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神药问世大唐

天微亮,尚药局留守的药童蜷缩在被褥中,辗转反侧。

他梦到,有北方的蛮人攻入到了大唐长安城,烽烟四起,百姓哀号。禁卫军和蛮人刀枪交击不断。

“锵锵锵……”

他害怕极了,刀枪的交击声,就在身后不断地响起,越来越近。他却滚落在地,爬不起来,吓得满地打滚。他奋力地呼喊,但求救声,却被四周的哀号声、嘶喊声、鼓声、刀枪交击声,迅速地湮没。

他滚落到一块青石板旁,磕得头破血流。血水顺着脸颊,流入到他的口腔中。他伸出舌头,轻轻地舔上了一口,有点甜!

“救命啊!”

他终于呼喊出声,站立了起来。

药童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感觉浑身一寒,头也疼得厉害。

他睁开眼,一缕晨曦,通过格窗,照入他的眼帘。

“原来是做梦……呼……”

他舔了舔嘴唇,有点甜!

原来是受了风寒,鼻涕流了出来,他回忆起,原来昨日有两位大师留宿在了尚药局。奉御吩咐他陪同留守,于是他也陪同留宿在了尚药局的值班间,未能归家。

“唉,药童就是命苦,啥时候能混个医佐当当,好歹也是正九品下,能穿青衫了!”

他又舔了舔嘴唇,摸了摸头,一脸哀怨。

“哎,我就是富贵身子,穷人命,睡不得硬板床,盖不得薄被。睡个觉,自己还从床上摔落了下来,值个班,还受了风寒……”

他摸摸屁股,又摸摸头,开始整理内务。

“锵锵锵……”

屋外有金属敲击声传来,虽然很轻微,但他天生“神耳”,对细微的动静就能敏锐地察觉到,所以他常常睡觉不踏实,也常常被安排值守。

“不好!这个点,各位大人应该还没到尚药局办公,有窃贼!”

他也顾不上再整理杂乱的床铺,也顾不上此时自己衣冠不整。

他穿着单薄的内衣,迈着两只小短腿,就冲出了值班室,穿过后院,来到前殿。

路上,他还不忘抄上打扫庭院的竹制扫把。

“哪来的窃贼,还不速速现身!敢来尚药局偷窃,当斩!”

药童想出了他认为最威武、霸气的对白,出声喝道。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和尚,身穿黑色纳衣,在制药室的灶台边一阵忙活,像是在熬制着什么。

“锵锵锵……”

一阵器具敲击的声音发出。

“呃,大师,早安!”

药童愣了半晌,说出了一句他认为最得体的话,又觉得不够,补充道:“大师,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唐玄奘回头,看见一个身穿单薄白衣的药童,手拿一根扫把,鼻头通红,瑟瑟发抖。

“暂时不用,你还是先回屋换上厚衣服吧。对了,谢谢你昨天买回来的甘蔗,也就是你们说的竹蔗。”

唐玄奘看着这个小药童,脑海中的唐唐忽然想起来,在地球上,刚参加工作的自己:想上进,想表现,想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但穷,没资历,没经验,只能像一头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

“蜗牛也是牛,终有一天,阳光也能照到它的脸!”

唐玄奘望着一脸呆萌的小药童,忍不住开口道。

“啊,大师,你在说什么,虽然我听不太懂,但还是感觉好有哲理的样子。”

小药童感觉唐玄奘不像尚药局的太医那么严肃,非常友善的样子,吸了吸鼻涕,壮着胆子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他看见唐玄奘好像在熬制糖稀,灶台边还有一堆竹蔗皮和被捣碎的竹蔗渣,还有一些模具和牛皮纸。

“呀,大师,你在制作石蜜!”

他又连忙退后了一步,怕鼻涕和他早起浑浊的口气,污染到唐玄奘锅里的“宝贝”。

是的,甘蔗在大唐也是宝贝,只有大户人家偶尔才能食用。

蔗在大唐分好多种,其中一种紫皮的药蔗,偶尔被太医用来入药,他这个小药童虽然没有吃过蔗,但偷偷嚼过蔗渣,很甜!

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用袖子快速擦了一下口水。

他自认为隐秘的动作,却被唐玄奘完全看在眼里。唐玄奘伸手从灶台旁边抽出一个甘蔗,递向小药童道:“喏,这根竹蔗拿去吃吧,看你有风寒入侵的样子,竹蔗能清热解毒。”

“大师,不敢,不敢,我,我要回去收拾去了。”

小药童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连忙摆手,脚却没有移开一步。

唐玄奘轻笑着摇头道:“这根竹蔗就当是你昨日给我跑腿的报酬吧,对了,一会收拾完,记得过来给我帮忙。对了,吃完的竹蔗渣记得拿回来,别被尚药局的太医们发现我们偷吃。”

说完,他把一节甘蔗递给小药童,自己又从旁边抽出一根甘蔗啃了起来,当然,他手中搅拌甘蔗糖稀的动作没有停。

小药童怀抱着甘蔗,红着脸,羞愧地逃走,还不忘回头道:“谢谢啊,大师,你是好人,你偷吃竹蔗的事情我不会和奉御说的!”

唐玄奘看着逃也似离开的小药童,满脸无奈,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暗道:“我在地球刚参加工作那会,有这么蠢萌吗?”

“我这叫偷吃甘蔗吗?我这叫奉旨试药!”

“甘蔗还得给孙大师留一点。哎,这辈子居然转世回大唐当了和尚!有我这么苦逼的穿越者吗?肉不能吃了,酒不能喝了,还有……哎,蔗糖得多熬一点,多准备一些调味品,给我单调的饮食增加一些风味!”

日上枝头。

唐玄奘在偷吃且收拾完回来的药童帮助下,熬制好了第一锅蔗糖浓浆,他把蔗糖浓浆倒入自己制作的竹制模具内。模具内还垫上了一块牛皮纸。

待蔗糖凝固成块,还温热的时候,他取出牛皮纸包裹的蔗糖块,用刀具把它分割成如方糖一般大小的更多小块。

“哎,终究还是制作不出洁白的白砂糖来。纸上学来终觉浅啦!”

唐玄奘无奈地摇头叹气。

他能熟练地熬制糖稀,是因为唐唐在地球也是个美食家。

之所以唐唐能成为美食家,还是因为穷,不能肆无忌惮地下馆子,只好自己多翻食谱,在家做。

其中,拔丝地瓜就是他的拿手好菜之一。

他又榨了一杯甘蔗汁,用热水冲泡,来到了孙思邈的房间。

“孙大师,起来喝热水了!”

刚好遇到起床洗漱完毕的孙大师,唐玄奘也没有那么多顾虑,径直走入了他的房间,双手把热甘蔗汁奉上。

“哈哈哈,一早就听见你在捣鼓,也不知道在忙活啥。”

孙思邈也没和唐玄奘客气,伸了伸懒腰,接过他手中的陶瓷杯,吹了吹杯口,就轻嘬起热茶来。

“怎么样,能喝出是什么来吗?”

“看孙大师面色红润,腰不酸了,腿不痛了,鼻涕不流了,也不咳嗽了,我心甚慰!”

唐玄奘此时很是激动,因为他知道他终于找到神药板蓝根了!

都不用孙思邈开口,他就能从其病情好转状态上看出来。

“蔗汁!应该是你准备给你说的‘板蓝根’药剂中合苦味用的,但你给老夫冲泡的应该是竹蔗汁,入药最好用紫皮的药蔗。你也是有心了。”

孙思邈微笑着点头,又一小口,一小口的把热乎乎的甘蔗汁饮入腹中,感觉浑身暖洋洋的。

他已经好转了大半的风寒感冒,似乎又减轻了很多。

“饮热水,祛风寒,哎,我都不知道我是药王,还是你是药王了。”

孙思邈此时心情很好,微笑地望着唐玄奘,打趣道。

“在医药领域,我还是个学童而已,一切单凭孙大师吩咐,哈哈。”

唐玄奘也很是开心,因为他知道,他在大唐的第一劫难算是度过了。

在他们聊天之际,尚药房的奉御和太医们都陆续来到前殿,打卡上班。

一个青色的身影,穿过门廊,来到后院,跑到孙思邈和唐玄奘的面前,躬身一礼。

来人正是尚药局的女司医陈楠。

她的声音如百灵鸟一般清脆地道:“给孙大师,玄奘法师二位请安了。”

孙思邈端坐在一张檀木靠椅上,笑眯眯地砸吧着嘴喝着热甘蔗汁,一副美滋滋的模样。

他抬头看见,身着官服,穿戴周正的陈楠,弓着腰,行着弟子礼,恭敬又拘谨地站在门檐下,笑眯眯地道:“陈司医,你为朝廷八品官员。老夫只是一介布衣而已。你不必对老夫行如此大礼。”

唐玄奘此时坐在厢房另一侧的靠椅上,也很是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女医官。

大唐尚药局有女医官不足为奇,毕竟要给后宫的一众嫔妃服务。尚药局要都是男医官,行事也诸多不便。

但他好奇的是,这位女医官似乎对孙思邈特别的恭敬。

“我就感到这位女医官不简单,像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她该不会是和孙大师有什么故事吧?”

唐玄奘恶趣味地想道。

“大师乃是我大唐的一代神医,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小女子崇拜不已,行再大的礼也是应当。”

阳光洒落在陈楠的身上,在她身后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晕。

“像,太像花木兰了,如果这位陈医官把官袍换成铠甲的话,就更像了。”唐玄奘心中OS。

孙思邈此时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尚药局的后院厢房,本就面积不大。此时他和唐玄奘两人在此。陈楠毕竟为女儿身,此时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孙思邈拿起他的黑木拐杖起身,又大口把已经温热的蔗糖水喝完,甩了甩袖袍道:“走,我们去前殿,几位太医应该都来了,正好今个让神药板蓝根在大唐问世!”

说到此处,孙思邈眼露精芒。

陈楠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神情高涨的孙思邈,又羞红着脸,低下了头,连忙在前带路。

不知道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还是修道的缘故,孙思邈走路的步伐非常稳健,但总是不紧不慢。

“看见大师身体好转,小女子就安心了。”

“试药这种事,让我们尚药局年轻的医官来就可以了,孙大师怎能这么不爱惜身体?”

陈楠一边在前带路,一边还在不断的小声,对着孙思邈嘀咕。

孙思邈迈着沉稳的步伐,慢悠悠地踱着步,也不做解释。

他好奇的问道:“听陈医官的口音好像不是长安人士。如果老夫推测的不错,陈医官的祖籍应该是在北方吧。”

“是,小女子原本居住在北方的榆林城,因求学来到长安。不知道孙大师可还记得北方的榆林。”

说到此处,医官陈楠回头望向孙思邈,眼中有炽热的光芒闪过。

孙思邈对陈楠的表情恍若未见,仿佛陷入一片回忆道:“榆林啊,老夫贞观三年曾游历到榆林。那时唐王刚登基不久,北方未定。榆林离阴山不远,恰逢北方蛮族踏过。哎,大好的河山,成片的灵药园,糟蹋殆尽。老夫在榆林坐诊三年。可惜人力有时穷。老夫也只是一介布衣,财力终究有限……惭愧,惭愧。”

唐玄奘未语,只是在一旁静静地聆听。

“大师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因为大师的救治,小女子那时可能已经死在榆林了……”陈楠神色激动地说道。

“哦,原来还有这么一番渊源,看来榆林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出了陈医师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医官,难能可贵。”

众人一边聊着天,一边通过后院的回廊来到前殿。

此时,陈楠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因为一众太医已经涌上前来。

“大师,昨晚我睡了一觉,感觉轻微的风寒都已经好多了。这靛青根当真是治疗风寒的良药!”

昨天鼻子堵塞的老太医第一个冲上前来,报告好消息。

“大师,这看你气色红润,精神抖擞的样子。风寒看来已经是都好了。喜讯啊,当真是喜讯。”

尚药局的奉御和其他一众太医也是一片欢呼。

奉御欢呼的是,他立功了,而且大唐有治疗风寒的神药即将问世,不管版权是谁的,使用权一定有他尚药局一份。

而众太医欢呼的是,皇后娘娘有救了,他们也不用被砍头了。

“大伙先别簇拥着大师了,还是先让孙大师和玄奘法师用早膳吧。”

奉御说着,让人端上豆浆、牛乳、胡饼……

医官陈楠又偷偷从她的包裹内取出一盒绿豆糕奉上,道:“小女子昨晚亲手做的绿豆糕,不知能否入得孙大师和玄奘法师的口。”

唐玄奘一边吃着胡饼,也就是大唐特色的芝麻烧饼,一边往他的豆浆中加了一颗“蔗糖”,美滋滋地吃喝了起来。

他没去尝绿豆糕,知道应该是陈楠专门为孙思邈做的。

“哎,都是有故事的人!就不知道两人是单纯的医患关系,还是有其它关系。”

唐玄奘一边美滋滋地用着早膳,一边还不忘给孙思邈的牛乳中加了一块方糖,道:“有点甜!”

唐玄奘一大早熬制的方糖,就放在此时吃饭的檀木桌上。

陈楠用手指轻轻夹起一块,放至唇边,伸出小舌头轻轻舔了一块,然后眼睛就亮了。

“这,这是玄奘法师今早自己制作出的石蜜!真甜!”

说完,她把整块方糖塞入口中,细细品尝了起来。

众太医这个时候也才关注起桌上的小方糖来,都纷纷取上一块送入口中,啧啧称奇。

他们倒不是没有吃过石蜜,而是感叹唐玄奘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能制作出石蜜来。要知道石蜜在大唐的制作工艺此时还十分不成熟,而且都是把甘蔗先长时间晾晒后,再制作成糖,时间相对漫长。

“咳咳,都是神书上记载的制糖方法。贫僧一大早制作出蔗糖来,也是给皇后娘娘的中药中调和苦味用的。大家也都来试试这蔗糖,都来试药,试药!”

唐玄奘此时算是想明白了,所有他解释不清的事情,都可以推给神书,准没错。

“有点甜,有点甜,老夫品尝是无毒副作用,大家都来再鉴定一下!”

孙思邈也不客气,再夹起一块方糖放入口中,满脸笑嘻嘻。

“老夫也再来鉴定一块!”

“我也再来鉴定一块吧……”

没多久,桌上的方糖,就被大家鉴定完毕,也一块没剩下。

唐玄奘一脸幽怨,暗道,我还想给自己留点来着,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