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乌桓人的剑阵

带着疑问,曹真率军出发了,铁复莲作为他的副将,自然也要跟随。

一万大军行动起来,光是战兵们的口粮,就足足装了上百辆大车,一直绵延出数里,更何况还有各种辎重器械。

东宁军麾下,能够有资格统帅一支大军者,其实并不多,而曹真有能力统带数万骑兵,可见此人也是位少有的将才。

送走了曹真,赵羽加紧了轻骑兵的建设,他喊来阿力不亚和田济,打算集思广益,就轻骑营的战斗力问题,展开精细讨论。

本次三人小组会议讨论的重点有,如何加强轻骑兵的战斗力,以及针对乌桓人,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战略战术。

充分的针对性训练,是打赢一切战斗的基础,没有训练的军队,是不堪重用的。

赵羽的指向性很明确,就是预备和乌桓人的军队见上一仗,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所谓的知己知彼,其实就是要有所准备。

阿力不亚是蛮族人,但他对乌桓人也有所了解,并在此时对赵羽和田济讲述了出来。

是这位蛮将说道:“乌桓人和我们蛮族人不同,他们境内多山地少平原无骏马,所以乌桓人的骑兵不强,因此多步卒。

“但又不可小看他们的步兵,乌桓国境内多弓兵,乌桓弓兵天下闻名,所到之处,往往先以箭阵洗地,然后才大军压上,几乎没什么对手。”

田济点头道:“俺以前也听邓将军说起过乌桓人,他十分推崇乌桓人的弓兵,称赞对方长弓重箭犀利,士卒极为耐苦。”

赵羽瞬间重视起这个问题,邓玉何许人也,那可是广昌旧将,戎马一生的他,都对乌桓人极为看重,想必对方定有所长。

阿力不亚又道:“主人,我听说乌桓兵都是长弓,立起来足有一人高,而且他们的箭也很重,比我们的箭要粗上不少,箭头也更加沉重。”

他这里所说的长弓,赵羽听都没听过,而且秦人和蛮族人所用的弓箭都差不多,乃是用牛角和木材以及动物筋膜所制成,类似于反曲弓。

这样说大家好懂,那就是秦人和蛮人用的弓箭,适合马上作战使用,因为它短小精悍,马背上比较狭窄,更适合携带运用。

而乌桓人的长弓,则是步兵专用,他们不考虑骑马作战,所以为了追求威力,便毫无底线的加大弓身,以求增加弓力。

如此一来,乌桓人的箭阵,便极为可怖了。

赵羽没见过对方的箭阵,但他想象力还不错,成千上万个乌桓弓兵,一起搭弓抽箭,那漫天的箭雨,一阵又一阵袭来,简直就是己方军阵的灾难。

假如让东宁军和乌桓兵对上,能够与之一战的,也唯有全员铁甲覆体的山字营和重骑营,敢说不落下风。

而装备以皮甲为主的中军营和轻骑营,绝对不是对方的对手,这是显而易见的。

三人小组会议,就坐在一处空地上谈论,赵羽撩了撩身上的披风,面对北方愁眉不展。

阿力不亚说道:“主人不必忧虑,乌桓兵的弓阵虽强,但也不是没有破解的办法,咱们多为骑兵,想要克制对方,还是很简单的。”

赵羽来了精神:“展开说说。”

阿力不亚道:“曹真的中军营对上乌桓人,可以用重盾来抵挡,我们的马队可以借鉴他们呀,也制造一些盾牌带着。

“骑兵盾牌不用太大,只护住骑士身体就好,咱们的机动力强,主动权永远在我们这边。”

田济反驳道:“按着你说的那样,盾牌护得住人却护不住马,人家射不死人,还射不着马?”

阿力不亚道:“那没办法,除非都像主人的重装骑兵那样人马俱甲,否则谁也不能保证乌桓人的箭矢不射中你。”

赵羽点点头:“盾牌这个主意很好,马匹再珍贵,也比不上我们的士卒珍贵,只要有人,马匹哪里都可以找。”

“主人英明!”

“走罢,”赵羽站起身来,拍拍自己身上的土,笑道:“咱们去找军师,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三人小组会议,就此散会。

……………………

……………………

兴安县的县尊名叫冯宝,以前是肖金牟的门生,当年肖大人做五常郡守时,门生故吏可谓一大堆。

冯宝在听说肖师来了以后,慌得他没穿鞋就出门来迎,那份殷勤恭谨就别提了,简直将对方看做生身之父母,再造之爷娘。

可当肖金牟说清来意后,冯宝愁苦着个脸,说自己根本没钱,更没有多余的粮食,整个兴安县都快没口粮了。

肖金牟坐在堂厅上笑了:“谁让你跟穷人去要钱了,那些穷鬼的钱我不要,我也没时间跟你耗着,你立刻邀请这份名单上的人来,今天我要请他们吃饭。”

说着,肖金牟递给冯宝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条。

冯县尊粗略一观,心中咯噔一下,问道:“老师,学生若是没有记错,这些都是我兴安县的土豪富户,个个都极有家资啊。”

“废话,没钱我还不请他们呢,你立刻去办这件事,千万别走漏风声,就说我重游故地,邀请他们来叙旧。”

“是。”

“回来,”肖金牟叫住冯宝,嘱咐道:“走漏了风声,耽搁了大事,为师我人头落地,但在我死之前,一定会拉上你,咱们爷俩共赴黄泉,也好结伴。”

“啊!不敢!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冯宝一惊,赶紧拱手低头。

“嗯嗯,好孩子,知道厉害就好,去罢,一个人也别落下,都给我请来。”

“是!”

冯宝麾下有三班衙役,共二十人左右,他将众人撒派出去邀请众乡绅。

小庄带来的一百名战兵埋伏起来,与肖金牟约定好暗号,随时准备出来宰肥猪。

肖金牟在黄之鹿那里立下了军令状,这次不把粮食带回去,他人头不保。

为了保住脑袋,也为了保住辽阳,肖白地决定干回自己的老本行,为东宁军凑够这十万石粮草,杀回北方救主。

“此时若能功成,自己当为救兖第一功臣!”他如此想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