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祠堂

这次也只算是个简单的碰面,跟众将领打个熟脸。

唐辰多的没讲,很快就散会了。

“陆七,你这两日就辛苦些,负责监督。”出了门,唐辰对陆七吩咐到。

陆七一头雾水,“大人,监督什么?”

“监督他们干活。”

陆七还是没听明白,“干什么活?”

唐辰淡淡道:“我在城东和城西各挑了一片风水宝地,要建两座祠堂。”

“祠堂?”

——————————————

只是盖两个并不大的祠堂,没花多少功夫,其实都用不上陆七监督。

宁远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唐辰这个新任总兵,当得知他派人盖了两个祠堂后,大家都是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小子,一来宁远便要给自家建祠堂,把这当什么地方了?”

“这就叫雁过拔毛,来宁远镀个金,还得留下他的姓名,留下姓名还不够,还要建个家祠……”

骂骂咧咧来到城东的祠堂一看,众人傻眼了。

祠堂并不大,里面供着一尊雕像,下面摆满了贡品。

雕像的模样,辽东的人无人不知——毛文龙。

最显眼的还是祠堂门口的一副对联:“欲效淮阴,老了一半;好个田横,无人为伴。”

坊间传言,昔日毛文龙梦见于谦送给他一副对联,便是这副。

另一边,傅海山站在城西的祠堂面前,看着唐辰亲笔所写的对联,喃喃念了起来。

“天命有归,万里长城宜自坏;人心不死,千秋直道任公评。”

念完了一遍,傅海山感慨连连:“写得好!写得好!”

昔日,吴襄和祖大寿做为袁崇焕的左膀右臂,对于袁崇焕的尊佩和忠心是发自肺腑的。

袁崇焕死后,祖大寿降清之前,曾说过一句话:“袁既被执,辽兵东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为何?”

傅海山做为吴襄的亲信,跟随吴襄多年,亲眼所见袁崇焕的行事,心中甚是敬佩。

此时陡然见唐辰为袁崇焕修了一座祠堂,虽然没那么华丽,但心中依旧是一阵感触。

不光傅海山,此时的关宁军中,有大半之人都是原先吴襄带出来的,算得上是袁崇焕一派的人。

这些人看见了唐辰这个新任总兵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袁崇焕建祠堂,不禁对其多了几分好感。

唐辰这两座祠堂一建,立即在宁远城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两派的人注意到这个新来的总兵大人。

袁崇焕、毛文龙都是抵抗鞑子的名将,两人对辽东的影响至今仍在。

他们的部下此时大多已经成了辽东的中流砥柱。

袁崇焕就不多说了,毛文龙为大明立下不少功劳,虽然其手下三个大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了满清,但丝毫不影响毛文龙在辽东将士百姓心中的地位。

次日的会议,将领们安分了不少。

傅海山先带头说道:“大人,我等感激你替袁公修建祠堂,但你若是想用这招收买人心,只怕是太刻意了些。”

话里话外虽然还是有些不服,但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

唐辰高声说道:“诸位,我为袁公、毛公修建祠堂,并不是为了讨好谁,对于我大明有功之人,我唐某由衷的佩服他,众位若是能做到二公之事,我就算为你立生祠又有何惧。”

这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袁崇焕、毛文龙都是名将,谁能真正做到像他们一般的功劳。

唐辰将目光在厅中扫了一眼,又说道:“袁公、毛公两位的例子已经在先了,如今大敌当前,咱们不应该将精力耗费在内斗上,而应该一致对外,兄弟之间就算有再大的矛盾,也终究是一家人,将拳头合起来痛打外地,岂不痛快?”

傅海山带头表态道:“总兵所言极是。”

他虽代表不了全部人,但至少能代表原先吴三桂的这伙人。

至于其他派系之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人家说的在情在理。

当然了,凭借三言两语,便想让别人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你出生入死,也是不现实的。

但至少眼下,这群关宁子弟兵,在明面上是不会再跟唐辰为难了。

宁远城中,议论纷纷。

虽说这位新任的总兵大人行事太过荒诞了些,竟然敢公开给袁崇焕、毛文龙立祠,但更多的还是对他的褒评。

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辽东此时的形势其实并不容乐观。

满清几乎占领了大部分关外之地,宁远,几乎成了一座孤城。

对于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很多人心里是有些畏惧的,再加上大明朝廷的一顿顿让人寒心的骚操作,导致许多有意报国的人开始立场动摇。

别的不说,光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的降清,就给辽东军民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再到后来,连祖大寿这个顶梁柱也降清了,辽东军民的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的。

这种时候,人们太需要一个典范了,更需要一个带领大家击退鞑子的人物站出来。

唐辰勉强算是在宁远先站稳了脚跟。

宁远城里,虽说流派不一,但好在没什么鼠首两端的小人,只不过大家意见不合,各自为政,说到对付外敌,还算得上是一条心,起码可以保证后院不会起火。

接下来,唐辰还有一件事要赶快去做。

就在大家都以为唐辰会抓紧操练士兵、继续加固城防,做好抗击敌人准备的时候,唐辰却在一个寒风凛冽、夜黑风高的晚上,叫上陆七,骑着快马趁夜赶往了两百里之外的锦州。

临行前,留了一封书信给傅海山:“傅大人,我要出门几日,宁远城里的大小事情,还请暂为代劳。”

两百里的路,顶着寒风,天刚破晓时,来到锦州城下,唐辰下马俯身,喘了好大一口粗气。

跟他一样,身后的陆七一边喘着气,一边将身上厚重的衣服使劲再裹了裹。

片刻后,缓过气来的陆七问道:“大人,咱们来这里干什么?”

唐辰揉了揉刺痛的脸颊,淡淡说道:“拜访别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