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贾张氏的另一面

“嗨,谁叫你去商店里买啊,院里会做布鞋的人多的是,你拿点粮食随随便便就能换到。”许大茂大大咧咧道。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拮据,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去商店买鞋。

大多数人都穿着自家做的布鞋,或是工厂发的解放鞋。

这些布鞋大多是用碎布头和穿破的旧衣服做成的。

虽然制作起来颇为耗时耗力,但对于家庭主妇们来说,这既是一种家务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四合院里的大妈们,每年都会为自己和家人做上几双布鞋。

叶天涯经常看到她们坐在门口,一针一线地纳鞋底。

那熟练的技艺和细致的态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大茂,你看拿多少粮票换布鞋合适啊?”叶天涯问道。

天天光着脚跑步不仅不雅观,踩着小石子还会痛。

要是能用少量粮票换双布鞋穿穿也挺好的。

“1斤粗粮票就足够了,你要是嫌贵,讨价还价一下,1斤半粮票换2双布鞋也会有人换。”许大茂回道。

“得,我还要做饭,你帮我去换10双布鞋回来吧!”

叶天涯说着便拿出10斤粗粮票递了过去。

“天涯,你用得着换这么多吗?”许大茂诧异道。

“我每天至少跑上10公里,估计1双鞋子最多穿个3、5天。”叶天涯笑道。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自制布鞋便宜归便宜,但真心不耐穿。

平时只是普普通通的走路,个把月都可能把鞋底磨穿。

像他这种天天在外狂奔、狂跳的人,磨损就更加厉害了。

多换几双算是有备无患。

“嗨,我看你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许大茂摇摇头,拿着粮票去了中院。

叶天涯则回屋生火蒸窝窝头。

尽管不喜欢吃窝窝头,蒸了也不一定吃,可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等他把窝窝头蒸好,许大茂也捧着10双自制布鞋回来了。

“大茂,你跟谁换的啊,怎么这么快?”

叶天涯随手递了一支牡丹香烟给他。

许大茂把布鞋放到了桌上,接过了香烟。

“贾大婶那里啊,她得知你要用粗粮票换布鞋高兴坏了,还说以后会留着布鞋跟你换。”

“她居然缝了这么多布鞋?”叶天涯惊讶道。

“贾大婶以前是农村的,缝布鞋的速度比院里其他人快多了,要不是旧衣服有限,她一年能做百来双布鞋。”许大茂回道。

“原来她还挺能干、挺勤快的啊!”叶天涯若有所思道。

在他自己的印象中,贾张氏就是好吃懒做的代表。

不曾想她还是缝布鞋的一把好手,还这么卖力。

“贾大婶确实挺能干的,当初东旭他爸刚去世的时候,就是靠她撑起了家,后来还给东旭娶了媳妇、买了缝纫机,听说他们家还准备买自行车了。”许大茂应道。

“难怪贾大嫂这种年头还敢再要孩子,敢情是家里有余粮呢!”叶天涯调侃道。

饥荒时期愿意生孩子的人少之又少。

秦淮茹怀孕在整个南锣鼓巷算是独一份了。

“嘿嘿,也说不定是贾大嫂屁股太大,东旭把持不住呢!”许大茂银笑道。

秦淮茹的好身材让院里许多男同志垂涎三尺,他也是其中之一。

可惜她平时不太出门,能欣赏的机会不多。。

刚才之所以去找贾张氏换布鞋,也是为了借机多瞅几眼。

“大茂,你可真色,哈哈...”

叶天涯指了指许大茂,哈哈大笑。

...

中院,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走进了贾家。

他便是易中海的关门弟子、秦淮茹的丈夫贾东旭。

“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蒸上白面馒头啦?”

贾东旭闻到厨房里的香气,忍不住好奇道。

“东旭,刚才许大茂用10斤粗粮票跟我们换了10双布鞋,妈蒸白面馒头庆祝呢!”秦淮茹抢着回道。

贾张氏缝制布鞋基本不用本钱,现在粮食又如此短缺。

用10双不值钱的布鞋换来10斤粗粮票,她认为自己赚大发了。

“大茂跟我们换布鞋!”贾东旭愣了下,“许大婶不也会做布鞋的吗?”

“他说是替叶天涯换的,还说天涯以后还会过来换,让妈多做几双,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秦淮茹应道。

“噢,原来是天涯要换啊,那肯定是真的,他有钱!”贾东旭笑道。

“东旭,你们杨厂长到底赔了多少钱和粮票给他,怎么花了快一个月了还有钱啊?”贾张氏问道。

上个月叶天涯大闹轧钢厂,揍了杨厂长还得到赔偿,他们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具体得到多少赔偿,院里就没有几个人清楚了。

“妈,他今天又打人赚钱了,而且还赢了1块价值好几百的进口手表呢!拿10斤粗粮票跟我们换布鞋只是小菜一碟。”贾东旭感叹道。

叶天涯在食堂跟吕南方赌斗的事情,早已传遍整个轧钢厂。

他听说叶天涯赢了10块饭票和1块梅花手表,别提有多羡慕。

..........

PS:新书期恳请各位读者老爷赏点不要钱的花和票,拜谢!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