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今年怡河两岸风调雨顺,初夏虽然降了几场大雨,但全被提前修好的排洪渠排走,并未泛滥成灾。

美中不足的是,夏天的阳光仍像前一年般毒辣。

农业乃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

入夏之后粟米与小麦先后成熟,朝廷随之变得忙碌起来。

假到用时方恨少——在燕衔岛上质疑应长川怎么还不工作的江玉珣,如今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多休几天。

……

芒种,服麟军驻地。

太阳悬在头顶正上方,晒得人连眼睛都难以睁开。

田地里却满是正在收麦的人,他们手持刀镰,一个个不知热般收割着地里的麦子。

如今正是新粮抢收的关键时期,若是遇到下雨或其他极端天气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小麦便会倒伏、发霉,大半年的辛苦也将随之毁于一旦。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收麦一事更得加快速度。

“……这几天青蛙鸣叫、燕子低飞,恐怕快要下雨了,”服麟军副将薛可进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转身对江玉珣说,“还好,最晚今日下午这片地便能收好。”

此时天上虽艳阳高照,远眺却能看到月鞘山旁有一朵巨大的乌云正向这个方向移动。

江玉珣忍不住向前方看去,无比怀疑地问道:“薛将军确定他们不会耽搁农时?”

“噗——”话音落下,薛可进忽然忍不住笑了出来,接着赶忙清了清嗓子小声对江玉珣说,“实不相瞒,服麟军压根没有指望他们来收麦。”

……说的也是。

江玉珣再一次把视线向田地中落去。

眼前这片田地内没有一名役卒,满是他的熟人。

——包括庄有梨在内的十几名年轻郎官,皆身着短衫在田地里忙碌着。

能够入朝为郎官者,无一不是出身显赫之人。

这十几个人此前的人生里从未受过如此的苦,在田地里晒了一会便双颊通红、满头是汗,一副随时就要晕倒过去的模样。

这片地若是指望他们,恐怕等到秋天也收不完。

好歹都是同僚,看到众人如此辛苦,江玉珣忍不住众人问:“你们真的可以吗,要不然我也来帮忙吧?”

虽说这片土地不是真地指望他们来收割,但见众人汗流浃背,独自站在田间的江玉珣仍不由生出了几分同情与不好意思来。

——这感觉就像学生时代所有同学都被罚抄写,只有自己被放过一马似的。

怎么想怎么觉得别扭。

“我们……咳咳,我们今日怕是收不完这片田了。”庄有梨气喘吁吁地端起陶罐,灌了一大口水后无比绝望地向背后金灿灿的麦田看去。

夏季的风都透着燥热之气,它吹过麦浪带来沙沙一阵声响。

他们已在这里忙了整整半日,但这麦田仍像没动过一般规整。

“收麦也太难了吧……”庄有梨小声嘟囔道。

前几天应长川在流云殿上询问农桑之事,谁知连点了一堆官员,竟然无一人懂得此道。

最终还是同在殿上的江玉珣给他们解了围。

彼时天子只轻笑了一下,并随口道了句“世家公子不识农桑不足为奇”便将此事翻了篇。

可谁知道……过了几天之后,玄印监竟然将当日殿上所有人都带到了服麟军的屯田中,并命人教他们耕作之事。

最后更是给他们分出一片田地,让他们与役卒一道抢收小麦。

庄有梨的父亲常提醒他江玉珣过去身体不好,此刻他既心动江玉珣的提议,又有几分犹豫:“……阿珣,你的身体可以吗?”

“我还好——”

江玉珣话还没有说完,站在庄有梨身边的一名郎官便放下手中镰刀,用力捶了捶自己酸痛的后背,并朝江玉珣所在的位置大声道:“万万不可啊江大人!若是被陛下知道了,那我们可就完蛋了!”

他的语气格外夸张,说完还小心翼翼地看了田埂上的玄印监一眼。

见他们面色如常,方才稍稍放下心来。

开玩笑!

还嫌陛下罚得不够重吗?

要是让他知道江大人下田帮忙,那今日之事恐怕就要成为常态了……

众人被江玉珣的话吓了一跳,立刻七嘴八舌道:

“是啊!”

“那日江大人已经为我们解了围,今日怎么能再劳累你?”

“……绝对不能让陛下知道江大人陪我们一道受罚。”

听到这里,庄有梨也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啊!陛下怎么可能让阿珣一起收麦?

他立刻朝江玉珣点头道:“阿珣先去一边休息吧,或者快些回宫?”

“可是……”

江玉珣今日本是来服麟军军营看火器试验进度的,忙完之后便到了这里。

相比起被烈日炙烤着的农田,本就是避暑行宫的仙游宫显然更适宜他呆。

“江大人不必担忧,”薛可进喝了一口水,笑眯眯地看向众人,“各位大人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这点田地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对对!”

“薛将军此言有理——”

说话间众人已经重新拿起农具,收割起了田地来。

他们是“年富”,但看这样子却没有半点“力强”之意啊!

“时间也不早了,”薛可进轻轻地拍了拍江玉珣的肩,拉着他走向一旁的树荫:“江大人在这里休息吧,如今已经入夏暑气太盛,千万保重身体。”末了终于抬头,大声提醒田地里忙了整整半天的众人去用午饭。

“各位大人也先休息一会儿吧!”

麦浪在烈日之下翻滚,天气忽然变得闷热起来。

此刻,众人竟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田地虽还未收完,但忙了一上午的他们也到了应该休息的时候。

人是铁饭是钢,眼看田地暂时无

法收好,众人纷纷放下手中铁镰向营帐中而去。

“也是,我们先走吧……”

“歇息一会,待吃完再来!”

同样在这里晒了一早上的薛可进擦了擦汗,转身朝江玉珣招呼道:“江大人也一起来吧!”

“是,薛将军。”江玉珣犹豫了一下便点头跟了上去。

夏季天气总是变化无常。

时常阴一会晴一会,大雨也说来就来。

去军帐内用饭之前乌云还在远处的月鞘山上,半个小时不到乌云就已布满远天,甚至有向此处蔓延的趋势。

“——报!”士兵跑入江玉珣所在的军帐,单膝跪地向薛可进行礼道,“将军大人!外面恐怕要下雨了。”

薛可进并不着急,而是放下手中的茶杯朝他点头吩咐道:“去叫人用推镰收了那片田地吧。”

这顶军帐内只有他与江玉珣二人,因此薛可进并没有压低声音。

“是,将军大人!”士兵当即领命,从军帐中退了出去。

听到“推镰”这两个字,刚刚吃完午饭的江玉珣也跟着站了起来,同时转身向薛可进说,“薛将军,我也同他们一起去看。”

“不急,”说话间薛可进也起身离席,“我同江大人一起去。”

说着,两人便一道走出了军帐。

浓重的乌云遮住了南边一半的天空。

大雨将要到来之前,平原上连一丝风都没有。

但越是这样的天气,便越是要小心。

等江玉珣和薛可进走回田地边的时候,士兵已经推着推镰来到了此处,并于田间劳作了起来。

雨还没有来,江玉珣索性放下雨伞直接走入了麦田之中,仔细朝士兵手上的东西看去。

“推镰”是一种收割用的农具。

它由木头制成,一端为方便手持的长柄,另一端则有两个叉。

镰刀就被镶在那两二叉之中,且被一横木连接。*

“见过江大人!”

“不必多礼,”江玉珣赶忙道,“先忙吧。”说完便把前面的地方给他让了出来。

“是,大人——”收割一事无比紧要,士兵向江玉珣行了一礼,便推着推镰向前而去。

推镰的横木两侧装有木轮,推起来非常方便,不过转眼他便已向前走了几米。

木轮缓缓碾过早已整好的田地,伴随着木轮的动作,金灿灿的麦秆被拦腰截断,整整齐齐地躺在了田地之中。

看到这里,江玉珣的心中都不由称奇。

——推镰果然和古书中记载的一样好用,不愧为历史上最早的收割机!

薛可进不知在什么时候也走下了麦田,他不由赞叹道:“推镰收割出来的麦田格外规整。”

接着看了一眼不远处坑洼的麦田,有些无奈地笑道:“各位大人忙了半天,还不如这推镰分秒之功。”

他的话语间满是感慨与赞叹,显然也在为推镰的

效率所震惊。

江玉珣弯腰捡起一段秸秆,末了站直了身,无比真诚地对薛可进道:“推镰的制作真是多亏了薛将军和勤务处众人。”

“推镰”这东西到现代史早已失传,只剩古书残卷中留有几张图纸。

由于不曾见过实物,江玉珣对其结构的概念也不太清晰。

故而他并没有将图纸交给田庄中的工匠,而是直接送到了薛可进的手中,交由军械勤务处来研究、制作。

——江玉珣没有想到,军械勤务处根据图纸反复试验,最终竟真的赶在夏收之前将它做了出来!

经过反复试验打磨的推镰,不但工作效率高,且真的如古书中记载那般“胜轮走坡”以及“便于收敛”,可以运用在土坡与山地之上。

不只怡河平原可以用,辰江两侧新开出的水田同样可以!

原本挺立的麦秆在此时整齐地铺在了地上。

远远看去,如一大片明黄色的地毯,覆盖了整片田野。

“哎!你看你这话说得!”薛可进赶忙摇头说,“若不是江大人的图纸,我怎么能做出这东西来?”

“这都是前人之功,我只是凭借印象画出它的大概形貌而已。”江玉珣不由解释道。

薛可进当即笑了起来,并真情实感地赞叹道:“推镰的图纸颇为复杂,单单是记得它便已很不容易了。”

五六名士兵同时推着推镰走过田地,背后还跟着两人整理秸秆。

不消片刻,原本金灿灿的麦田便只剩下了一堆硬茬。

眼前的景象彻底变了个样!

——www.youxs.org,并让他们长些记性。

但无论是他还是服麟军,都不会用珍贵的粮食来开玩笑。

早在安排众人来此收麦前,天子便已有了安排。

大风忽起,原本徘徊在山边的乌云迅速蔓延至服麟军上空。

庄有梨等人也在这时用过午饭,急匆匆地赶回了田边。

看到眼前场景,他们不由目瞪口呆:

“……我们,我们是不是回错地方了?”

“刚才这田里还都是麦子!”

“怎么这么快就收完了?”

说话间,众人忽然看到了士兵们手上的东西。

他们虽不认得推镰,但还是延迟反应过来——原来陛下并不是真的让我们收麦啊?

万幸,真是万幸。!

庄有梨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如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坐到了田埂边:“吓死我了!差点就无法在陛下那里交代了。”

说话间他的嘴唇都不由颤抖了起来,面色更是苍白难看。

江玉珣走过去随庄有梨一道坐在了田埂旁,同时安慰他道:“别怕,陛下并非真的要罚你们,况且他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吓人。”

你看我,不但危险发言了那么多次甚至还在诏狱走了一趟,不是照样好好活着吗?

谁知这一次庄有梨竟然慌忙摇头,并反驳道:“真的有!”

此时田埂边众人都在围观推镰,见没有人注意自己,庄有梨忍不住轻声说:“你可知道去年俘虏的那几名折柔战士现在在做什么?”

江玉珣想了想道:“……似乎全部向大周投诚了,如今正在军中教习骑射?”

“对!”庄有梨压低了声音,“那阿珣知道他们为何投诚吗?”

江玉珣不由摇头:“这个倒是从未听说。”

“来服麟军营地的路上,我听他们说陛下将那群折柔战士分开关押在‘圆牢’之中,并派玄印监询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被关在“圆牢”中的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www.youxs.org,莫不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庄有梨一边回忆一边道:“听完他们的答复之后,玄印监不置可否,更不作任何追问。只是向那群折柔人表示‘你的同伴说的可不是这样’。”

明明正值盛夏,空气中满是燥热之意。

但说到这里,庄有梨却忍不住抱紧了手臂。

江玉珣顿了一下,忽然明白了过来……

应长川此举是在暗示那群折柔人,他们的同伴早已选择了背叛。

这样一来,说了谎话的折柔人自然心虚紧张。

说了真话的又会补充更多细节,用来佐证自己的说法。

不远处忽然生出一道惊雷,大地随之震颤。

眼看就要下雨,田地里的麦子也被手持推镰的士兵割完,聚集在此处的年轻郎官们纷纷离开田地,快步向屋檐下而去。

就在起身那一刻,庄有梨一边拍打身上的灰尘一边忍不住“咦”了一下。

他看向江玉珣,并随口道:“这些事郎官们都知道,想来也不是什么秘密。阿珣整天与玄印监在一起,居然没有听说过?”

江玉珣不由摇头:“的确没有。”

远方再次传来一声闷响,担心被雨淋的庄有梨已经登上了马车。

同时随口道:“……或许陛下不想阿珣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庄有梨的意思是……应长川这是在注意形象?

江玉珣的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啪嗒”细响。

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雨滴已将降下。

江玉珣连忙跟着庄有梨一道上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马车缓缓向前而去,离开了服麟军收割完的麦地。

劫后余生的众人在车上聊了起来,只有江玉珣一直看向窗外,并忍不住回想庄有梨方才的话——应长川真的有在我面前注意形象吗?

下一息,江玉珣的脑海中突然蹦出四个大字:怎么可能?

应长川这种人哪里会在意外人对他的看法?

我又没向玄印监问折柔战俘之事,他们没事为什么要主动向我说天子的坏话?

……

相较于百姓,服麟军的麦

子种得晚收的也晚。

马车穿过怡河平原,向仙游宫的方向而去。

大雨中,江玉珣忍不住撩开车帘,向着官道两边看去——

早在今日暴雨之前,百姓就已将小麦收割带回家中,现如今田地只剩一层余茬。

不肯浪费半点粮食的百姓,还在田间捡拾着遗漏的麦穗。

此时大部分小麦已经被存入仓内,只剩些许秸秆堆在田间,等待成为农家来年的燃料。

大雨忽降,在刹那间淋湿了官道两旁还未来得及归家的百姓。

然而却并未抹去他们面上的笑意。

他们笑着用手遮雨,一道奔向了不远处的村寨。

——宁平仓已开,只等着颗粒归仓之时。

众人期盼依旧的丰年稔岁,彻底洗去了怡河决堤带来的阴云。

清晨,仙游宫。

怡河平原热浪滚滚,但位于半山腰的避暑行宫,仍如暮春般透着些许的寒意。

此时仙游宫内众人还未从沉睡中醒来。

但江玉珣已经来到了玄印监驻地外的空地上,并在此练了一会剑。

冷色的剑光划破山间的晨雾。

练了将近一年的剑,江玉珣的动作越发熟练。

若是不知道,很难看出他还是个学剑不久的新手。

伴随着“咻——”一声清鸣,长剑重重地朝前方木人的脖颈处刺去。

下一刻,木人的身上便多了一道伤疤。

江玉珣不由松一口气,他后退一步再次提剑,准备换一招试试。

然而就在出剑的这一刻,江玉珣余光瞥见一阵寒光。

不等他反应过来,便有一把利刃出现于他面前,并四两拨千斤地挑开了长剑的剑尖。

江玉珣下意识回头:“陛下?”

身着绛纱袍的应长川,不知何时来到了此处。

不等江玉珣收剑并同应长川以及跟在对方的桑公公打招呼。

天子便一手持剑一手背在身后,轻轻松松破解了他的剑法。

应长川的神情看上去极为松弛,然而手中的长剑却将江玉珣的手腕震得生出了淡淡的麻意。

“继续。”

“是,陛下——”江玉珣咬牙握紧了手中的长剑。

见应长川想和自己比划,江玉珣当即认真了起来。

他抬手挽了个剑花,便持银刃向应长川而去,动作格外利落。

然而这一次,天子却侧身躲过了向自己袭来的利刃。

同时抬手由下至上轻轻一挑,便把江玉珣手中的长剑挑到了一旁去。

伴着“砰”一阵脆响,银白的长剑重重地坠在了石板铺成的小径上。

他自始至终单手持剑,且站在原地未曾移动过分毫。

这就完了?

江玉珣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应长川未免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虽然知道双方实力悬殊,但江玉珣还是没有想到,应长川竟然只用一招便将自己秒杀。

他用的甚至不是剑谱上的招数!

这就离谱。

江玉珣咬了咬唇,默默弯腰将剑捡了回来,并延迟向应长川行礼道:“让陛下见笑了。”

应长川缓缓摇头,将视线落在了江玉珣身边那个伤痕累累的木人身上。

停顿几息后,天子忽然缓声道:“剑法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武学一道最为关键的还是变通之法。战场上没有人会按照剑谱与爱卿喂招。”

应长川说得有道理……

江玉珣不由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表情格外认真:“臣明白了。”

自己的剑法的确还很幼稚。

应长川一点点收剑入鞘,末了垂眸朝江玉珣看去:“爱卿若想剑法取得进步,便不能再如现在一般只与木人相较。长此以往,不但剑法难得长进,甚至容易走入死胡同之中。”

若想进步,便要寻一个人一起练习、互相喂招。

站在不远处的桑公公忍不住偷偷看向此处,并忍不住暗自着急起来。

——江大人快开口请陛下教自己练剑啊!

天子有的是地方练剑,他一大早赶到这里来,不是为了陪江大人练剑还能是为了什么?

太阳一点点升了起来,暖光驱散了山间的烟雾。

并在江玉珣长长的睫毛上镀上了一层浅金。

他抿了抿唇,抬手把剑收了回来:“臣明白了……”

应长川的唇角忽然生出些许笑意:“嗯。”

他将目光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似乎是在等待眼前的人继续说下去。

晨光落在烟灰色的眼瞳里。

名为“期待”的情绪,在这一瞬变得尤其清晰。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

江玉珣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了。

这是什么情况?

随应长川一道来的桑公公瞬间着急了起来。

江大人既然明白了,怎么不邀天子一起练习剑法呢?

……总不能让天子屈尊降贵自己提出来吧。

空地上突然安静了几秒。

就在江玉珣好奇应长川怎么还不走的时候,天子忽然开口道:“爱卿明白了什么?”

江玉珣不由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情愿地抬眸向应长川看去。

可恶,应长川真的要我说的那么清楚吗!

身着晴蓝色夏装的江玉珣攥紧了手中长剑,末了深吸一口气,略为沉痛地说:“陛下方才难道不是在暗示臣剑法一般,且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吗?”

——应长川就是在拐弯抹角说我菜。

空地上瞬间鸦雀无声。

有风撩起长发,从江玉珣的脸颊边扫了过去。

应长川唇边的笑意难得消散了片刻。

等等——

江玉珣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猜测:“陛下日理万机,方才这样说……总不能是想取代木人,亲自与臣比划吧?”!

弃脂焚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