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理国

此时的大理国是空前大的,有八府、四郡、四镇、三十七部。

八府:除大理首府以外的善阐府、威楚府、统矢府(即弄栋府)、会川府、建昌府、腾越府、谋统府、永昌府;(相当于宋朝的府)

四郡:东川郡、石城郡、河阳郡、秀山郡;(相当于宋朝的州)

四镇:西北的成纪镇、西南的蒙合镇、西部的镇西镇、东部的最宁镇。(有部队驻扎的城堡,相当于宋朝的州城分派了禁军驻扎)

三十七部:普摩部、磨弥部、纳垢部、罗鸠部、夜苴部、磨弥殿部、落温部、落蒙部、师宗部、仁德部、閟畔部、嵩盟部、际鹿部、维摩部、弥勒部、阳城堡部、强宗部、步雄部、罗加部、宁部、休腊部、因远部、罗婺部、华竹部、罗部、屈中司部、纳楼部、教合部、矣尼迦部、王弄山部、乌蒙部、乃娘部、芒布部、乌撒部、于矢部、休制部、嶍峨部。(部,即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县)

通过两个多月的艰难爬涉,这支12人的鸡公车队伍终于是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大理首都,大理城了。从南城门进入这座异域之都,李虎、李龙和十个鸡公车司机都是兴奋又紧张的。此时他们的鸡公车里还剩下500块硫磺皂和5000两的白银、一百贯的铜钱,一百贯的铁钱。因为大理不缺铜,所以也有自己的铜钱币,但巴蜀地区可是富饶的地方,所以铁钱在这里照样能用,所以大理也就和巴蜀一样了,铜铁钱都行。但因为自身有铜钱制造,所以大理是70%多是铜钱,其余才是铁钱。而巴蜀大部分是铁钱。所以这一路过来,铜钱也有,铁钱也有。带着这么多钱过来,当然少不了占山为王的山贼的,因为这一路都是大山区,所以来大理一趟就不下二十个山贼,大大小小的都有。但都没有说抢完的,而是很本分的只收很少的过路费。怎么说呢,比如从建昌府出来到下一个地方,这里有三座山,你只需要交5两一车、200文铁钱一人的过路费,那么人家还会派人护送你过这三座山。真可谓一分钱一分货啊。

城门口,站着几个士兵缠白色包头(有个船头角,角上缠着蓝色的布带),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腰里别着郁刀。最前面的那个人,包头上插着一根翎羽,彩色的,像是锦鸡的尾羽,腰里的刀是直的,叫大理刀,刀把和刀鞘则是镶了银的,看起来很贵的样子。

他们十二个人,在城里走了一小圈。这才找到了一家会汉语的酒楼,叫苍山楼,因为不远处就是西城门,又叫苍山门。放好了货物和钱财,留守三人看管,其他人则是要去贩卖硫磺皂或者打听一下艾纳香,还有橡胶树,薄荷早就问好了(到处都是,回去时差不多就有薄荷收获种子了)。李虎、李龙再加上两人背着200块硫磺皂找了一个人流多的地方摆下摊子。一个头戴兔子头帽以梅花彩绣装饰,正前上方饰玛瑙制成的观音像,并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衣服是以白色为主的绫罗制成,四肢各有一个银环,只是左脚上的有个银铃,穿着绣花鞋的小姑娘站在了摊子前,拿起一个硫磺皂闻了闻说“有点香味,又有点怪味”问“小孩儿你这是啥物什?”。李龙说“我们这个叫硫磺皂,洗澡、洗衣服用的,特别好用,不仅有清香。还有它可以除虼蚤呢,非常好用。”小女孩儿说“你说话谁信啊。”李龙尴尬的要死,望向李虎。李虎粗嗓门说“女娃娃,你有钱吗。就来买东西。”小女孩说“哼,我怎么没有钱,没钱怎么会出来逛街。”插着腰,气鼓鼓的。然后从腰间摸出一个钱袋,打开一看,嚯哟,几个金元宝(小的),几个银元宝和一些碎银子。李虎看来,估摸着有200多两白银的价值,这下脸也苦了,没想到得罪了小财神爷了。李龙说道“我说的都是真的,不信你买一个回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小女孩刚想点点头,但随即一想“不对,不对,你这个东西要是假的怎么办。”李龙说道“我们一路从蜀都府路过来,凡是买了一个的,第二天都会再来多买几个的。”又看了看这个小女孩,说道“要不你就拿一个回去试试,如果用的好,明日再来付钱就是了。我们在苍山楼那里。”小女孩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比他高一头的小男孩,说道“好,那我就拿一块回去试试。”说完就把这个硫磺皂扔进了钱袋子里,高高兴兴的扭着屁股走了,而一个随从似乎跟了上去(走很快,没看清,只是腰里别着直刀)。

他们要在大理城卖掉所有的硫磺皂、打听到艾纳香的消息,至于说橡胶树,就是随便问问了。毕竟橡胶树都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深山里才有的,当然大理国如果有也是在深山里,首先不可能去,其次,运输也是大问题。所有他们到也不是很着急了,即使说艾纳香就在深山里,他们也不会去了,直接用钱或者硫磺皂跟他做交易就行了。自己跑去这语言不通的大山里,再遇到山贼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了。与其说下乡冒险,为何不坐等收鱼呢。这是李龙对李虎说的。因为他实在是不想走了,说真的在看到洱海这一片平原和苍山时,他实在是想留在这里,不想回家了。他从来没有走过如此远的距离,而且是每天都要走,走的还不是平路,而是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山路,这一路就说他的布鞋不下30双嘛,平均就是两天一双鞋。

傍晚收拾摊子的时候,李龙又发现了自己的大拇指,看来这次是一石二鸟,袜子也坏了。跟李虎说了一声去鞋铺买双鞋,李虎也是笑了笑,因为李龙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脚废鞋,那可是出了名的了,不亚于田和林尿床的笑柄。李龙小心走在路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哎呦”,回头一看,一个老婆婆被一个大菜板样式的东西打倒了。而那个东西打了人之后又向着李龙弹了回来,滚到了他的脚边,他迅速闪脚。见它不动了,这才蹲下按了按,凹了下去,收回手时,凹陷又恢复了原貌。他马上想到了田和林给他描述的东西,橡胶。但他不知道田和林为什么要这个,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用。车夫和一个中年人下了马车,过去扶起老人,问老人家有没有伤者,又给了1两白银。正要过来捡这个橡胶,李龙拱了拱手说“大叔,你这个是什么?可要出售啊?”中年人正要收拾,见一个半大孩子问,也就收回手,笑着回道“莫非小哥还想买来做狼烟吗?”李龙不知道狼烟是什么,老实说道“是我家小官人想要这东西,但却没有说要来何用?不知这狼烟又是什么呢?”中年人加了三分笑意,有些教授的说“这个狼烟嘛,就是用来报警用的。当地人来时,点起狼烟,让后方的己方部队做好准备。”李龙想了想“应该不是用来点狼烟的吧。我也不是很清楚,那你这个卖不卖呢?”中年人说道“当然要卖来,我从勐老(老挝琅勃拉邦)大老远运来不就是为了卖吗。”李龙说“那这一块要多少钱?”中年人打量了一下李龙,说“你不是大理人,是宋朝人吧。”李龙点点头“我是蜀都府路汉洲人士。”中年人说道“哦,蜀都府来的。这样吧,我这里有1车24块,一块30斤重,如果你要的话,就给432贯铁钱如何?”李龙想了想:一个人运两个,够呛,一个。说“大叔你如果运去蜀都府卖又价值几何呢?”中年人哈哈大笑“蜀都府的人要这玩意儿干嘛?”李龙说“我家小官人就要。”中年人又笑了“你家小官人今年几岁啊?”李龙可不想老实说了,有些气愤说“这个你就别问了,你就说运到蜀都府汉洲,你的这一车要多少钱就成。”中年人见他恼怒,也不想激化矛盾,说道“如果运到蜀都府,那得加一千贯。”又瞧了瞧李龙“怎么样,还要吗?”李龙说“成交,我可以现在就给你200贯,这一路我们一起走,到了建昌府,再给你232贯,到雅州,再给500贯怎么样?”中年人没有了戏谑“这,这。但我胜乡郡那边还有22车橡胶,你也都要吗?”李龙说道“如果你都运去蜀都府,我们就都要,而且可以先支付你2000两白银。如何?”中年人点点头,又打量了李龙一番说道“好,果然英雄出少年,我叫李玉迁,不知小哥怎么称呼?”李龙说“我叫李龙,他们都叫我小龙,你如果想卖给我们,那就来苍山楼。”李玉迁看着这个逐渐远去的少年身影,陷入了沉思:一车赚1000贯,23车2.3万贯,多花4个月。但是,就在本地卖的话,却是很难销售出去的,没有销路,有产量,那就是压货。压多了,压力也就大了。所以这蜀都府看来是要去一番了,说不定,还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而且那小子应该是个下人,张口就是两千贯,那他的主子说不得有多有钱呢。蜀都府啊!是个消金窟。

晚上,李玉迁带着人和那车橡胶,来到了苍山楼。此时的李龙相当尴尬,为什么呢?因为这他去的鞋店只有一种鞋,绣花鞋,或者是寿鞋,反正都是短鞋样式。所以李龙当时也没觉得如何不对,就买了一双,穿上了。回到酒楼却是被大伙笑惨了,李龙又找来剪刀,剪去了那两个小绣球,这才又看了看,感觉好多了。正好看见李玉迁在门口,赶紧出门相迎。来到李龙的房间,不错的二楼雅间,适合谈事。李玉迁、李龙、李虎都坐了下来,双方说好“一共552块,16560斤,5日后出发,先付2000两白银的定钱。”走的时候李虎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放着20块硫磺皂,说道“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望笑纳。”李玉迁打开一看问“这是何物什?”李虎说“这是家里做的硫磺皂,专门用来洗浴用的,可是要卖五两银子一块的哦。”李玉迁点点头,收下了礼物,心道:呵,自己做的,说卖多少还不是卖多少。大不了我下次来再还个礼给你瞧瞧看。

第二天,继续打听艾纳香,继续卖硫磺皂,但摊子换了,因为昨天那里感觉不好卖,换了一块人更多的地方。其实人家大理这块洱海之滨,没有那么多的虼蚤之苦,所以就是翻遍苍山它也是不好卖的。而且5两白银一块,这价格就更不好卖了。但虽说如此吧,总有些有钱人喜欢这类新玩意儿,就爱淘宝买东西。至于说好不好用都是其次,主要是他没见过,那就至少买一个回去玩玩儿。这才使得这硫磺皂有了些许的市场。但硫磺皂它不仅仅只针对虼蚤有效,更对微生物具有强大杀伤力,虼蚤只是看得见的罢了。

第三天,又换了一个地方卖,依然是门可罗雀。一天就卖个两三块,比起建昌府(凉山州)那可是差远了的。于是化整为零,干脆四个人一人找一个地方卖,这才卖了8块。第四天干脆就李龙一个人卖,其他人都去找艾纳香,结果这一天也是一个也没有卖掉,一点消息也没有。第五天一大早,李玉迁就来了,带着牛车(板车)25辆,马车(有棚的,载人的那种)5辆,54个随从。李龙问他“李叔你知不知道艾纳香是何物啊?”李玉迁挠了挠头“这艾草、艾片我都听过,但从没有听过艾纳香。”李龙忙问“那,艾片是何物啊?”李玉迁说“艾片啊,就是提神醒脑用的嘛,药堂都有的。”李龙兴奋说“那你可知哪里有种植吗?”李玉迁说“就在南边那西洱河畔到处都是,你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吗?”李龙、李虎和十个随从都是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尬啊,找了大半天结果到处都是,你说说。那还等什么赶紧出发吧。忽然一个小女孩,摇着小脑袋,发出银铃特有的清脆,凑了过来问“小孩儿,你们要走了吗?”不等李龙回话“那你那个,那个啥还有没有?”李龙说“硫磺皂吗?还有的,你还要吗?”小女孩点点头说“嗯,我的那块被姐姐抢走了,所以只好再来买一块。”李龙从随从那里接过一个,又递给小女孩,说道“拿去吧,就当送给你了”。小女孩拿着硫磺皂,想了想“那个,我还要?”李龙只想快点儿去挖树啊,又从随从接过一个给她,小女孩接过放进钱袋,说“我还要10块”。李龙说“这可要5两白银一块的,10块就是50两白银。”小女孩嘿嘿一笑,从钱袋里翻出一块金元宝,10两的,就是100两白银。随从直接重新拿了一个木盒子递过去,说“这里正好20块。”小女孩接过木盒子,开心地怀抱着走了。李玉迁看着远去的女孩,心里想了很多:一是,昨天这小子送给自己的硫磺皂真的值这么多,因为毕竟只是一个小姑娘来买的。二是,这小子送人三个也不心疼,现在货币可还没有贬值,15两白银对于一个五等户可是一笔大钱。这也说明了自己之前的看法是对的。而李龙可不是这样思考的,第一,他对硫磺皂的生产全过程,那是很清楚的,都在孵化场旁边的铺子里,所以这东西造起来很容易,他比谁都清晨就是猪油搅得糊糊嘛,家里多得是,所以他并没有把一块硫磺皂当做5两白银,所以当看见一个小女孩要,就送给她了,可能是看人家长得乖呢?但是连要3块之后还要,就过分了,这才收的钱。而且也是随从收的,是他们小区的人,所以想帮他一下,免得他回去挨骂。要知道那天要不是李龙叫他们,那他们或许就错过了签字,也就错过了很多机会了。

他们一行6点半出发,到达这片树林,一共24里,花了两个多小时。又废了些功夫找到了这片林子的主人,一个富态可鞠的中年人,看起来比李玉迁大些,穿着也是白族服饰,只不过料子好些,头上花色多些,手里拿着手杖,镶了银边的,又用金线缠着,有些作作的感觉。李玉迁问他“兄长,可是这片树林的主人?”那人打量了李玉迁一眼,说“不错,不知阁下有何说法?”李玉迁说道“这位小友想要买些树回去种不止兄长可否应允?”李龙上前拱了拱手。那人又打量了李龙一眼,说“不卖。”李玉迁说“不知兄长为何啊1?”那人说道“这是我祖上传下的基业,我家全靠这片林子过活,怎么能卖与他人呢?”李玉迁点点头,心想:是啊,金山银山不如一颗源源不断的摇钱树啊。望向李龙,摊了摊手,表示无奈。李虎李龙也都是皱眉,李龙说“10两白银一棵如何?”那人摇摇头。“20两”那人顿了顿,依然摇摇头。李龙说“50两白银一棵”那人叹了口气说道“小友,莫要再加了,这树我一棵也不会卖的。”又重新打量了李龙等人一番,似乎想到了什么说“我这里有些种子,不知道小友要不要?”李龙心想不卖树却要卖种子,有些奇怪,但种子也要的。说“不知怎么卖?”那人说“这种子极难发芽,但如果你们要那10个铜钱一粒种子。”李龙想了想只好要了“好,我都要了。”那人叫来几个人,又离开了,不一会儿就抬着一口箱子过来了。李龙说“这要是一颗颗数,不知道要何时结束。这样我就出50两白银要了如何?”那人点点头说,笑着说“成交”。于是找了将箱子里的种子都搬进了鸡公车里(箱式的)。这才又继续出发。

又是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凤仪乡,在这里买了些干货和酒水,又继续前进,向着山沟沟里走,这种山沟路其实要比爬山好得多。所以速度也有个四五公里每小时的样子。因为大理属于高原地区,所以中午没有那么热,所以没有避开正午的太阳,而是继续走。花了三个多小时走出山沟,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弥渡县。在这里休息了一晚。第六天继续赶路,同样是5点过起床6点出发。虽然到祥云县只有30里,但都是山路,所以中午才到,晚上到达下庄乡,虽说是个乡,但由于是大群山的出口,所以可以算是半个县城了,于是在这里休息。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第11天,第12天早上9点到达南华县,休整1天,第13日,第14日晚到达牟定县,第15日小雨,16到18日都是在山里过夜,第19日到羊街乡,到老城乡这40里,花了3天,23日才继续上路。下午到达元谋县,24日清晨出发,又是三日到永仁县,又是4日到达仁和县,又3日到达闰盐县。

闰盐县是个小城,但原本这里集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村。什么叫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呢,这里绝对是。旁边就是大峡谷河流雅砻江,自身呢又是山腰上的一块平地,所以对于一个村而言还是足够了。但这条路可是往来之必经之路,而且地势险要。可以这样说只有延边人民不答应,两边的人都别想过。所以这里后来自然就被驻军了,再后来就形成了这么个县城了。所以这里根本不需要城墙,朝下面扔石头就行,所以要来这里自然也有爬上来了,所以这里就消耗了很多时间,因为只能一辆车一辆车的上这种陡坡路段。

又是3天到达了米易县,又5日到达德昌县,1日到达建昌府,休整两日。也就是9月29日清晨继续上路,因为到这里再往北走就是冕宁县了,这时候的冕宁县是属于大宋两林部地区(相当于州)。也就是说从建昌府去大理运货的话基本上要39天的路程,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车上过夜。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