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奏对

但嬴开无论心里怎么腹诽怎么嫉妒,都必须承认一件事。

若是把他放在赵飞廉的位置,他根本不可能容忍姜子良这么久!

对于一个胸怀天下的枭雄而言,他可以与人合作甚至被人利用,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暂时的苟且并不算什么。

但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人真的能一直制约他。

就好像嬴开身边的盟友,风姚姒三大家族。

最开始的时候,嬴开几乎是半求半拉地将这三大家族能跟他站在一块,之后在洛邑城前几乎就是要分崩离析的危险境地。

在攻下洛邑之前,三大家族好些个在嬴开看来有些过分的要求嬴开只能老老实实答应。

为什么?嬴开需要三大家族的支持!无论是兵员还是武器,还是修炼士的力量,甚至财货物资!

那时候的而嬴开,仅仅能自保。

他只是给了三大家族一个秦王的帽子,站在明面上得了逐鹿武洲的资格而已。

直到洛邑城破,他嬴开借着程起的先登第一个入了故周都城,将整个故周存留在都城里的财务资源尽收而下。

这才有了与三大家族平起平坐的资格。

仅仅是平起平坐,甚至在立国之后,为了安抚三大家族,嬴开不止妥协了多少回。

可是随着他将权力逐渐收回到自己手里,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一丝丝地削弱三大家族对于秦国的影响力。

显然,对于这一点,三大家族也是心中明了,但国祚已定的情况下,作为君主的嬴开这些手段他们并无法直接反抗。

这就是游戏规则,无论是多么高明的棋手,都必须正视规则。

所以,嬴开渐渐地就不再受三大家族的制约,反而形成了一种平衡。

至于往后,更是各凭手段了。

但是在赵国,就完全不同,赵飞廉对于姜子良的倚重和信任,是任何一个国君都难以做到的。

赵飞廉正是因为姜子良得以立国,但这并不代表在立国之后依旧如此。

国祚问题是其一,这便是嬴开问这个问题的最大陷阱。

赵国代表的是故周老百姓的呼喊,无论如何,国君赵飞廉都完美地呼应上了老百姓对贵族的期盼。

他们期盼有顶尖贵族乃至皇帝是出身卑微的,他们也期盼有国家是能将老百姓的需求放在前头的。

但是立国之后,君臣名分既定,君主即便是继承而来的平庸之才也应当学会收权和平衡。

在嬴开看来,赵国显然是不平衡的,对于姜子良这个人,赵国就毫无底线地在捧着用!

无论什么提议,只要是姜子良提出,赵飞廉都会当成一种最具实施可能的政务来与其他臣子商讨。

也极大可能在赵国推行。

听说,赵飞廉仅有的几次任性妄为都因为姜子良而扭转。

这对于嬴开来说简直无法想象!

君主哪怕再昏庸,也不能因为同一个臣子不断退避。

君主的威严何在?!

但赵国就这么一步步地成为了足矣与他秦国抗衡的武洲霸主国。

嬴开心里如何平衡!

赵飞廉这个混混除了那些下作手段就只剩吃喝玩乐,最后和他这个雄才大略兢兢业业的雄主是一个结果。

幸好,这一次赵国使节递给他的国书让他看到了赵飞廉胡作非为的苗头。

也不知姜子良是如何允许赵飞廉这么干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赵国使节带着这么一封开玩笑一样的国书站在了他的眼前。

风呈惜可不管嬴开心里那么多的活动,好整以暇地回答着嬴开的陷阱,虽然是反问。

嬴开也不纠结,不过他看向风道明的眼神让这个风家下一代的族长有些不太舒服。

风呈惜他自然是很清楚的,风家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子弟而已。

也就走了运,在那边一路爬了上来,即便如此,没有风氏的支持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走到这一步又如何?

亲生父母一个是傻子混吃等死,一个是名分都没有的风家可有可无之人!

下一代风氏族长,他更是想都不用想,虽然他能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但自己这个下任风氏族长在场的时候,这家伙怎么一点不见收敛呢?

但是风道明可是正宗贵族,不可能当着秦皇的面乱了礼仪,瞟了一眼风呈惜,只剩下眼观鼻,鼻观心。

秦皇打了个哈哈,然后带着笑又问风呈惜:“赵国皇帝欲要与朕打赌耶?”

这问题风呈惜回答地更是游刃有余:“国事无大小,怎敢以赌相戏,不过我国陛下不想劳民伤财杀戮过甚,这才走了个更符合天意的法子。”

秦皇不置可否,淡淡地问了句几个大臣:“诸卿如何?”

群臣中有人站出来:“陛下,赵国无礼,我大秦兵锋如何乃是武洲共晓,无非是兵事上赵国无以为继,想换个方式从我大秦讨些便宜而已!”

风呈惜先是对着嬴开行礼以示自己冒犯,而后直接对着开口那位一看就为之高不高低不低也就是个马前卒的官员朗声说道:“大秦兵锋自然是天下无双,奈何襄阳否?”

那官员竟是被一句话气的两颊通红又不可应对。

襄阳乃是秦国之痛,为了攻下襄阳,秦国之内几乎是放弃过宗族之见,合力而攻,但是襄阳就是稳稳把在赵国手里,连城市兄弟都上过几回罪己的折子了,但是所有人都直到,没有了程氏兄弟,襄阳更别想。

所谓的兵锋天下无双又如何?

襄阳但在,秦国便无法南下,赵国便有着回复生息,源源不断增强国力的时间和空间。

用兵家的话来说,这叫纵深。

风道明这时候不站出来也不行了,一边是自己宗族所在的秦国,而另一边只是一个没甚名分风家子弟所效力的赵国,孰轻孰重还是必须分的清的。

“大秦从来不会在兵事上退步,不过是礼节而言,赵国皇帝若是有求于大秦,自该先称臣,再提其他。”风道明这一番话说的四平八稳,又把秦国和嬴开捧到了位置,朝堂之上皆是认同。

风呈惜则是轻轻一笑,对于这个下一任风氏族长,他是早有耳闻,不过眼见来说,倒是没几回,人家是主宗嫡出,从小就是在内院接受不一样的教育和生活。

但是他风呈惜即便资质再好再努力,出身就决定了两人不会在同一层次。

不过风呈惜并没有将这位风氏未来族长在大秦的皇帝面前抬得够高。

风呈惜只是很简单也很直白地站了他作为赵国鸿胪寺少卿应该站得立场。

“称臣一事,我赵国的陛下想必是没有秦国陛下来得熟稔,现今两国相持不下,称臣这种要求,还是要将绝对的兵事实力握在手里才能提出来吧?”风呈惜脸上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微笑,转头看向风道明。

虽然从辈分上说,风道明应该是风呈惜的叔伯一辈,而且在风氏宗族之内的地位也高出风呈惜太多,但显然,风呈惜此刻并不打算给他面子,仅仅是跟上的几句话,风道明也就发现了这种情况。

“想必这位秦国肱骨并不涉及兵事,若是稍微了解下,就应当知晓无论是我大赵的皇帝陛下还是你大秦的天子,都极为务实,都是靠着一步步的武勋来说话的,当然,外臣虽然也不是兵事官职,但这些极为明显的态度还是了然于心。”

这话非但是不给他这个风氏宗族未来族长的面子了,已经是要把对他的嘲讽完全拉满,若不是不了解,风道明几乎要怀疑,眼前这个赵国使节是不是被赵国洗脑策反后的风氏族人。

不过,洗脑策反在普通人身上也许还能够行得通,在修炼士身上不是毫无作用吗?

能够感悟天地之力的修炼士,哪会将希望放在歪门邪道的捷径上?

更何况是出自风家主脉的后辈?这就好像一个国子监的优秀学子在偏僻乡村的私塾里头,看着给儿童启蒙的书籍,还被这种书籍洗去了自己的思维?

风家从上古时期就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智囊之一了,对于帝王术,绝大多数后来的皇帝可都是没有风家传承里来得完善来得精妙的,虽然风呈惜的地位与风道明没办法比,但终究是上了风氏宗族主脉族谱的后辈,帝王术学的也很是高妙的,怎会轻易被洗了脑去?

家族子弟,之所以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因就是,无论是谁都必须将家族利益摆在首位,不论谁做皇帝,家族不能亏!

这才是核心。

风呈惜的出身在风道明看来虽然有些不太干净,但在极小的时候就已经抱养入别支,甚至族谱上也是这样录入,这个猜测很快就被风道明自己否定了。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个后辈在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潜力与作用。

作为一个主脉的后辈,风呈惜虽说待遇不差,但是比起主脉中同辈其他子弟,终究是差了一大截去的,这才有了风氏欲要分摊可能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去了赵飞廉麾下。

须知当时风氏宗族可是明摆着上了嬴开的战车的!嬴开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最有可能定鼎天下的那一位。

事实证明,风氏的眼光并不差,嬴开却是立国登基了,不过赵飞廉那个货色倒是让精通帝王术与投资法的风氏宗族吃了一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