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念过往

法国巴黎。

熙熙打车赶到他们住的香榭丽大街附近,也就不到1个小时。都说旅游的本质,就是从你待腻了的地方到人家待腻的地方去,这话也是有道理的。这条号称全巴黎最美的步行街,鲜少看到巴黎人来这凑热闹,街头的行人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现在这个时间点,也是逛街的高峰期,有生之年来香榭丽大街逛街“打卡”可以说是全世界大多数女人的终极梦想。

熙熙来到购物区集中的香榭丽大街西段,看到街道两边的店铺几乎全是LV、Cartier、Dior、Chloe等一线奢侈品店,来这购物和观摩的游客还真不少。之前熙熙还听徐晨说,他们圈内不少明星都是冲着巴黎“时尚之都”的名号来香榭丽舍大道购物的,今天过来看看这游人如织的情景,果然名不虚传。

看着街两边琳琅满目的品牌店铺,熙熙也有些犯难。她和Amy两个人的东西倒是不难选,但她和思语几乎没怎么打过交道,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她喜欢什么牌子和风格的包包,打电话过去让Amy问也有些不合适,而且因为时差的原因,现在北京那边已经很晚了,能不能联系上也是个问题。有些拿不定主意的熙熙,她只好打电话给徐晨求助,派对应该还没开始,徐晨也马上接通电话了。

“徐晨,你到利兹酒店了吗?”熙熙开口问了句。

“已经到了,我这边离你那也不是很远,你到香榭丽大街的购物区了吧?”徐晨顺便问了句。

熙熙有些犹豫地说到:“我正好在这边逛,有事要问你。”

徐晨笑着说了句:“什么事啊?不会是听不懂法语没法和营业员交流吧?你说英语他们应该也能听懂的。”

熙熙的语气有些无奈:“不是了,我之前也没怎么和思语打过交道,不太清楚她喜欢什么牌子什么风格的包,现在让Amy去帮我问估计也来不及了,北京那边应该是半夜了。”

“你问我我也不很清楚啊,我觉得你们年龄相差也不大,按你的风格就挺好的。她也不是那种很挑剔的人,我相信你的品位,价格适中的就行,太贵的我担心她不接受。”徐晨耐心地给出建议,他眼里的她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人,如果送的礼物太过贵重,她的确有不愿意接受的可能性。

熙熙想了想问到:“我记得两个月之前,跟咱们星晨时尚合作的Hermes(爱马仕)的赞助商送过我一个手提包,看着还挺高端的。我去看看这边店铺里有没有同款或者类似款,你看行吗?”

徐晨接着问到:“你看着办吧,我相信你的审美。还有别的事吗?”

“没什么事了,Amy说让我给她买套迪奥的护肤品,我也拿一套一样的吧,最后结账也方便,然后我再去看看包包。你要买点什么吗?”熙熙想着反正到了这边,就索性直接问问看徐晨还要买什么。

“我没什么要买的,又不是第一次来。你们要买什么,看着选吧。逛累了就在附近找个餐厅吃饭,这边离我们住的酒店也近,晚上没事你可以再逛逛,晚点回去收拾行李也行。”徐晨对购物倒是挺无所谓的,再说他几乎每年都会来趟巴黎,实在没那么强烈的购物欲。

熙熙细心地叮嘱到:“ok,我知道了,我再看看吧。你派对结束也早点回来休息,明天要坐很长时间的飞机。”

“知道了,先这样啊。”徐晨说完就挂了电话。

结束通话,熙熙首先去Dior的美妆门店挑选护肤品。导购看她是外国游客,也是真的有买东西的意思,便热心的上前用英语推荐介绍她们门店当月卖得不错的几款商品。

“Thisskincareproductispopularinourstore,withoutanyharmfulchemistics.”店里的年轻导购一边跟熙熙推荐她正在看的一款纯植物的护肤品套装,一边拿出店里的小样让她试试。

“Isitnotbadforskin?”熙熙只隐约听懂了店员说的前半句,所以才这么问了句。

“Dontworry,itismadebypureplant,suitforanyskin.”导购看她英语不那么好的样子,继续耐心地解释到。

“Thankyou,Ihavedryskin,itsgoodformyskin”熙熙的英语水平可以说真的到极限了。

“Dear,itsnotbadforyourskin,pleasebelieveme.”导购看她挺纠结的样子,只好继续耐心地解释到。

“Ok,I’lltaketwoofthem,wherecanIpayforthem”听到导购的解释,她也不懒得继续再挑了,就拿了两套刚刚试用的护肤品准备去前台结账。

“?”前台营业员问到。

“CreditCardwithVisa.”熙熙拿出信用卡,准备刷卡结账。

“Thankyou,”营业员提示到。

“Thankyou.”熙熙说完就离开了,下一个任务就是去帮思语兼星晨未来的老板娘(她心里认为的)买包,有了徐晨的提醒,她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虽说她和思语在一个公司,说起来也算同事,但毕竟所在的部门和从事的工作都不一样,所以两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集,最多也就是公司年会的时候见过几次。但熙熙对思语的印象一直都还不错,之前也是听Amy说过,她有着非常不错的学历背景,又是星晨的中层,能力自然也不差,不然徐晨怎么会在公司IPO的现场向她告白。

来到香榭丽大街上的Hermes门店,熙熙一边拿手机找当时赞助商送她的手提包图片,一边打量着这些在国内高档奢华的天价“奢侈品”。因为关税较高的原因,在北京的国贸或王府井的银泰,就算是最便宜的奢侈品,都和一个高级白领的月薪不相上下,这点熙熙也深有体会。她最多做到进超市买东西不怎么看价格,也只有徐晨这样的成功人士,才hold住这种高档消费。

她心里当然清楚,徐晨出手这么大方,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赚得多,如果不是思语有什么他极其欣赏的过人之处,徐晨是不可能愿意为她花这么多心思的。星晨的员工几千上万,像思语这样的中层也有很多,徐晨看上她,绝对是有原因的。虽然熙熙并不是特别清楚个中缘由,但以她对徐晨的了解,一个人能得到他的看重和喜欢,肯定是有道理的。

熙熙待在徐晨身边的时间远比思语要长得多,徐晨之前交往过的几个女朋友她也知道一些,但基本上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一起,虽然徐晨很少跟她提及,不过其中的原因不外乎那几个:聚少离多,性格不合,又或者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存在价值观的分歧。比如早些年,徐晨谈过一个圈外的女友,两人交往了大概2年多,但那时候他们两人都还很年轻,个性又都比较强势,不懂得包容彼此,徐晨又经常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她,最后两人也实在是走不下去了,只好和平分手。

后来他在一个商务晚宴上认识了一个家境不错的女孩,那个女生是美国华侨,长得很漂亮,英文名叫Rebacca,Rebacca的父母在美国都是做生意的,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自家公司工作。晚宴上的两人都很欣赏彼此,热恋期间他还时常坐飞机去美国和女友约会,两人感情也是非常好,甚至一度走到谈婚论嫁的境地。

但那个女孩希望他能移民到美国跟她一起发展事业,她父母也表示可以帮徐晨解决绿卡的问题,但徐晨说自己的事业和家人都在国内,所以不想移民,而Rebacca又不愿意离开父母,也不愿意放弃国外的事业跟他去中国发展。最终,因为彼此都不愿意为对方妥协而告终。

在那之后,他因为拍戏认识了圈内一个近年来小有名气的女演员,两人因戏生情,一开始两人感情很好,彼此的性格上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一谈到谈婚论嫁的问题,两人却怎么都说不到一块去,徐晨想着两个人相处也很合适,自然希望早些有个稳定的家庭,女生却觉得自己正年轻,事业也发展得正好,如果恋情公布马上结婚,她的演艺事业肯定会受到影响,喜欢她的粉丝也会因为她恋爱或结婚而逐渐“脱粉”,两人因为这个问题吵过很多次,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也就只能分道扬镳。

熙熙还记得,那段时间徐晨好像一直比较低迷,有时候工作状态也不太好,但作为经纪人,他的感情问题她也不方便干预太多。不过因为徐晨在圈内为人比较低调,也不太喜欢多说自己的私事,所以他的感情生活在外界看来其实是扑朔迷离的,除了熙熙和他几个圈内关系特别好的哥们外,他的每段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少有人知道。

“Doyouhavethisbagthesameasthephotos?”熙熙指着她手机上的图片向店员问到。

“Letmesee...waitaminute,Illcheckitsoon.”店员看了下她手机上的照片,说是要帮她查一下库存。

“Wedohavethisbag,butthesameasyourpicture——thebrownoneshavebeensoldout,wejusthaveorangebags.”店员有些抱歉地说到。

“Ok,pleaseletmeseetheorangebag.”熙熙也是难得听懂一次这么长的英文句子。

“Allright,”店员指着门店里一个离地面较高的橱柜说到。

熙熙看了看店员拿下来的包,觉得也还不错,再对比下其他几个别的款式的包包,发现不是价格太高就是款式不怎么好看,相比之下,这个价格也在徐晨说的适中范围内,不过思语会不会这么想,她就不知道了。

“”熙熙对店员说到。

“Noproblem,pleasegotothereceptionandpayforit.”店员随机让她去前台结账。

“Total4250euro.”前台营业员对熙熙说到。

“Iusecreditcardtopay,ok?”熙熙问到。

“Ofcourse.”等营业员说完,熙熙拿出信用卡准备买单。

“Thisisyourshoppinglist,takeyourbagandwelcometoHermesagain.”营业员客气地说到。

从商店出来,看时间差不多5点了,拿这么多东西,也是该找个地方吃个饭休息会了。熙熙看到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家法国餐厅,现在人也不是很多,觉得那家饭店也行,就直接进去了。找位置坐下放下东西,她就准备点餐了。

中国北京。

此时的中国北京,已经是晚上11点。远在北京的思语,也早已下班回家,不过因为之前两个项目同时推进,明显有些疲惫。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打算办会公再睡。当然,她自然也不知道远在巴黎的徐晨给她准备了一份礼物。

这两天公司事情太多,白天要忙自己手头的事,她也就下班后有些时间想想关于“22周年巡演”的事,虽然她还没有给Amy最后的答复,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她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启动了。不管最后会不会真的接手,好好想想巡演的主题和方向总是没错的。即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但她一直认为,只要是能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事,做好了自然是锦上添花。

已经很晚了,她还在徐晨之前每年巡演的视频,感觉自己目前还是没什么特别清晰的思绪,毕竟她并没有做过大型线下活动的创意,和音乐事业部那边的接触也比较少,一时半会想完全靠自己琢磨出个惊天的创意,也是不太现实的事。之前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那些关键词虽然主题和大方向没什么偏差,但大多和之前巡演的主题有雷同或相似之处,远远达不到徐晨想要的创新的要求。

要把感性的情感提高到有特色的创意这个层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她感到一筹莫展准备睡觉的时候,无意中正好翻到了徐晨给她发的一条信息,只是她昨天因为事情比较多,就没有过多的注意。点开一看,只是一张普通的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照片,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看得出来,照片应该就是用手机临时拍摄的,她才知道徐晨这几天原来是去巴黎出差了。看时间是昨天凌晨发的,算上时差,那时候应该是巴黎的傍晚。

“给我发一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他是告诉我去巴黎出差了?”她自言自语地说到,难道徐晨只是为了告诉她,他现在在巴黎出差?他的用意又是什么?本想着回个电话过去问问,但想了想还是算了,万一耽误他工作就太尴尬了。以她对徐晨的了解,他应该不会平白无故的给她发一条没有意义的信息,如果是想告诉她他在巴黎出差,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弄这么复杂。

如果此时正在巴黎参加派对的徐晨知道思语此时正在北京纠结他发的那张图片的意义,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也不能说他有点高估思语的学识了,她专业能力再强,但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看到什么东西就能第一时间想到它的引申义。就像文笔再好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也很难写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何况此时的她,还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瓶颈。

难道是她想多了?徐晨只是想告诉她他在巴黎出差?又或者是想告诉她,他在巴黎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景点到此一游?景点、建筑、埃菲尔铁塔...这三者之间有何关联?打开浏览器,输入“埃菲尔铁塔”、“建筑”等关键词,除了搜到一些旅游攻略,她果然发现了一些跟埃菲尔铁塔有关的故事,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徐晨应该就是想告诉她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想到了上本科的时候,读了一学期的建筑学专业后,便向建筑学院提交了转专业的申请书,理由是因为个人发展原因,觉得人文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更适合她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等家里知道这件事后,她已经在人文学院上课了,她爸妈看木已成舟也没法再说什么,所以就只能由她去了。

思语的爸爸陈健是80年代出来的正儿八经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那时候人才稀缺,能在大学录取率仅1-2%的时代考上他们H省最好的大学,特别不容易。她爸爸读的就是建筑学专业,那时候大学毕业都是国家直接分配工作,因为专业原因,就分在了C市的政府部门,从事跟基建有关的审批报建工作。在别人眼里,她爸爸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学识渊博,工作体面,收入也很不错。

理工科出身的陈健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走和他一样的路,所以思语的爸爸从她中学起就一直有意识地锻炼她的理科思维,高中分科的时候,自然也让她选了理科,说以后就业面广,报考的学校也更多。那时候她还没有成年,所以也没觉得她爸爸说的话有什么不对,即使那时的她再喜欢徐晨,凭借她当时的认知,也不可能规划得出什么快速接近他的路径。太多的道理,都是她走过弯路之后才真正明白的。

上高中后,她就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读理科的料,就算她再努力,也始终跟不上班上那些成绩拔尖的男生。他们一分钟就能做出来的题目,她有时候一个小时都做不出来。越到后面,她也就越发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但她也知道自己学不来文科,尤其是地理和政治,她是怎么都搞不懂那些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又不是一回事的概念。除了语文和英语,她就没有一科成绩是拿得出手的,再加上她也不是一个多爱学习的人,所以高考没考到北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当时的她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罢了。

高考出分的那天,看着那个分数她就知道自己压根填不了什么好的学校,随便报了临省的一个三流大学,专业都是按老爸的意思随便选的,第一学期她就被丢到了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浑浑噩噩上了一学期,啥也没学明白,每门课都是飘过,除了中外建筑史这种靠背诵拿分的课程,实操的课程考试她要么花钱找人帮她画图,要么连蒙带猜混个及格,总之就是三个字:听不懂。一学期下来学了什么她基本上没概念,那个时候的她几乎是处在对人生绝望的地步,她所做的事里面,很多带有“报复”、“赌气”的情绪。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之都。但很多人不知道,法国的建筑也是颇有特色,像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等等,都是世界级的知名建筑。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只要人在巴黎,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这座铁塔。这座铁塔是法国建筑师埃菲尔为了追忆逝去的爱人而建…”这是她在选修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的时候,隐约记得老师讲过这么一个事,可能是她那天心情比较好难得听了次课,所以还记得这么回事。

熬过了一学期,她也没在建筑学院给人留下什么记忆,当时的她只想着赶紧转到人文学院去,她选择读新闻传播专业的理由,就是想着以后去她们C市最著名的电视台做个记者,看看会不会有机会遇到徐晨。其实那个时候,“高手”也刚到他们C市的这家电视台工作不久,只是他们当初并不相识,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未到吧。

此外,她转专业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她心中浓浓的“北传情结”,这座她梦想了数年的北京最著名的传媒学府,一直就是她心里最深的念想,也是她痛苦的根源,哪怕当时的她知道自己可能这辈子都和北传无缘,但她还是抱着那么一点点的侥幸,万一能够考上北传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她就还是有机会去到徐晨身边的。

大学的时候,她用赌气报复自己高考的滑铁卢,报复家里的安排,可是报复过后,她什么都不能改变,除了离徐晨越来越远,除了让和她关系最好的堂哥对她逐渐疏远到彻底不回她的任何信息,除了让自己一次次痛苦绝望外,毫无意义。在她最最绝望和痛苦的时候,她认识了林逸,林逸也是理科生,读的是计算机通信专业,他们是在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这种几个学院一块上的大课上认识的,一开始她对林逸也不是很了解,慢慢的她发现这个男生情商特别高,也很理解她的一些想法,然后她才试着把自己对徐晨的这种情感对他和盘托出。

她无数次地跟林逸说过,自己从12,3岁起认识并喜欢上徐晨,为了他不断跟家里抗衡,因为高考落榜无缘北传的遗憾,她也无数次的跟林逸说过,她有多爱徐晨,她为了他转专业,为了他想去北京读研等等。

可能在别人眼里,她这种另类很难被接受,不了解她的人都会觉得她脑残,但林逸从来都不这么认为。他能够理解思语所有的想法,佩服她为了自己爱的人敢于重新规划人生的勇气。林逸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你是可以为了徐晨去拼命的人,所以我相信你肯定能考上北传的硕士。”

在她经历了被家人无数次的冷眼和讽刺后,听到林逸的这句话,她顿时就觉得真的应该靠自己去改变命运。她爱了徐晨那么多年,怎么可以因为这点挫折就退缩?也是那个时候她才明白,爱一个人,原来也是要有资格的。她只有考上北传,去到北京,她和徐晨才有未来可言,她只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徐晨才看得到她的存在。

林逸和思语从大学相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但他们的交情也只是止于朋友的层面,林逸知道她对徐晨的深情,心里再也容不下任何人,思语知道他喜欢的女生也不是她这种特别强势的,两人心里都知道,他们都不是彼此的那杯茶。

她一边回忆曾经的插曲,一边看着网站上关于埃菲尔铁塔的介绍。显然她已经不怎么记得大学的课堂上老师说过的那个故事,只好一点点的看着网站上的介绍:“埃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国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还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建筑师埃菲尔建这座铁塔的初衷,就是为了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说一句:我爱你...”

看了很多资料,她终于明白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原委,建筑师埃菲尔和爱人玛格丽特的爱情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但两人一直都深爱彼此,在埃菲尔最低谷的时候,玛格丽特一直鼓励他坚持梦想,并且相信他一定能够成为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出举世闻名的建筑。10多年后,玛格丽特因病离世,为了追忆爱人,埃菲尔建成了这座通天的铁塔,晚年时他终于站在了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如愿以偿地对逝去多年的爱人说出了那句“我爱你”。

看完这个故事,她忽然没有什么睡意了,她怎么也忘不了那句解释:假若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直在守候。她虽然已经过了被这种爱情故事感动的年龄,但因为建筑师埃菲尔当时的处境和她是那样相似,她才感同身受。

大学第一学年,她就早早的换了专业,没有继续学她学不懂也不感兴趣的建筑学,所以她固然不能为徐晨在北京建造一座这样的铁塔,站在建筑的顶端,对他说一句我爱你,但她却敢于为了他背弃所有普世的价值观,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来到他的身边,她对徐晨的执着,就和埃菲尔对玛格丽特的深情是一样的——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守护爱人。

她忽然想到,徐晨给她发这张图片,还没有配上任何文字,是不是也是想告诉她,那句隐藏的话语?徐晨是想告诉她,会一直守护着她,让她更勇敢一点吗?其实,在星晨工作这么多年,虽然他见到徐晨的次数和频率都不是很多,但有无数次,她看向30层顶楼的方向,都在心里默念:徐晨,我终于走到你身边了,虽然你不知道,但只要你愿意回头,我都在这里。其实徐晨想告诉她的,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想到这里,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倒是给了她一个思路。像她这样陪伴徐晨一路走来的歌迷也有很多,能爱一个人22年,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坚持?似乎之前徐晨的巡演主题里,关于青春、梦想、拼搏的故事元素更多一些,但很少围绕“坚守”、“毅力”这些关键词展开来说,如果今年能加入这个主题,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虽然还不能确定这个主题能不能得到高层和其他同事的认可,但也算一个思路。如果能找机会跟Amy说下,让她问问徐晨的意思就更好了。没想到一天最后,竟然是徐晨给了她这个创意的思路,今天结束之前,也算初步整明白一件大事。

临睡前,她对自己说,有朝一日她一定要告诉徐晨——徐晨,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愿意去一趟巴黎,登上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面对全世界,对你说一句:我爱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