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控猪

“地方要有支柱产业,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招商办的领导说到这的时候,眼神放在了何雨柱身上:“何雨柱同志,你在我们这属于商业带头人,你在村子里走了一圈,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我们这个地方以什么为支柱产业会更好。”

既然被点名了。

何雨柱就推脱不了,把这段时间的见闻说出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这人还得是人才。”

“何总说得对呀。”

会上的人都在恭维何雨柱。

其实那些人的心里却不是那么认同。

有钱有人,谁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呢,口头上说再多,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地方穷困。

没有本土资源可以贩卖,而且都是一些老弱在村子里,根本就没有壮劳力。

会议大约开了一个半小时,散了会。

领导招呼何雨柱要去饭店里吃饭。

这叫做联络感情。

饭店到了,车子停了一地。

何雨柱看到有人也一起来了,倒是不怎么认识,可能是另外村子的村长。

从对方的穿着打扮就能知道,也许就是因为气息上很容易辨识,这才是推断出来的依据。

随后,饭桌上。

肯定是领导先发言。

招商局的领导站起来,他微笑着,第一个就介绍何雨柱:“这是我们最受欢迎的大企业家呀,大家一定要多跟何总交朋友。”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下水村,大家都知道吧,那边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实去年都有规划的,可是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这条高速怎么走,何雨柱在前期的资料中看了一下。

本来高速的上下口并不会设在村子里,选址要不然就会离城区更近一些。

那样设计,对高速的作用会更多一些,而不是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效益的回报。

后来是因为规划部考虑到整体路线的成本,从村子那边走,会更节约成本,而且对未来的道路规划更加方便。

高速公路又不是只修一条。

“何总,下水村的旁边就是上水村,村子里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好。”领导是上水村人,本来是不想帮这个忙的,毕竟会引发一些误会。

但是在回村子看了以后,领导才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村子的发展,心里产生了愧疚。

既然能拉一把,为什么要避开呢?

而且领导也不会从中拿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以后回到村子里,看到村子的情况变好了,那些老辈们,对他的评价也会更好一些。

何雨柱的到来就是一个机会。

上水村的村长也是个老实人,家里种着田,可是种田很累人,而且还容易遇到一些天灾,有时候一年忙到头,就够家里人生存了。

所以村长也想抓住这次机会。

“你好,何总,我不会说话,但我从那边村子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敬佩。”

大雨之中敢组织人员去救险,而且何雨柱还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一般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

谁会不求回报地去帮助陌生人?

何雨柱不好意思的说:“那都是小事,我也希望大家都安全,而且雨中救援也让我们公司更容易地让村子的人接受了,这就是好处啊。”

领导笑着说:“这哪是什么好处,何总高义呀。”

上水村村长点着头:“何总,真的想请你去我们村子看一看,大家都想要富裕,可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知道这样的事会让你为难,但是没办法啊,咱们这些人,一年四季都在一个小村子里,也不认识什么人,难得见到像何总这么有才华的企业家,所以就算让我求你,我也能做。”

说完,村长就给何雨柱鞠了一躬。

其他人沉默的看着,他们可不敢说话,毕竟这个时候都是领导在指挥。

上水村什么都没有,何雨柱就算去看了,那也是白搭。

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大家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说明了,那不是给领导丢面吗?

何雨柱先把村长扶起来:“你这就言重了,我在下水村遇到的人啊,也都是认真做事的人,他们能做事,那就能富裕,我答应了,反正离得也不远,到时候我就去看一看,你们村是不是有潜力大力发展。”

“何总,我交你这个朋友,绝对是最正确的事,高速公路的工程款,我肯定会跟其他部门的领导通气,咱们啊,县里的手续,一定会更加简单。”

有了领导的话,何雨柱得到了一点儿好处,工程之中少一些检查和应付,坐起来也会顺利许多。

何雨柱喝了一点儿酒,不多,离开的时候,领导还多说了些热情的话。

反正就是只要还在县里,还在村子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跟领导打电话,领导求人来解决。

这个人情反正不应该随便就用了。

第三天。

小路走不了车,何雨柱准备了自行车,去上水村。

下水村的村长元二跟着一起来了。

“何总,你就不该答应,以前我们两个村子,因为划分田地的事情,都闹了好久,他们村子里的人啊,都不是讲道理的,只要有一点儿好处,那肯定是不愿意拱手让人的。”

元二担心本来属于下水村的好处,因为何雨柱的好心就送给了上水村。

何雨柱很稳重地骑着自行车,脸上没有表情:“元二,现在时代变了,物资比以往多了不少,所以不怎么发生抢地抢水的事情,所以曾经的恩怨,我们该放下就直接放下吧,人需要往前看。”

元二知道何雨柱说的有道理:“何总,我们的关系肯定比他们要亲近一些吧。”

“是的,这肯定是对的。”

上水村整个村子就五十户人,一家会有老人孩子,加起来也不少。

还没有到村口,上水村的村长佟问已经等着了。

佟问没有带其他人,他担心何雨柱看到其他人会生气,因为何雨柱要过来的时候,没有要佟问带太多的人一起看村子。

不要得罪人,就按照客人的意思办事。

佟问有这点自觉。

“那好像就是何总吧。”佟问上前走几步,然后挥手,大声地喊着:“何总,这里,我在这里,我带你去村子里。”

元二板着脸,心里骂着佟问,这老家伙的身体还这么结实,还可以活蹦乱跳。

“来了,我可是按照跟你说的约定,就这么过来了,什么也没带。”何雨柱搜搜口袋,说明自己真的是什么也没带就过来了,到时候还会在村子里吃饭的。

元二添油加醋地说:“何总,佟问家里应该有腊肉,也许他今天就准备请何总吃,那些腊肉啊,从过年一直风干到现在,可能连肉味都没有了。”

家里穷,年货肯定要有腊肉,然后挂在屋檐上,一家人吃一年。

佟问红了脸,他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啊,昨天跑去饭店,吃的那顿饭,是他这辈子吃得最奢侈的一顿了,而且最后没吃完的菜,他都一个人打包回来。

分给了家里人尝一尝,也算是没白去城里一趟。

“元二,你们村子现在富了,所以有脸来讽刺我们了,要是高速公路也修到我们村子里,我们村子每人也得一笔拆迁款,我请何总去县里最好的饭店吃饭,也没有什么问题。”佟问不服气,从一开始就觉得下水村的人走了狗屎运,不然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何雨柱拦住两人:“你们就不要吵了,村子离得也不远,等高速公路修好以后,得到好处肯定有你们,我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已经决定在这附近做投资了,但还不知道做什么厂子。”

“这是好事啊,何总,那我们去你的厂子里打工,不就很近了。”元二立刻就开心起来。

村长这个位置就是大家推出来的,有事反正就是村长来做,平时没什么事,村长也要在家里种田,不然就是喝西北风。

有了厂子,那只要进去打工,每年赚的钱就是稳定的,大家也会更加愿意留在村子里了。

元二还想着自己进入了工厂,那不就是跟自家孩子一样,都是晓雨公司的员工,做个几年,一家人去大城市买房落户的梦想,不就可以实现了。

真是美好的未来。

佟问激动地说:“何总,只要你要开厂,我们村子的人都支持,我们村子虽然穷,但是也有一个地道的手艺。”

“是的,何总,他们村子传承百年的养猪方法,特别厉害,养出来的猪,长得快,肉多。”

元二马上说了一句:“不过呀,他们连小猪仔的钱都没有,已经没有几家真正在养猪了,所以这个手艺,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佟问马上大声地说:“我们不仅养猪厉害,鸡鸭鹅,都会养,以前集体劳动的时候,整个县里,我们村的猪肉,鸡鸭鹅肉,是最受欢迎的,没有第二个,你那个时候,为了在我这糊弄一块肉去,不知道求了多久,忘了你那是的样子吗?”

何雨柱有了点兴趣:“真能长得又快,肉质也好吃吗?”

毕竟猪肉这种东西,快和好应该不能共存。

元二倒是承认这件事:“确实如此,不过我觉得他们村子现在也养不起来了。”

佟问低下头来,村子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养猪了,那些好的养猪手,也都跑出去打工了,现在没办法叫回来,就算叫回来,似乎意义不大。

何雨柱想品尝一下:“不知道有没有谁家还想着猪?如果猪肉真的好,我想在村子附近开养猪场,做肉食厂生意,也不是不行。”

机会来了。

佟问眼前一亮,脑袋里快速想着,到底还有谁在村子里养着猪。

年轻人肯定没有,只有在老人里面找一找。

对了,山脚处的葛老头,家里不是还有两头猪没有宰吗?

到时候花点钱,也就能马上证明自己说的是没有错。

佟问回答:“何总,有的,我现在带你过去。”

“你带路。”何雨柱自在地说。

村子大多数的房子还是瓦屋,看样子都是八十年代翻新的,这么多年,并没有哪家人盖上二层楼了。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里,下面的村子,人们先改变的也就是自家的房子。

瓦屋做二层小洋房,住着就觉得倍有面子。

因为佟问没有车子,何雨柱跟元二两人也就没有骑,推着车往前走。

何雨柱顺带看一下村子里的风景。

小屁孩们有许多不认生,因为自行车还算是个稀奇物,没走一会儿,就有不少孩子跟在后面,大胆的孩子还上前摸下自行车。

这个时候,佟问就会瞪着眼睛,把孩子们吓走。

“何总,不要见怪,孩子们都没有去过县里,所以会喜欢自行车,好奇自行车。”

佟问解释道,就怕何雨柱忽然觉得村子里的人不太礼貌。

元二不说话,这个情况在下水村也发生了,那时候何雨柱还是坐着小汽车进村的,不仅孩子,连大部分的大人,都好奇地去摸何总的车子。

现在是看见的时间长了,大家又忙着搬家拆房子,所以才慢慢不在意新奇东西了。

何雨柱一点儿也不慌:“还有多远?是哪一家的人。”

“葛老头家,他也是我的叔叔,今年有七十岁了,养猪的手艺,他最熟悉了。”佟问先这么吹一下,整个上水村的人都知道,最会养猪的其实是佟问的父亲,但是因为疾病突发,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佟问就学了个皮毛。

山脚住着的村民比较少,这里路不方便,而且还缺水,打水时,都需要从家里走两里路,才能找到一口井。

所以每天花在打水上的时间,都感觉有一个多小时了。

“你就应该让他从山脚搬走,本来环境就不好。”元二多嘴一句。

佟问就说:“不是不想让他走,他自己不走,他以前是护山员,后来集体取消了这个工作,他不喜欢,就想继续护山,而且这么多年了,他不是没出事吗?”

“大雨那天,他躲了吗?”元二继续问,有一点关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