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放松一点

看门大爷说的老太太一家的情况,让旁边的俞玲玲更加的觉得愧疚起来,见状张岚忙和大爷打听了一下老太太所住的地方。

住的地方看门大爷还真有些不了解,原来的地方他倒是知道,但随着老太太生病,三个孙子后来上学,他们一家人已经搬到郊区去住了,环内的房子用来出租补贴一下家用。

不过老太太在这附近的一个学校门口支了一个摊子,平日里接送孩子的同时,再挣一些钱。

根据大爷口中说的地址,张岚领着俞玲玲两个人找到了老太太的摊位。

一看到老太太,俞玲玲就急忙上前和人道歉。本来张岚还有些奇怪,这老太太摆摊做生意,旁边还有二维码扫码的纸片,怎么还要俞玲玲帮她扫码买东西。

俞玲玲拿出手机扫码给老太太钱,老太太连忙拦住了她,说她知道俞玲玲当初买的奶茶就是那个价钱,不用再给她钱了。

在老太太的阻拦之下,俞玲玲依旧扫码付了钱,对方拿出钱要给俞玲玲,俞玲玲连忙拉着张岚转身就跑。

临走的时候,张岚心中一动,给老太太施展了一个‘普度众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既然遇到了特别苦的,那就帮一下吧。

在这个社会中,做父母的对儿子的帮扶能超出自己承受范围。为了子女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是很常见的特点。

但是张岚觉得吧,有的时候子女成年了,作为父母尽了自己的力量后,该得体的退出就该得体的退出,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压力和挫折。

父母吃尽了苦头,把甜留给子女,她们就学不会担当,没有责任,得不到成长。

父母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替孩子扛住了一切,却让孩子无力面对世界。

这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惟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他就要受苦,他身边的人也会跟着受苦。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们终要学着洒脱放手,孩子也要学着独立生活。

帮扶是没问题,但是差不多就行了。有能力给子女买车买房是应该的事,但是没有那个能力,该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过好自己的生活。

之前的时候,张岚就遇到过两夫妻来找他看病,两个人女方是多年的教师,一个月五六千块钱。

男方是在一个国企上班,单纯的工资收入都有六千多,还不带平日里其他的收入。

两口子加上平日的兼职,一个月下来能有个两万多的收入,在京都这里贷款买了房,算是安顿了下来。

但是兼职的收入是怎么挣得呢,张岚听女方的描述,她每天下班,要去相邻的小区,去给一对老夫妻做两顿饭,他们家条件好,儿子经商,定居国外,女儿在另外-一个区生活。

不论是国外儿子家,还是国内女儿家,老两口都不愿意去,无奈,子女就雇她给两个老人,每天做午,晚两顿饭。

女方下了班,就要往家赶,老人一周的菜谱,她都是争取了他们的同意,提前制定好的,好在小区门口有个超市,买菜很方便。

中午,她丈夫吃单位食堂,她给老人做好饭菜,就回家下个面条,对付一口,也就到了下午上班时间了。

晚上下了班,她又是第一个冲出办公室的,还是先去老人家里,安排他们吃上饭,接着又马不停蹄往家赶,大多数还是吃最简单的挂面怎么简单怎么来,因为不能浪费时间。

因为晚上的时候,她要去小区附近的饭店打杂。干到半夜12点,五个半小时,工资一般,可这还是看熟人面子,否则人家不爱用她这种兼职的。

每天半夜回到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脸和脚都不愿意洗,倒床上就能睡着。

而在她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的时候,她丈夫也没闲着,下班扒拉一口饭,就去开夜间出租车,从7点开到12点,五个小时。

他们夫妻的收入已经很可以了,为什么如此疲于奔命?不是他们钻钱眼里了,而是迫不得己,即使他们加起来每个月有20000多的收入,可还是入不敷出。

她和她的丈夫,上有老下有小,房子买了之后,就想着以后给孩子以后创造更好的生活。现在虽然在京都落下了脚,但他们小区所在的地方没有什么好的学校,甚至于孩子早早的她就给断了奶,送到了老家的爷爷奶奶那里。

就是想趁着这几年,好好的努力拼一把,到时候等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争取置换一套更合适的房子,有一个合适的学校能够让孩子上。

本来女方想的就是她和丈夫拼几年,到时候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是他们找到张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一身病,男方经常加班加上平日里还要开夜车,腰部疼痛的走路都有些艰难。

女方就更不用说了,拼命三娘式的做法,早就积攒了一身的疾病,晚上不是特别的累,想睡都有些困难。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两个人的兼职也有些顾不上了,哪有那么多的时候可以做兼职,网络的发达让人下班之后也不得清净。

找到张岚的时候两口子别说兼职了,连本职的工作都有些顾不上了。

光阴是一列一直往前的列车,不管你是贫是富,它迟早会把你带到人生的终点,让你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踉跄着走过青年、中年,走到注定会有无数遗憾的老年。

有的人在渐老的时候回首一生,才会发现自己曾经做过那么多错事,那么个悔之晚矣的决定。

父母这一代人一直是最具有牺牲精神的,当他们人生开始了父母的这个角色时,孩子所有事情都会高于他人生的一切。

他们可以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们可以为了孩子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贡献出去,他们可以为了孩子的快乐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可是这样的付出,通常是期待回报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