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这怕是个傻子

可谁知,这一看,常教谕一个“好”字便脱口而出。

入目之永字,点侧之锋俊落,竖弩直而有曲势,短撇为啄,快而峻利;逆锋轻落,收锋含蓄。

就这一个永字,可在书院排之中上。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永字让人一看就如看到了骄阳皓日,光明正大,带着一股子的精气神。

这也就是所谓的神,如鸟雀怒目,明明它没有任何表情,但你看着它的眼睛就能感受到那种生气的感觉。

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骨,书法亦是如此。能将字写好的人不胜其数,但能通过书法使人感同身受的没有几个,仅有的那几位无不是流芳百世的书画大家。

常教谕好字出口后,又不由有些迟疑。

明明之前顾廷烨交上来的抄录,字迹只能勉强说一句工整,连清秀都算不上。

怎么几日功夫进步就如此之大,还能以字表情,自带风骨,假以时日将这点折横沟的细节再磨砺磨砺,一代大家也是有望的。

常言道,字如其人,莫非自己真的看错了顾廷烨,以其字中的光明正大,不应该只是一个只会招猫逗狗的纨绔子弟。

此时的常教谕不由的怀疑起自己对顾廷烨是否有偏颇。

对顾廷烨太过武断,想着勋贵都是一丘之貉。

自己为人师表,却太不严谨,竟带着私心判断一个学子。buhe.org 非凡小说网

在常教谕细品字中意境的时候,刘鸿涛却站不住了。

“教谕,您可看仔细了?就顾廷烨这春蚓秋蛇的字,连三岁稚童都比不上!”

“您再好好看看啊!”

常教谕闻言有些不满,这话岂不是在说自己老眼昏花?

“顾同学这字确有进步,颇有范文正公之风骨,当得上一个好字。”

常教谕拂须,皱着眉头,耐着性子解释给刘鸿涛听。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鸿涛脸色难看,这大话都已经说出了口,怎么能再咽回去。

常教谕不悦:“既然你觉得老夫说的不对,那你可以去找别的教谕。”

刘鸿涛见此也不敢再说什么,常教谕虽然名为教谕,但辈分大的吓人,脾气好,却也不是他刘鸿涛可以得罪的。

而有好事的学子却不想就这样放过刘鸿涛。

“刚才是谁说要叫爷爷来着?”

“不知道啊,刘同学,你知道吗?”

“哈哈哈哈...”

也有与刘鸿涛交好的同学向顾廷烨求情。

“顾同学,刘鸿涛已知错,不如这玩笑之语就算了吧。”

“大家同学一场,何必搞得势如水火。”

“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这边有人替刘鸿涛求情,但刘鸿涛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

顾廷烨是懒得与刘鸿涛一般见识,便说了一句:“只要他能给我道个歉,此事便作罢。”

又学着刘鸿涛的语气说了一遍:“人啊,贵在自知!”

说完以后,笑吟吟看着刘鸿涛。

谁知刘鸿涛根本不接话茬,冷哼一声,反而说道:“有辱斯文,吾羞与汝等为伍。”

都没与常教谕告罪一声,便昂首阔步的快步走出了明伦堂。

众学子见此,尽都笑不出来了,没想到这刘鸿涛会这般无赖,为刘鸿涛求情的同学也觉得面上无光。

常教谕见此不由摇头,这刘鸿涛心胸狭隘,连帮自己的人都不给情面,相比之下顾廷烨倒反而显得有君子之风了。

随后众人也各归各位,这点小插曲还不能阻止众学子继续上课。

一日时间便这样溜走,放课后常学政还特意留下了顾廷烨。

常教谕也不说话,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顾廷烨,直把顾廷烨看得有些发毛。

“老夫本以为你只是来混混日子而已,所以一直想将你赶出书院,只是今日看到了你的字,才觉得山长有句话说得不错,无论你之前是个泼皮无赖也好,纨绔子弟也罢,既然进了我白鹿洞,那就给你一个机会。”

“所以,顾廷烨,这次升舍考老夫给你一个机会,希望你能在这次月试中崭露头角。”

“倘若没考上...”

常教谕话还没说完,顾廷烨就拍着胸脯表决心。

“教谕放心,若是此次不能考入内舍,不用您赶我,我自己就收拾包袱回去。”

常教谕闻言,倒是吃了一惊。

他此时倒是已经打消了一些将顾廷烨直接赶出书院的想法,就凭这手字,就说明顾廷烨还是个可造之材。

本想说,若是顾廷烨这次考不上,自己就会对他严加管教,毕竟这升舍试还是有些难度的,不然也不会让这么多学子还留在外舍。

谁知顾廷烨却一言不合就要断送自己的科举之路。

此时的常教谕反而有点担心顾廷烨考不上了。

“你...”

“教谕无须多言,顾廷烨自知劣迹斑斑,但此时却是真心悔改,待我进了内舍再来拜谢学政,学生告退!”

常教谕这才刚张开嘴,顾廷烨就脑补了常教谕还是对自己不甚满意,想要把自己赶出书院。

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差点蹦出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说完也不等常学政说话,转身就走,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

完全没看到常教谕抽搐的嘴角。

而常教谕暗忖,这顾廷烨是不是纨绔子弟,暂时还看不出来。

但怕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个傻子吧?

常教谕不由有些同情起这个痴傻的学生来了。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升舍试的时候。

外舍升内舍,在顾廷烨看来就是小学升初中的程度。

考的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书背的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考卷上主要分为帖经和墨义。

帖经就是填空题,将文章中的一段话遮住几个位置,让你来补全。

而墨义,则是相当于简答题,考的就是对文章的理解,只要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的注释写下来便能算对。

这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如你让一个律师背诵民法典,囫囵个儿还行,但要一字一句全背下来就很难了。

也有的人靠的是运气,刚好考的就是自己背下了的。

这一阶段就是要学子博闻强记,通晓典故,顾廷烨过目不忘之能可谓是占尽了便宜。

可以说题目都不用看完,顾廷烨就能写出所出之题的全篇文章来。

只一柱香的功夫,还在众人抓头挠耳的时候,顾廷烨已经将所有题目都答了一遍。

要不是时间太早,顾廷烨都想提前交卷走人。

顾廷烨又耐着性子,将写好的试卷检查了三遍,等待考试时间过半,这才把答卷交给了负责监督的秦教谕。

哪知才出了明伦堂,就迎面撞上了来巡视的王山长和常教谕二人。

“顾廷烨!你不好好答卷,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