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吴三桂杀了吴三桂

高得捷的战死让吴军士气大损。

攻击右军的王公良部甚至连何可纲的衣角都没有摸到就折损了一半人马,王公良被迫拨马后撤。

在袁崇焕军的压迫下,吴军明显有溃散之势,大量吴军不再听从佐领号令,逃出本阵,四散奔逃而去。

对于这些溃兵,袁崇焕并没有花心思去斩杀,因为没必要。

古代战争的战胜从来不是杀光敌军,而是杀溃敌军。

吴三桂原本还想聚拢本部防守,谁知这时候,沐剑屏忽然朝天空中放了一支烟花。

烟花绚烂,转瞬即逝。

吴三桂心中愈发恐惧,觉得必然有事要发生。

就在这时,原本与吴军挑夫在一起避战的南明【巾帼卫】韩老葱忽然大叫一声:“姐妹们!用飞雷!”

伴随韩老葱的大叫,这些妇女纷纷从裤裆里掏出来一颗颗威力巨大的78号反坦克手雷。

这玩意在近代是用来反坦克的,炸人自然也不成问题。

【巾帼卫】原本就是在吴军后面,和吴军主力的距离不过十几米,这个距离用李云龙的话说,是个娘们儿也能扔过去。

“轰!轰!轰!”

78号反坦克手雷的爆炸威力惊人,巨大的气浪直接掀翻了无数战马。

吴军哪见过这种火器,这些前明留下来的降兵早就没了当年的锐气,什么死战到底,什么士气,都没有自己的命重要。

至此,吴军溃散。

散了,彻底散了,近十万人土崩瓦解,被明军冲上来砍死的,被惊马踩死的不计其数。

在生死存亡之际,吴三桂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认真的穿好铠甲,从亲兵手中拿起那柄数年不再使用的铁枪,大声道:“兄弟们!今日就是报国的时候,随我冲啊!”

他大吼一声,亲率亲卫数百人直奔袁军中军而来。

说起来也是讽刺,一个叛徒谈报国,总给人一种J女谈贞洁的感觉。

迎战吴三桂的是两个人,一老一少,中年人四十多岁,叫吴襄,白袍少年十几岁,也叫吴三桂。

少年吴三桂提枪扑上去,咻咻两枪戳死两个近卫,和平西王吴三桂混战起来。

少年吴三桂力勇,平西王吴三桂数年不上马,不开弓,甫一交手便觉力怯。

关键时刻,白面书生胡国柱和菜贩子王公良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

二人大吼一声:“休伤我父(主)!”说罢拍马猛扑上来。

吴襄一见儿子要吃亏,抡起铁枪冲上去和胡国柱交战在一起。

吴襄此时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司职团练总兵,弓马娴熟,远不是喜欢舞文弄墨的胡国柱可比。两人交手,不过几个回合,吴襄觑个破绽作拨马要走之势。

胡国柱不识战术,挥舞马刀要追。

吴襄猛一勒马,噗的一枪戳中胡国柱心窝。

胡国柱大叫一声,临死之时竟死命抓住吴襄长枪,惨叫道:“父王!快走!”

平西王原本还有战力,此刻被这一声惨叫吼得心神俱裂,心生胆怯,再也没了战意。

平西王拨马想走,少年吴三桂大吼一声,拍马冲上来举枪在平西王心口使劲一戳,鲜血喷涌。

平西王惨叫一声,口鼻喷血,仰面从马上栽了下来。

解决了胡国柱的吴襄翻身下马,喊道:“三桂!快砍这贼头颅!”

平西王吴三桂听到熟悉声音,大惊失色的看着吴襄,惊恐道:“你……你是……”

他还想说什么,少年吴三桂快步上前,一手揪着他的头发,另一只手持刀,干净利索的割掉了他的头颅。

少年吴三桂举起平西王头颅,大笑道:“吾为天下杀此贼!”

吴军见主帅身死,一个个胆战心惊,纷纷下马受降,剩下的人大部分溃散。

臣蓟辽督师袁崇焕报。

永历十五年十月,臣于滇缅边境伏击鞑虏伪平西王吴三桂所部,阵斩伪王三桂、贼将高得捷、胡国柱等,斩敌七万余,得头六万余,俘虏万余,贼兵溃散三十余里,溺毙者不计其数。

战报最后一句比较有意思:“阵斩伪王吴三桂者,臣军千总吴三桂也。臣不知授何功,特请旨陛下。”

这句翻译一下就是:吴三桂杀了吴三桂,该赏点啥?

袁崇焕何等聪明的人物,他很快就搞清楚了自己穿越来的时空是几十年后,所以这两个吴三桂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只是少年吴三桂杀了平西王吴三桂而已。

这怎么赏?

这特么不是杀敌,这属于自杀啊。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