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普及教育,配享太庙!

孟恩元和孟永哲父子俩现在分工十分明确。

孟永哲负责军事,孟恩元负责政务。

当然,有赵刚辅助,孟恩元也不至于太操劳。

在孟永哲和父亲提起了免费小学阶段教育设想时,孟恩元可吓了一跳。

私塾免费?

虽然他不知道小学阶段是什么意思,但听起来就是规模化的私塾。

这谁能扛得住?

目前,他们父子控制了吉省和黑省,这就是他们的地盘。

两省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千万。

按照孟永哲的说法,7岁-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免费入学接受教育。

哪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占总人口的6%,那也是60万的学子啊!

且不提建校舍要靡费多少,光是教书先生的工资都给不起。

吉省和黑省土地广袤,但要说发达,是远不如江南地区的。

根本没这个财力!

“永哲,虽然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以目前吉省黑省的状况,还是无法实现的!”

孟恩元叹了口气,觉得孟永哲有点年轻气盛急于求成了。

不过孟永哲却早已有良策!

“因为东北军的战绩,全国有很多进步青年来到这里参军报国。”

“不过除了一些特殊兵种,占据比例最高的步兵其实并不需要有什么文化。”

“让这些进步青年当大头兵,实在是暴殄天物。”

“所以我打算让这些热血爱国青年来当老师!”

“至于说校舍,每个镇子建一个校舍其实压力并不大。”

“况且,很多地方原本就有旧时学堂,稍加改造就能当学校用。”

“哪怕无法覆盖所有地区,也要先把架子搭起来!”

“教育这项事业,永远宜早不宜迟!”

“而且不仅如此,每个县还要修建中学,让一些有理想有天分的孩子有一个进学之路!”

“教育兴国,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爹,未来几年东北军军费我自己想办法,把这部分钱用在普及教育上面吧!”

虽然孟永哲完全是和孟恩元商量的样子,可孟恩元能够感受到,儿子语气和态度中的势在必行。

“好!”

“既然如此,那就执行吧!”

“百姓们一定很激动,恐怕家家都要给你供长生牌了!”

孟恩元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他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用后来的话说,孟永哲只此普及教育一项,就配享太庙。

自古以来,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对读书的渴望简直就是刻在骨子里的。

可为什么读书人还是少之又少?

原因非常简单——读不起!

农民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读书?

且不提敬给先生的束脩,也就是学费,光是书和笔墨等,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至于说什么农活多,必须让孩子也下地干活,那纯属扯淡!

这个年龄段能干什么重活?

撑死了就是放个羊拔点草,这么点儿活大人随手就做了。

如果孩子有机会上学,大人怎么可能为了让自己轻松一点就不让孩子上学?

所以,完全可以想象,等小学普及开来后,孟永哲在百姓心中会有多么恐怖的威望!

很快,吉省和黑省的教育普及计划开始执行。

第一步,就是在两省超过2000个镇子里修建校舍。

为此,两省财政掏出了100万大洋专门来进行这项工程。

好在这个年代盖房子也简单,没有钢筋混凝土,土石材料上山就能扛下来,自然花费不了多少。

至于人工,根本就不需要花钱。

百姓听说政府要普及教育,而且还是免费,让每一个想读书的孩子都有书读,简直好像疯了一样!

完全不用动员,修建校舍这么点儿活,争着抢着就给干完了!

政府给工钱?

不要!

只要能让我孩子上学就行!

以至于100万大洋的专项资金都没花完,剩下了不少。

孟永哲也从自己手里挤出了100万大洋,填补进了教育事业。

一方面书本笔墨要钱,一方面也得给老师发工资,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要知道,100万大洋要是花在系统里,武装大半个夏国部队都可以。

可花在教育事业上,孟永哲却觉得更值!

毕竟,孩子们才是未来!

建造校舍之际,孟永哲又派人去各大高校以东北军的名义去吸引了很多爱国学生。

毕竟东北军现在在国内的声望之盛,名声之佳,是其他任何军阀都比不了的!

东北军敢打列强,你们谁敢?

东北军不仅敢,而且还打赢了,你们谁能做到?

什么直系皖系的,除了窝里斗还会什么?

有能耐像东北军一样,去打欺负我们的列强啊!

......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