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考志愿

太阳继续抬高,气温飙升,树荫不断跟着太阳的方向变化着形状。

徐柠往那一坐就是俩小时,始终一言不发,只是热得很了才去喝两口水。

“你瞧瞧人家小柠。”姜瑞指着徐柠,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闺女说道:“你要有他一半毅力,哪用考不好在家难受?”

姜晓雅压根不搭理老爹,转过脸,继续看自己的书。

这话她从小听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遍,早就有免疫力了。

不止她,全家属院的孩子都一样,每次家长训话,总得提到徐柠。

她不会想到的是,这还只是开始。

等过些天高考成绩下来,徐柠的名字将彻底成为萦绕在家属院许多孩子耳边的噩梦,多年挥之不去。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该吃饭了,出版社这边没食堂,得去一街之隔的报社食堂蹭饭。

“哎!你不吃饭了?”姜晓雅踢了踢徐柠的腿,问道。

徐柠抬头看了眼,从兜里拿了几张饭票塞给她,道:“你帮我买点吃的,谢了啊。”

“谢你个头啊!想得美。”姜晓雅一把把饭票拍在桌子上,“你不吃,我自己吃去。”

说罢,她气呼呼的转身就走。

“什么脾气?招你惹你了。”徐柠嘀咕了一句,继续写自己的。

现在去还得排队,又热,干脆晚会儿去。zuqi.org 葡萄小说网

一上午时间,他已经把第一部分写完了,第二部分也开了个头。

徐柠的自我感觉立刻好了起来,写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嘛。

过了不久,姜瑞他们陆续回来了,看到徐柠还在写,心里又是感慨。瞧瞧人家这孩子,有这劲头,什么学不好啊。

姜晓雅吃着不知哪来的苹果进了院子,看了眼坐那写东西的徐柠,莫名其妙的又来了气。

这家伙,这认真的样子,怎么越看越讨厌呢!害得她坐那都跟着心虚。

下午,张枝江从实验中学回来了,带回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没老师愿意接编教辅书的活。问起来,都说是水平不够怕误人子弟。

听起来是场面话,但其实是实话。

出书啊,又不是出卷子。那些老师第一反应就是发懵,接着又觉得自己水平不够。

再说了,这事搞砸了怎么办?会不会要赔钱?

总而言之,在家歇一暑假不好吗,何必给自己找麻烦?这年代,大家都是稳稳当当的过日子,真没几个愿意折腾的。

听张湘东说了情况,姜瑞只摆摆手就不再提这事。他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没人接,也懒得再纠缠,出版社这边还有一堆事呢。

太阳慢慢西斜,空气从炽热转为了烘热。时针指向了五点半,天色还早的很,但该下班了。

姜瑞他们忙着往屋里搬东西,徐柠也站起来抻了个懒腰。

忙活一下午,徐柠这边总共汇总了两百多个单词用法,一百多个知识点。

进展还是不慢的。

把纸笔都卷起来,他准备拿着回去继续。

“哎,明天去学校填志愿,你去不去?”姜晓雅走过来,问道。

“明天?……去,当然去啊。”徐柠点点头。

今年是考完报志愿,一般是高考后立刻就填。这还算好的了,之前还有考前报志愿的。

姜晓雅看了眼屋里忙碌的姜瑞,小声道:“我不想去了。”

“为什么?……别啊,你那成绩过本科线一点问题都没,还复读干什么?”

没记错的话,姜晓雅的成绩是四百一十多,而今年省本科线是不到四百。

要知道,这会的本科大学还很稀少,加上信息不畅,很多好大学是很冷门的。以姜晓雅的成绩,报个后来的211大学问题不大。

姜晓雅白了他一眼,“不用你管。”

转身就走。

“我懒得管你!”徐柠恼火道。

这妮子,就是太挑了,要不后来也不能光高考就蹉跎了好几年,结果工作后也不顺……

算了,他管不着也管不了。

出了出版社院子,徐柠沿着马路往家走,旁边不时有成群结队的自行车经过。路边树上挂着路上看不到几辆烧油的车,小轿车更别提了,毕竟,这可是全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一百多万辆的年代。

家属院门口,这会围了好些人,一辆拖拉机正停在那,一对农民夫妻正站在车斗里给众人挑瓜。

徐柠一眼扫过去,大部分人都脸熟,都是家属院的。

“小柠,快过来帮你爸搬西瓜!”一个中年妇人扶着自行车,朝他招手道。

这位就是徐柠的老娘了,叫周秀芝。

旁边正往蛇皮袋里装西瓜的,则是徐柠的老爹,徐直远。

徐柠忙跑过去,纸笔塞在自行车筐里,帮着装瓜。

“拿的什么啊?”周秀芝看了眼车筐里的纸。

徐柠弯腰忙着,装作没听到,不然准没完没了。果然,老娘没有再问。

天气热,西瓜是家中消暑的必备品,这些农民拉来的瓜比供销社的便宜不少。只一会功夫,围过来的人又增了好几层,场面一时混乱。

装好瓜,又扎上袋口,徐柠跟老爹把蛇皮袋抬到车后座上,匆匆远离了拥挤的人群。

这一袋子瓜估计得有上百斤,花了几毛钱。不算便宜了,这种大西瓜水分太大,一个二三十斤,光瓜皮就有四五斤重。

老爹推着车,徐柠跟老娘一左一右扶着后座的袋子,往家属院走。

到了家,徐柠就直奔自己房间。

“你是明天报志愿吧?报哪个学校?”客厅的徐直远问了一句。

“京大。”徐柠一边翻开书,答道。

周秀芝系上围裙正要去厨房,也插了一句:“有把握吗?你爸今天可找人问了,今年考试的人多,题也容易,你还是保守点报吧。”

“妈呀,我考的怎么样我自己还不知道?您就别管了。”徐柠随口应付道。

客厅的絮叨声继续,徐柠却不再搭理,专心自己的写作大业。

吃了晚饭,夜色渐浓,徐柠把书桌搬到窗户那,一边吹着夜风一边就着昏黄的灯光继续写。

窗外月光皎洁,知了暂歇叫声,楼下反倒更热闹了。大人们聚在一块聊天乘凉,小孩子就满院子的嬉闹。

写满了一张稿纸,徐柠就放在一边,数了数,已经有二十多张了。不过印刷之后字缩小,实际没这么多页。

转眼到了第二天,徐柠起来吃了饭,就到楼上去喊姜晓雅去学校报志愿。结果这妮子死活不愿意去,说是等下午去。

徐柠只好下楼。

他的高中母校就是实验中学,离得不远,走着就能到。

到地方时,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在填志愿表了。

徐柠跟老师要了张表,填上学校跟专业,京大图书馆系,跟当年一样。

一人能填三个志愿,不过其实意义不大,因为第一个志愿如果没录取,第二志愿多数也不会要的,那些名牌大学尤其傲娇。

报完志愿,接下来只需安心的等录取通知书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