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团子

六十年代不光过得艰难,还有隐藏在群众中的特务。不管是被当成怪物,还是被当成特务,那都是要命的事!

所以空间的事一定不能说出去。

她赶忙又叮嘱了姜惜几句,姜惜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空间里的东西不能大大咧咧地拿出来,那几个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两人商量了下,既然到村口了,可以借着要饭拿物资出来。至于该怎么要,她们又简单商量了下。

坐享其成肯定不行,让娃们参与其中才能让他们切身体会,才会更懂得感恩。

姜惜拿了三套旧衣服给她,让她们娘仨套上。她们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一点落难的感觉都没有。

这点何春华深有体会。

在遇到姜惜前,她已经带着孩子们要过,不过由于她们穿着整齐,很难要到。

要不是遇到好心人,估计她们到现在还饿着肚子。

她拿衣服过去给朝阳和旭阳穿,两兄弟极不情愿,可到底扛不住咕咕叫的肚子。

按照计划,姜惜姐弟一组,何春华娘仨一组,一会儿在村口汇合。完整内容

等何春华带着俩儿子行动后,姜惜也带着四个娃出发。

姜家生活虽然拮据,但没有走到要饭这一步。

四个娃也还小呢,没有经验。

她在电视剧里饰演过这种角色,轻车驾熟。

一边走一边教他们一会儿该怎么做。

她寻着饭香停在一家门口,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为大娘,她颤声道:“大娘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和弟弟妹妹已经好几天没吃饭,实在是饿得走不动了……”

话音落,眼泪也吧嗒吧嗒落下来。

她一哭,四个娃的眼泪也止不住了。

“大娘,行行好吧!……”

“行行好吧大娘……”

“好心有好报……大娘。”

“……”

大娘一看五个孩子瘦得皮包骨,其中一个饿得脸有点浮肿,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

进屋拿了两个菜团子出来,“你们早一步来就好了,大娘家现在就只剩两个菜团子,可别嫌少。”

“不嫌少不嫌少,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姜惜连连道谢。

四个娃也跟着道谢。

又可怜,又懂礼貌的孩子,怎么能不让人心疼。

就冲她们这么真诚,大娘又进屋拿了两块红薯给他们。

没想到第一次要饭还挺顺利。

不管是姜惜,还是四个娃都很高兴。

姜惜把两个红薯放进了包袱,让他们四个先分着吃菜团子。

四个娃舍不得吃,不约而同地把菜团子递到了她面前。

她看着四个娃黑乎乎的小爪子摇摇头,“你们先吃,吃完沿着这条路往前再要几家,姐姐再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好心人,等会去找你们。”

四个娃乖巧地点点头。

姜惜跟他们分开后,趁着没人注意,先在空间灌了一壶深井水,洗了洗手又拿出几个不太松软的碱面馒头、几块红薯放进包袱里。

馒头的模样不太好看,碱放多了有些发黄发硬,就算说玉米面和高粱面掺和做的,也没人怀疑。

糊弄糊弄几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没想到曾经她所嫌弃的馒头,现在也成了要饭都要不到的奢侈品。

要不是地震前,奶奶刚蒸了一锅馒头,估计她连这都吃不到。

这个年头,村里能吃上窝头、菜饼等已是难得。

想吃又白又松软的馒头,大概只能在部队和各大机关凭粮票才能买到。

刚才奶奶也说了,原身已经好两三年没让朝阳兄弟俩吃过馒头,所以想骗过他们很容易。

她饿极了。

自己先掰开一个馒头,剥了一个鸡蛋,然后又撕开一包香菇豆干夹了进去。

压了压,像吃肉夹馍一样吃起来。

边吃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吃完又喝了一盒奶,这才去找四个娃。

四个娃按她说的,沿着那条路一家一家的要饭,有样学样。

虽说并不是每家都给,但要得可不少。

看见姜惜过来,兴奋地向她展示劳动成果。

两个玉米面窝头、两个红薯秧面团子、三个蒸土豆,还有一碗很稀的小米粥。

不得不说,关东生活条件确实比关内好点,尤其是比几个娃的老家好。

在老家,姜招娣的母亲经常跟着别人挖树根,晒干以后磨成粉吃。

之所以拖家带口出来,不光是因为要找姜招娣那失踪的父亲,也是想给娃们寻一条活路。

元宝把碗端到她面前,“姐姐,你喝小米粥,闻着可香了。”

米宝、麦苗和小石头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姜惜本不想喝的,可架不住他们目光里的热切。喝了一小口,“嗯,真香,你们也快吃,姐姐刚才吃了个混合面馒头,不太饿。”

她把馒头露出来给他们看了看,他们并没有太过惊讶,甚至觉得还不如他们要的玉米面窝头颜色好看。

不过等他们吃过以后,却发现混合面馒头比窝头好吃太多,有一股他们形容不出来的味道,不由得夸了两句。

是啊,什么味道呢?

他们多久没吃过白面,自己都忘记了。

人小,胃口小,吃得也就少。

尤其是小石头,只喝了点小米粥就说饱了。

元宝、米宝和麦苗三人分了两个馒头,就吃的很饱,应该是说很久没有这么饱过,喝口水都能打饱嗝。

姜惜把多余的干粮招搁好,带着四个娃去跟何春华母子汇合。

到村口的时候,何春华母子已经等在那里。

她们今天也比较顺利,要了三个荞麦面团子、三个豆秸面团子和两块豆饼,还在一户人家喝了点热汤。

旭阳一看她们过来,赶紧捂好何春华包里的干粮。小声说:“妈,你可别把我们的干粮给他们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