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融合之难

(维修改完,请稍后……)

蒋琬听到此话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道:

“郡守,朱褒一族乃是牂牁大族,若如此而亡,恐怕……”

塞木听到此话,对蒋琬拱手道:

“先生,此乃天灾,我等无力改变,牂牁大族又有何可说?”

蒋琬轻轻的摇了摇头,又看向了金旋,

他见金旋神平淡,愣了一下,然后叹息一声,坐了下来不再言语。

金旋见蒋琬不再询问此事,心中松了一口气。

同时他对于自己做下此事心中也有些厌烦,也不愿在提起此事,

就这时金疾站起来拱手道:

“叔父!如今我等已经占领牂牁,下一步是否要入川?”

金旋听到此话,心中一动:

他原本想着在赤壁之战时,趁众势力的注意力皆在曹操与江东之上时占领益州,

但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这么快便攻道下牂牁,

而牂牁之北,便是江州,过了江州,便是成都,

此外江州主要防备的方向是荆州,对于牂牁这个方向,基本没有什么防御,防御设施也少的可怜,

若是他现在突然北上,凭借天路和手中的TNT,

也许能快速的占领江州,进入益州,

虽然这么想,但金旋还是有所顾虑,

益州毕竟是个大洲,其民近百万,

自己手中又无汉人,只能带着异族攻打益州,

而有战争必然会有伤亡。

若益州士卒被异族所杀,

这些士卒后的父母亲友该如何想,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大汉子民,还没有经过南宋魔改后的儒学洗礼,

也没有经过辫子朝的奴役变得麻木不仁,

各个都是彪悍的很,

若是因为汉人攻城略地而亡,也许会感叹乱世不易,诸侯征伐而亡命,

但要是他带着异族带入天府之国,

那些百姓又该如何看待,

这里面就有很多说道了

于是他看向了蒋琬,向他征求意见:

“先生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蒋琬沉思了一下说道:

“以郡守如今的实力还过于薄弱,想要攻取益州恐怕不易。”

蒋琬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金疾叫道:

“叔父如今已有近十万两族联军,还有神异破城之法,益州可能阻挡?”

听到此话,蒋琬还是摇了摇头:

“都尉,攻城略地容易,守地安民难,琬也见识过,郡守那神异般的本事,

但这些都是死物,如何能安抚民心,再加之郡守所带皆是异族,

便是攻下益州,益州百姓也难以臣服。”

而说道这里蒋琬眼中光芒一闪,向金旋拜道:

“郡守此举,乃是异族入侵,道义不符,请三思啊!”

听蒋琬讲完这些,金旋叹息一声,

正要说什么,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不但有方块,还有可以每月产出小麦,用这些也无法收服民心吗?

想到这里金旋将自己的这个疑问了出来。

而蒋琬再次摇了摇头道:

“郡守小麦,琬亦见识过,此乃神物,虽然可取得民心,

但我汉民面对异族之气节,非是此物可以化解的,

只要郡守带着五溪南中各族进入益州,必有后患。”

金旋看着蒋琬神色严肃,三番五次的劝说自己不要带着异族进入益州,

他笑了笑说道:

“先生放心,金旋从未想过让三族进入益州。”

蒋琬听到此话,有些惊讶的看着金旋,

要是彻底收服南中,金旋手下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

郡守竟然承诺不使用这份力量,

让他着实比较惊讶,同时心中也有些怀疑,

他看出金旋是有野心之人,若是做出这般承诺,他又有什么力量去攻打益州,

这又让他有些不相信,

而金旋也看出了蒋琬眼中的不信,

但他也没有过多解释什么,

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打算。

不仅仅是因为五胡乱华之类的原因,

而是因为族融合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打大乱,

像是西晋内斗而虚,引进异族相助,最后结果如何,五胡乱华,险些族灭。

而之后盛唐,

先有西域粟特人,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

使得唐朝由盛急转而衰,

之后黄巢之乱时,又有岭南之省收留阿拉伯人,使之屠城抢劫。

再往后,异族藩镇割据,百族混乱,五代十国由此而始,

华夏也由此直到明朝,也未将燕幽之地收回。

不说这些,古时之事,

便说他的前世,鹰国对插手越河之南的内战,

华夏相助很多,

然而在鹰国撤退之后,这国膨胀了。

加之华夏,与北方的熊国交恶,互相屯大军在北方边境。

这个被华夏帮助过的小国更加膨胀,

有鹰国阴谋撺掇,又有毛熊兵器相助,

寰宇之内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站在自己的身后。

谁能挡我,北方这个陷入危机的华夏?

那就是是一块肥肉,

就这样翻脸了,

然而却是搁到了牙。

而在此之前,在与鹰国相斗中。

又百万越河人流离到香江之口上的那各港口,

城市,华夏可怜而收之。

结果两国相斗,这些人更是翻脸,

尤其是从香江之港口,到处捣乱,为间为谍。

没有一丝感恩之心。

更是在香江之港回归之后,还在时时刻刻在恶心着华夏之人。

甚至在他穿越之前还在闹腾,

还有华夏之西传说中的浪漫之都,自收留黑肤之后,

治安不断下降,在他穿越之前,更是听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那个自称浪漫的国家,其黑肤新生幼儿已占六成。

若这一代人长大,后面的事情已经是不敢想象了。

由此可见,想要让名族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是让短时间,融合必会有麻烦的事情发生,

而最好的办法,

缓慢的相互融合,认同一种文化,

才能消解争斗,

而这样的事情,非是一代人能做到的,

想到这些,金旋叹息一声:

“想远了!”

这时他看了看一直盯着他的蒋琬,问道:

“先生!不知可否召来些学者,我欲再南中,黔中,峡中,开设学堂。”

“学堂!”蒋琬的眼睛慢慢的瞪大,对于金旋的话,他心中震撼不已。

“郡守要,教化异族?”

金旋点了点头。

听到此话,蒋琬的神色变了几变,对于金旋统御这些断发纹身的异族,整天和这些异族在一起,

虽然他嘴上从未说什么,

但心中还是有些不满的,毕竟要争霸天下,光靠异族是不行的。

而如今金旋竟然要教化异族,让他心中的那点不满也同时消散了,

此时他的心中不但没有了不满,

反而有些高兴,

但考虑到金旋要招揽些学者,

他便觉得有些为难了,

于是蒋琬对金旋拱了拱手道:

“郡守!读文识字之人可以寻到,但琬寻来的人恐怕不会很多,

而且就算是寻找来,黔地南中皆是蛮荒之地,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来。”

听到此话,金旋大手一挥道:

“先生可用重金聘请!”

蒋琬摇了摇头道:

“若郡守用重金聘请倒也能寻得几人,但也不会多,只能在一郡中建设学堂。”

“这样啊!”金旋皱了一下眉头道:

“那先在黔城建立学堂,这件事便有劳先生了。”

“郡守放心,若一郡学堂,琬定可建成。”

金旋见蒋琬应下了此事,满意的点了带你头。

只要开个头,后面慢慢传播,总会有效果的。

而且按照盘瓠的传说,五溪人与汉人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

先汉化五溪人,再用五溪人去融合其他蛮族,这样的阻力也许会小一些。

众人又商议了一阵,

便暂时定下了,接下来发展的事项,

首先便是将牂牁彻底收服在手中,

此外,金旋要隐藏自己在在牂牁的存在,

毕竟他现在还不打算出兵,益州那他的存在便不能暴露出去。

对于那种这片地域,蛮族时常反叛攻城,那是常有的事情,

但要汉人带着蛮族攻城,那性质便变了,

就算刘璋在昏庸也能知道这里面的区别。

既然益州暂时不能攻打,

那便只能攻打找那种剩余的几郡。

待他将南中彻底收服,再想北上之事。

而且他在牂牁这几日还发现了一些不同的事情,

那便是牂牁也有汉人居住,

不但是牂牁,南中的几个郡中都有汉人居住的痕迹,

虽然不多,但也能组成一支完全由汉民形成的军队,

这样,益州百姓抵触的心里也不会很多,

“嗯!汉军!等等!

我前今日不是还俘虏了一支汉军吗?

差点将这件事情忘记了!”

想到此处,他看向了跪在在右列末尾的张戌。

金旋正要想张戌询问汉军之事时,

看了看右列的那几个五溪和峡中的首领,将要说出的话停了下来。

“汉军的是,还是不要在他们面前商量为好。”

就这样金旋又与众人商议了一阵后,下达了几条命令这才让众人离去。

看着对他施礼的众人,

金旋突然叫道:

“张将军,请留步!”

听到金旋的话,张戌愣了一下,心中有些嘀咕道:

“我方才一句话也没有说,主公为何也要将我留下来?”

但这样的疑惑也只是一闪而过,

便回身向金旋拱手道:

“主公,有何事吩咐。”

金旋笑了一下说道:

“张将军,请坐,我有一事相询。”

张戌听到此话,便要坐会自己的位置,

金旋见张戌还要座道末尾之上,赶忙说道:

“张将军,何必座的那么远,到前边来,座道此处。”

张戌听到金旋的话,默不作声,快走两步,跪座到了金旋指定的位置。

等到了近前,金旋这才发现,这张戌似乎有些阴郁。

金旋见此也不急着询问汉军之事,而是问道:

“张将军似有心事?”

张戌这时叹息一声道:

“戌有些担忧家中之事!”

“家中!难道张将军,家中尚有双亲?”

张戌摇了摇头道:

“戌之双亲已经过世,若双亲尚在,戌也不敢降于主公。”

听到此话,金旋心中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也对,若张戌投降他的消息传到益州,

恐怕他家中之人会因此获罪,

“既无双亲,那……”

这时张戌叹了口气道:

“为有担心,兄长因我之事而被拖累,不过以兄长的地位,应该无甚大碍,

戌让主公担忧了。”

而金旋看着张戌的神色,发现他没有微微皱,似乎担忧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

但这毕竟是张戌的家事,他要是不愿意多讲,

金旋也不能逼着他说,因而金旋询问起了那支汉军之事:

“张将军,你所带之军是从何而来?”

听到金旋询问起他所带之兵,张戌沉思了一下说道:

“此军名为东州兵,乃是我从益州带来的。”

“东州兵!这个名字有何说法?”

张戌思索了一下解释道:

“此军乃是,老州牧所建,

当初恰逢黄巾之乱,之后又有董贼之乱,三辅,南阳等地逃难至益州,

老州牧,将这些流民收留,又从中挑选出一些人组成东洲兵,

又因为三辅之人甚为强壮,弓马娴熟之人甚多,故东洲兵极为强悍,在蜀地甚是出名。”

“原来是三辅之人,怪不得那般厉害!”

金旋感叹一声,便从自己前身的记忆中得到了关于三辅的事情,

而前身的故乡正是三辅中的京兆。

而三辅又被称呼三秦,被分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

而这三地里的人向来彪悍,

其中能将曹操打的割须弃袍的马超便是出身于右扶风。

刘焉能得到这三地的流民,那可真是得了一处优质的兵员,

此外还有,荆州逃来的南阳人颍川人。

如此文武结合,在加上刘焉与张鲁的关系不错,

还有他上表提出设立州牧,然后自荐提前跑到益州布局。

若不是他死的太早,三国历史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可惜他死之后,留下了一个连阿斗都不如的刘璋。

金旋摇了摇头问道:

“那东州兵现在如何了?”

张戌听到此话,叹息一声道:

“东洲兵大多在防备荆州,和张鲁,但也不若以前精锐。

当初三辅之民感念老州牧收留之情,皆是踊跃参加,

如今老州牧过世多年,而刘璋昏聩,

三辅之民,与益州百姓又有不和,东洲兵不复以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