂,下个通知。

如果现在有想去私企的,可以优先安置,这样做第一给我解决了用工的问题。

第二,也给你缓解一些压力,工人有了去的地方,各个厂子也就少一些压力,这样他们改制起来也会轻松一些。

你也别拿铁饭碗那一套再来说话,我敢说这个消息放出去,绝对有人会选择私企的。

因为我的拖拉机厂就是例子,那里的工人工资可是比国营企业的工资要高的多。”

李伟民听完李东泽的建议后,眼睛当即就亮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