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师恩如海

司马乘风今日已痊愈,他一众师兄弟都来接他,众人皆知此次番首之战后,这位返祖的朱雀后裔便不再师从岐僮山了,有人不舍,也有诸多人心怀窃喜。

司马乘风将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与招摇山一众比起来,岐僮山确实差了些什么。

他垂着头听司马白桐的叮嘱,突然眼神一动,看向窗外。

天华天尊背着祝余,从远方踏云而归,祝余趴在他背上,看不清表情,但天华天尊那满面的心疼却快要溢出来了。

有些羡慕。

司马乘风思绪飘走,并未听清旁侧一师兄说的话。

天华天尊并没有返回小竹楼,而是将祝余带去了自己的禅室,他想了想,还是召了与祝余关系最好的几个师兄弟。

祝余窝在床上,眼神空洞,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天华天尊心知他不冷,但还是给他掖了掖被子——发生这样的事,老人并不知该怎么安慰他,只是坐在一旁叹气。

天华天尊缓缓拍着他的背,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安抚他。

祝余的眼泪一下又出来了。

天华天尊长长出了口气——能哭出来,说明情况还不坏。

他突然想起来,祝余当初入招摇山,与父母分离惶恐不安,每日里都是自己将他抱着摇着哄着方能睡着,后来安生了,便将他交给了墨染带着。不知何时,他开始学着师兄们说话、走路、修道······

虽看起来跳脱机灵,其实骨子里藏着憨厚与老实。

他已经想不起来这孩子是何时不再需要自己的怀抱。

墨染、青彦与陈颉入门来,见祝余只是默默流泪,不禁面面相觑,大师兄向墨染使眼色询问何事,墨染摊摊手,摇头。

祝余这小子从小便性情外放,不管是悲伤还是高兴,他喜欢便说喜欢,讨厌便说讨厌,就算是哭,那也是嚎得惊天动地,几时见过他这般委屈的模样。

青彦叹口气,小声问道:“师尊,发生了何事?”

天华天尊将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众人沉默了,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如此。

墨染摸摸祝余脑袋,心疼得紧——这孩子从来到招摇山便由他带着,吃喝拉撒睡,样样都是他操心,时间长了,跟养自己个的孩子也无两样。

他将祝余扶起来,拦在怀里,默默抱着,良久,道:“要吃东西吗?师兄给你做好吃的面条!说起来,你的生辰也快到了,不如······”

“师兄,我想一个人待着!”,祝余不知何时已经擦干了眼泪,他抬着头,一双眼睛清亮又干净。

众人便出了门,留祝余一个人在室内。

清净了。

祝余盯着窗棂,外头不知哪里的鸟雀叽叽喳喳吵闹着,他听着那些快乐又单纯的声音,嘴角不由自主牵起个笑容,倏忽又掉了下去。

妇人的声音一遍遍在他脑海中回荡着,虽然愚昧无知,但却透着他无法反驳的真实现实。

他已然明白,他为何会说出那般在妇人看来不可理喻的话来——神族生来便有翻天覆地之能,他们抬手是风云,阖眼是长春,从来领略不到绝望的滋味,自然做不出灭绝人性的选择。

大荒之中有三族,一为神族,道通天地,四分寰宇,乃大荒宇宙的主人;二为魔族,如阴沟野狗,食神吞人,被尊神圈禁一隅难能出世;三为人族,弱如蝼蚁,不足为道。

祝余问那些凡人,如果什么都不能吃了,那为何不去死呢——那并不是他的诡辩,而是脱口而出的经年。

是他遇到这种事,会作出的选择。

他遇到的人,受过的教育,得到的爱护,帮他毫无考虑地作出了这个选择。

为什么他能作出这样的选择,而在凡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呢?

祝余喃喃道:“生存尚且无力,人间怎开鸿蒙······”

来招摇山之前,祝余还在给满山遍野的灵物讲经说道,因此此时,一个奇异的想法突然从他心底里冒了出来,如杂草般疯狂生长,瞬间占据了他大脑。

这是一个,改写了大荒历史的想法。

他一下掀翻被子,光着脚跑了出去。

天华天尊正坐在院子里,难能可贵地垂着头看书,你道他看的甚么书——乃是一册彩图,刀枪剑戟,正打得欢快,正是陈颉爱看的那类话本子。

天光正好,斑驳的阳光下,天华天尊抬起眼,眉目间看不见半分肃杀气,只有通身的慈祥与关怀:“徒儿!”

祝余抿抿嘴角,噗通一声跪下去,朝天华天尊匍匐大礼拜倒,哽咽道:“师父,不肖弟子祝余,自小惫懒,怠于道法,修道十载仍在三清境;日常与诸位师兄多辩口角,争强好胜;平日自命不凡,遇事却麻痹大意,有负师父教诲,请师父责罚!”

天华天尊将图册随手放在身侧的矮桌上,伸出手拉他,欣慰道:“你能悔悟,已是不易,为师又岂能再罚你?”

“求师父责罚!”

天华天尊见他坚持,又见他眉眼已于昨日不同,已全然褪去了稚气,有个少年人的模样,知此事对他影响太大,便说道:“既如此,便去静室反省吧!”

祝余还想说什么,但天华天尊已经起身离开,袍角带着几分温旭的风。

祝余不是第一次在静室静思反省,但以前面上虽然一副悔悟模样,多数时候他是不服的,内心对师父的处置多有埋怨不满——比如他整帝青的时候,最狠一次,他在招摇山静室跪了三日。

如今再入静室,心境不同,看待事物也不同,他跪于蒲团上,望着前方‘引首以望’几个大字,是教诲也是期盼,招摇山静室也挂着这几个字,可惜自己从未认真去领悟过。

他就这样跪着,笔直而虔诚,不知不觉已是夜半时分。

不知何时,天华天尊进来了,看着祝余挺直的背影,怜惜不已。

他走上前去,盘坐于祝余前方,问:“你为何要自罚?”

祝余今夜第一次弯下腰,向师父拜倒,答道:“弟子做错了事,自当受罚!”

天华天尊摇摇头,叹息道:“为师看来,你只是想要原谅你自己!”

祝余一愣,茫然道:“师父此言,弟子不懂!”

“你言过去惫懒,修道有怠,又争强好胜,与师兄们频发口角,此次又发生了易子而食这样的事,你怪你自己麻痹大意,所以导致了小牛的死亡,你悲伤又自责,觉得都是自己的责任,所以你便要我责罚?”

祝余颔首道:“弟子确实大错!”

天华天尊叹气道:“且不说这件事错不在你,只说你要我罚你,何尝不是你想要借我之手原谅你自己呢?再者,便非是你之过,却是你之因果,你又怎能将此因果结束在为师手中?”

祝余听得此言,如雷灌顶,羞愧垂泪道:“师傅所言极是!弟子···弟子终究还是……”

天华天尊心中不忍,道:“为师告知于你,便是要你认知晓这世间的虚妄与真实,往往不在心间也不在眼前,并非责怪于你!”

祝余哽咽再拜倒:“师父···多谢师父!”

天华天尊袖口一挥,便出现一幕投影:“你来看!”

祝余望去,那投影速度极快,但他天生神魂比别人强大,看得清楚,乃是许多生命星球,或许形态不同,但都生存着开了智的生灵。

只见那画面之上飞掠而过的,是无数的战争与死亡,男人胸膛的鲜血与刀剑,姑娘与妇人脸上的麻木与绝望,孩童刻入骨髓的恨,一时百年安定,一时累世征战,历史在血脉里一代一代传承,循环往复。

画面一转,见得有长房不仁,逼死二房,抢/占/弟媳;又有君王猜忌,取忠臣玲珑心煎食,举国反之;又有妯娌农妇为良田归属,状告至县丞,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有小童,灌水于蚁穴,数千万黑蚁浮/尸,小童额手称庆;又见天大旱数年,人/食/人乃是寻常···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星辰不断亮起,复又湮灭,循环往复······

“宇宙之大,难以言述,无法丈量······星辰尚有始终,你所见之事,乃是寻常!”,天华天尊收了投影,暖声说道:“万物皆有生死,若天生之神便能不朽,我等又何须修行?神族只是更高一级的生灵罢了。你几时见过农夫去管鼠蚁之争,苍天过问白驹过隙?不过各扫门前三分地罢了!天生万物,各安所命,所以你不必自责,此乃天道!”

祝余想到那些被淹没的蚁穴,沉默多时,说道:“弟子以为,世人愚昧,人吃人是不对的,便问那妇人,人怎能吃人?那妇人便说她吃的是自己的······可如果被更强者所需求,被所需者所需,便要不问其意愿舍掉性命伦常,这样的天道,弟子认为是错的!”

“万物始灵,生而有悲喜,便要求生!弟子管不得人吃鸡、鸡吃虫、虫复又吃小虫,但弟子认为若人吃人、乱伦常及世间诸多不平事均是天道,弟子就······”

天华天尊被震惊的失了言语,此时见他要说出惊天之语,忙一挥手,祝余那些话语便在张合间沉默,天华天尊苦涩又生气说道:“我道你聪慧,没想到你竟口出狂言!万古以来,你道无人与你一般吗?但当他们向天道抗争时,无一不是被抹杀了!那几位均是世所罕见的大圣,他们都尚且如此,你又该如何自处?区区一个三清,自顾尚且不暇,如何管天下事天道事?彼乃皓日,尔如萤火······今日之言,不得再对外论!”

说完便气冲冲拂袖而去。

祝余知道师父是担心自己,但信念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再也无法遏止它的疯长。

天微亮,祝余所思之事有得,道心通明,便起身出了静室,转而去了天华天尊休息的天华殿,在殿外拜倒:“师父!”

天华天尊一夜未眠,此时见他来,仍旧气盈于胸,没有宣他进殿,便让他就这么跪在殿外,问道:“何事?”

祝余也不恼,规矩跪着答道:“弟子请愿,求师傅成全!”

天华天尊眼皮跳个不停,刚想阻止祝余接下来的话,却不料祝余根本不等他开口便说道:“弟子愿投身世间,人无道,便传人以名,授之以妙,开其鸿蒙,得玄妙之门!求师父成全,弟子入世之愿!”

天华天尊气了个仰倒,怒喝道:“世有千千万,你待何如?”

祝余拜倒在地,答道:“不求万千,唯目所见,心之所向!”

天华天尊噎住,祝余言辞锋利,拿他无法,只得怒道:“孽障,便跪着吧!”

祝余依言一动不动的跪着,背脊挺得笔直。

来来往往的师兄们皆已明了祝余所为何事,见天华天尊离去,方才上前将祝余围了起来,均不赞同,是言:“不可违逆师尊教诲!”

祝余皆不理,只倔强的看着前方,坚持又执着。

墨染心中难免难过,他也觉得祝余此举不亚于蚂蚁撼象,实有些异想天开,只劝他不得,便一同跪在祝余旁边,朗声道:“愿与师弟请愿!”

天华天尊听得,气的胡子乱翘,懒得理这几个不肖子弟,只道跪个几日,便消停了。

干脆连番首之约的后续都托付给青彦,闭关自去修行了。

青彦与师尊想法相合,也不赞同祝余做法,三番两次劝说无效后,便也随他去了。

倒是陈颉,听了祝余一番宏愿后,站立于庭间数日,似有所得,终一日,也跪在了祝余身侧,道:“愿与师弟请愿!”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番首之战已然不知何时结束,几年后,各门各派都已撤离,唯独招摇山一脉自始伫立在小禅宫,等着祝余站起来的那一天。

一日,天华天尊睁开眼睛,清吐一口浊气,此次修行有益,多少增加了些寿元,让他整个人都轻松愉快起来,始一出门,便见着三个蓬头垢面宛如乞丐的人跪在门前,瞬间什么好心情都没了,“砰”一声关上门,拔了刀在房间后头开了个门,从此再不走正门。

又是一年春来,祝余恍恍惚惚,已然快要记不得自己所跪为何,只不停修行,却仍然是跨不过那道门槛。

陈颉倒是在那次顿悟后,境界连越了两阶,成功跨过圣灵大圆满境,进入长生初境。他原就是这一代最强,年纪在整个神界也不算大,进阶之时更是浩瀚祥光加持,惊天动地,四方都言,招摇山怕是有了传承。

此次进阶,将这一代直接甩了十万八千里,长生境是一个大门槛,也是所有修行者的终点,跨境概率极低,千万人里方能有一人成功跨越,陈颉彷如新生一代的领头人,将世间所有年轻的光芒都遮蔽,强悍无匹。

饶是他进阶,却仍然与祝余墨染跪在门前,彷如一尊万古石像,毫不动摇。

又是一个秋来,天华天尊终于是熬不住了。

那扇数年未开之门终于发出一声迟来的叹息,祝余茫然望去,见天华天尊老态龙钟,忍不住叫道:“师父······”

天华天尊看着他,问道:“你自小没个定性,做事三分热度,如今跪了这几年,可是还要坚持?”

祝余点点头,像是怕击碎天华天尊,轻声道:“要的,师父!”

他道:“弟子可行百里路,弟子可走千年岁,山河可越,光阴无阻!便是火海剑树、荆棘丛林,也是去得!”

“弟子唯忧,他年老去,平平无仄仄,一生空碌碌!”

墨染与陈颉眼神一动,心怀骇然看向祝余——神族一生修行,目光总在天穹之上,只道修去长生得逍遥,从未垂怜世间弱小,更不消说放弃大道,要走那人间最窄最小的路。

此时祝余一番话,似是撕开了蒙在二人眼前的迷障,叫二人灵台通明,神魂激荡。

天华天尊也没料到祝余会有此般心胸,只是他心内深知此路难行,因果巨大,祝余是万万承受不起的,爱子之心,叫他很难去赞同祝余。

因此他一挥手,叹息道:“罢罢罢,你既未想通,那便继续跪吧!”

再一年春,有人上四方星拜访天华天尊。

那人道:“天华君,老道观此子言行,绝非池中物!君又何必苛责。”

天华天尊叹气道:“若遇风便化龙,世间又哪里有那么多憾事!他行事多鲁莽,大器难成,也就是嘴上厉害!再跪他几年,约莫就要放弃了!”

那人闻言摇头笑了笑,说到来意:“在下此次来,便是有要事请托天华君,择日我家君上便要渡劫入长生境,要借老祖的大愿望术一用!”

此处的君上,便是那位真正凌驾于诸神之上的君上了,这位诸神之王莫要说同期,便是高他数个境界的,也不敌他一拳之力!别说什么东西南北诸帝,从他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没人打得过他,简直是人神共愤的异类——同样都是修行,为什么你那么出类拔萃我还生不出一丝反抗之心?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位君上,修行速度慢的令人发指——他出现在众神面前时,便是小隐,打败了无数长生境高手,小隐一待数千年,然后入大隐,这回更厉害了,数万年就没见他挪过窝,后来入圣灵,漫长的众人以为他此生都在圣灵了,结果突然他就说要入长生境······

众神都传他乃是神王降世。

只是这位君上可算不上什么仁爱之士,除了圈禁魔族这件事做得地道,就没见他干过什么神王该干的事——他自己独居一星域,没事也不出来,只不过在他的强势之下,有了一批狂热的追随者,逐渐为他建立了政权,虽未统领整个宇内,但四荒也隐隐有俯首称臣的架势,形式破朔迷离,没人知道他与四荒帝王之间到底是个什么高低。

数千年前,就连辰鞅,也是在君上的一纸调书下任了三十二司司首之位。

幸得这位君上乃是个修炼狂人,凡事都不出头,多数需要决策的,都是下属拟好了呈上去,他有心情就批一批,没心情给你打回来,自己看着办。

在四荒的位置,更像是一位退居幕后的太上皇。

借大愿望术一事,怕是千万年来,这位大人第一次对世间发出了声音。

天华天尊惊讶至极:“君上果真乃万世不出之奇才也!我等不如君上远矣!如此盛事,我招摇山自当义不容辞!老祖早有教谕,道今日不论何事,俱都答应即可!便奉上!”

说着,他便拿出一枚玉简,双手递与对方。

那人拿出一物道:“早知老祖道法乾坤,多行大义!此乃我家君上馈谢之物,万莫推辞!”

天华天尊打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颤声说道:“此物可是······可是······”

那人微笑点头道:“正是大荒神王笔!”

天华天尊忙推辞:“不可不可!此物太过贵重!请普虚君收回!君上得入长生境,乃是我神族大幸之事,献大愿望术乃是自然之理,何须言谢!”

普虚天尊按住天华天尊递回之手,道:“今日你若有半点不愿,此物便不须送出!老祖大义,我家君上又怎能不予回应?你若不受,我便有负君上所托!”

说到此时,天华天尊再推辞便见外了,只得收起那物,起身送别普虚天尊。

“老祖!”,天华天尊入得密室,将盒子奉上。

辰鞅老祖伸手接过,问道:“那孩子呢?”

天华天尊心中郁结,原本是想杀杀祝余威风,如今多年过去,确是骑虎难下,拉不下来脸处理这个事了,恭敬道:“还······跪着呢!好叫他知轻重!”

辰鞅老祖打开那盒子看了半响,说道:“不是教你今日不论何事,皆应了便是?”

天华天尊一愣,道:“可是老祖,此事实在是···”

辰鞅老祖见他为难,便起身出了密室,说道:“且去叫他进来!”

祝余端端正正的跪着,身形一如多年前,他双目空洞,已木然如石雕。他当初便知此事师父必是不肯应,无论他怎么跪都不行,可他除了跪在此,没有别的办法——只用执着坚定与师尊爱子之心相抗衡。

今日他同样恍惚茫然,不料却听见天华天尊的怒吼:“孽障,还不滚进来!”。

如惊天响雷,打的祝余茫然措手,陈颉墨染知此事有望,忙将祝余拉起架进殿,见老祖也在,便先拜老祖,再拜师父。

辰鞅老祖向祝余招手,轻声道:“来!”,像是祖父唤稚龄孩童,温暖又让人孺慕不已。

祝余恍恍惚惚去得辰鞅老祖身前跪下,声音沙哑唤道:“老祖!”

辰鞅老祖也不多言语,只是将祝余囫囵个看了个透,心里万般念头都化作一句天意。

他将那盒子递给祝余:“此乃大荒神王笔,此去经年,不知归日,世间诸事险峻,你需照顾好你自己!便去吧!”

天华天尊见老祖将大荒神王笔给了祝余,震惊之余也知此事已无回旋余地,便说道:“孽障,还不跪下!”

祝余心想,这不是跪着呢吗?

突然明白过来,便起身面向天华天尊再次参拜跪下,便听天华天尊说道:“世间多妖魔,你此去,为师只求你囫囵个回来就行了!你所选之道,必有极大因果,若你一事无成便罢,若是······总之你不得求助招摇山任何人!你若是将你的因果沾染给了你的诸位师兄,必饶不了你!”

他十分艰难地说出了极为无情的话:“你须知,你是为师极为疼爱的孩儿,你诸位师兄也是我孩儿······若是他年······你不必回转来!!”

祝余双目垂泪,心下越发愧疚,只拜倒,哽咽道:“谨遵师命!”

天华天尊看着他,在他身上看去了招摇山十来年的光阴,最终伸出双手结印,咏叹道:“我徒祝余,生有大志,今有宏愿,请启天听!愿尔行走世间,都得光明照耀!愿尔所遇,都得温柔善良!愿尔脚踏红尘,无论是光阴、是风、是水,都与尔祝福!愿世间黑暗都不近尔身!愿尔身在不悔路,行大正之道!以此大愿望,加持我徒身!以此大愿望,得诸天明鉴!”

话音一落,便有无数星光穿越时间与空间,来到祝余身上,一时整个天华殿都大放光明,直至照亮了整个宇宙。

祝余听得第一句时,便已经泣不成声,他万没想到,自己能得到传说中的大愿望术加持己身,师父厚爱,无以为报。

天华天尊施了大愿望术,神情疲惫,面色略苍白,挥挥手道:“自去吧!”,便不再看祝余一眼。

他这一术法,生生耗去了他七成生气,整个人越发老气,眉梢死气沉沉,像是沉珂难愈。

祝余哽咽,抽泣道:“师父······师父······弟子谨遵师命!”

天华天尊连看他多一眼都心痛难忍,怕自己就打断他的腿,挥挥手,不耐道:“滚吧!”

祝余拜别了老祖,便与陈颉墨染出了门。

辰鞅看三人出去,走远了,才面色不虞,道:“大愿望术,我自可为他加持!”

天华天尊垂着头,眉梢缓缓灰白,闻言只是摇头,笑道:“他是我的弟子!自然由我为他祝愿!”

辰鞅扶起他,道:“你时日无多,何必勉强?”

天华天尊勉力坐下,道:“如今子服如日中天,又有老祖在,弟子无憾!”

辰鞅叹气,没再说什么,他这一生只有天华一个徒儿,自然也是放在心尖上的,徒儿与徒孙,自然是极大不同。

他摩挲过大荒神王笔的指尖尚且还留着些余温。

他曾经做过无数次相同的选择,这一次,为了他的爱徒,他要违背苍穹的意愿,走一条荆棘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