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会骂死你

郑旺盛从村委开完会回来,兴冲冲地来找郑照春。告诉他,上午村委开村民小组长会,会上定了要铺设坑里的水泥路。

郑旺盛是坑里唯一的村民代表。村里换届选举刚刚结束,他就找郑绍华,要求为进出坑里的道路实施硬化,但是郑绍华没有答应,让他顿时对郑绍华有了看法,在他看来,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首次提要求,竟然不理不睬,这怎么是好村官呢?

那天,郑旺盛骑着摩托车从外面回来,突然暴雨倾盆,一路泥泞。由于骑得急了,摩托车打滑冲到沟里,郑旺盛双腿被压在摩托车底下,动弹不得,雨水泼打着他的头脸。当时他想,要死在这阴沟了。幸好不久郑金生到坑里来,看到翻倒在沟里的人和摩托车,连忙下车冒雨把郑旺盛救了起来。郑旺盛虽然没有受多大的伤,却积累了一肚子怨气。他回家后,衣服顾不了换,湿淋淋地站在家门口,破口大骂,骂郑屋村委,骂郑绍华当屁个书记,连一条路也没本事铺水泥,还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完全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郑旺盛的怒骂,让邻居郑照春听得一清二楚。老朋友的孙子挨骂,他老人家心里不舒服,仿佛在骂他自己。过了两天,郑照春过去找郑旺盛聊天,说他可以去找绍华,谈谈铺设到坑里的水泥路面的事情。当时郑旺盛根本不相信年纪这么大了的照春可以说服绍华。

郑照春坐在家门口的木长凳上,听了旺盛带来的好消息,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看着远处五月天里的烟田,在阳光照射下,像铺盖了一层绿毯。他好像看到已经铺上水泥的道路上,村民正在高兴地推着板车,车上装满了泛黄的烟叶。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坑里水泥路面硬化的工程由县交通局组织实施,路面也由原来的三米改成标准的乡道标准三点五米。一个公里要投资十四万。原来的路基大部分只有三米,好几处要用到村民的地。红线拉出来后,大部门村民积极支持项目实施,同意交出土地。但总有几个被人称为“钻子头”的村民,不肯交出用地。旺盛无法做通他们的工作,只好找绍华。郑绍华逐一上门劝说他们,用半劝半强硬的方式,让他们把地让出来。有一个村民开始死也不同意,提出了高昂的补偿价,还提出土地置换。郑绍华带着酒菜,跑到这个村民家中,和他喝酒聊天,直到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这个村民终于同意让出土地。

施工班子进场后,郑绍华要求施工负责人一定要保证质量,主动接受村民的监督。他不希望看到钱花掉了,却弄出一条豆腐渣工程来。他见过泰阳乡的一条路,铺了没半年,到处是裂纹、石渣裸露,汽车过后扬起冲天的灰尘,就像走在泥沙路上。

郑绍华又找到旺盛,要他负责做好道路质量的监督工作。

“你是村民代表,又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要是质量没抓好,到时大家会骂死你。”郑绍华说。郑旺盛把坑里几个老人组织起来,每天到工地看着施工队施工。同时他又安排两个人每天轮流看守搅拌机,只要发现施工队少放一袋水泥,他们就会提出来,要求严格按照比例拌料。

那边路面上,几个老人和施工队吵起来了。原来,带队的班组长用铁锹,把路旁边清基出来的泥土,一铲一铲地铲到路中间。老人们不知道什么意思,班组长告诉他们,要确保道路中间高,两边低,这样下雨天就会向两边散水。中间不积水,也就能保护道路。老人们一听有道理,连连说自己外行,没见识。后来,他们渐渐地发现不对劲,中间的泥土堆积得老高,像母牛背一样,铺水泥时,那里只有薄薄的几公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