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 毛熊帝国的使者

一直和盛京交易的几家晋商因贪腐案牵连,被抄家问斩。

耿继茂上前拱火:“亲王殿下说的及是。”

“唐学志已经拿下了应天和临安,据说左良玉也在陈州覆灭,大明也就剩下一个张献忠和西南的桂王、鲁王苦苦支撑。”

“咱们得趁着他们大军暂时无法抽身时,将土默特的草场夺回来,再杀过长城,跟唐学志京师的兵马决战。”

吴三桂却有更好的建议:“亲王殿下,听说李大山去了巴蜀,郭大牛去了西南,他们带走了唐学志近一半的兵马。”

“东南和京师只有张三顺的虎贲军驻守,如果我们立即南下山海关和他们决战,只要能打赢张三顺,明国将遭受重创。”

“臣建议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土默特,然后越过长城。主力则立即攻打山海关,直入京师。”

唐学志到现在还扣着他的家人,得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杀过去,将家眷救出来。

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无不是这么想,纷纷站出来:““臣附议!”

“臣附议!”

连范文程站出来,拱手表示认同。

随后,一众汉臣和好几个满臣也都站出来,表示支持。

“大清和唐学志之间,迟早还有一战,既然迟早要打,那就让这一天早些到来吧。”多尔衮神色冷厉,眼眸中浮现尸山血海。buhe.org 非凡小说网

夜长梦多。必须趁着唐学志西南大军,还没回来之前,和他决战。

何况,他们还有十几万人在收麦子,肯定防守松懈。

哈哈……

喀尔喀三汗能拿出二十万马队,加上科尔沁、四子部落以及察哈尔等部,最少有四十万大军。

土默特那点人绝对抵挡不住。

盛京这边只需象征性的派点人过去监督一下就行了。

随后多尔衮让人给喀尔喀三汗特使,相互递交友好盟约。

三个特使将立即启程返回草原,然后劝说三汗派兵南下。

抢明国。

三位特使离开后,多尔衮派代善的儿子,瓦克达领三千精兵,持圣旨前往察哈尔。

他自己也立即集结兵马,准备对山海关用兵。

在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集结大军,准备对明国用兵时。

图古里克河畔,扎萨克图汗的大帐,来了一队腰间别着战刀的大鼻子兵。

为首的之人,穿着哥萨克服饰的将领,浑身上下极具威严。

此人名叫伊努科夫,是毛熊国,阿穆哈拜商的守城将军,上校军衔。

昨年,扎萨克图汗和虎贲军发生冲突,被邓庆元端了老窝的消息,传到了毛熊人耳朵里。

伊努科夫决定亲自前来拜会扎萨克图汗。

十七世纪,是毛熊向东疯狂扩张期。

只是当他们抵达贝尔加湖附近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不论是西边的准格尔,还是南边的喀尔喀三部实力都不容小觑。

为此,他们还和鞑靼人发生过军事冲突,只不过,骁勇善战的鞑靼骑兵,并不比哥萨克人逊色。

毛熊的主要战场,在欧洲,东方只有一些探矿队和少量的正规部队。

他们暂时还没办法,将大部分,精力用来对付东方的游牧民族。

当然,毛熊人不可能遇到抵抗就放弃了对东方土地的觊觎,他们很善于等待。

等敌人虚弱或内部出现问题时,再见缝插针。

伊努科夫就是瞧准了扎萨克图汗的营地遭到了明国人袭击,才决定来访。

随后旁边的翻译官上前介绍他的身份。

扎萨克图汗对明国人及其恼火,此刻他也正在积极的寻求盟友。

虽然伊努科夫的人,和他们在唐努乌梁海边境多次发生军事冲突,但扎萨克图人也占了些便宜。

反倒是邓庆元对他们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害。

伊努科夫的到来,让扎萨克图汗非常高兴,寒暄一阵后,他也赶紧请客人入座。

“尊敬的汗王,没想到那些傲慢的明国人,连您的营地都敢袭击,实在是太无理了。”

“喀尔喀三汗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在我们哥萨克骑兵中,也有不少人来自喀尔喀,说起来,我们应该是朋友。”

“他们明国人还有一句话,叫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实不相瞒,波雅尔科夫将军的人,在鄂霍次克建城的时候,也遭到了明国人的阻扰,他们还打死了不少帝国的勇士,明国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扎萨克图汗心中微微一喜:“噢,没想到,明国人还打死了波雅科夫将军的士兵,看来他们从没将我们放在眼里。”

“不久前,我们已经派人去联络清国的多尔衮了,如果协议达成,就会联合出兵消灭唐学志。”

他真心没想到,唐学志竟然树立了这么多敌人。

哥萨克骑兵的战力,非常强悍,别看伊努科夫只是一个上校团长,他麾下可是有好几千精锐骑兵。

而在唐努乌梁海附近的毛熊将军,也不止伊努科夫一个。

他的背后是整个毛熊帝国。

十七世纪,毛熊军事在欧洲是屈指可数的存在,他们首先建立了以团为单位的军事力量。

新式陆军的雏形,就是在毛熊国开始的。

十七世纪初,毛熊人就组建了骑兵团,步兵团和龙骑兵团。biquiu

骑兵团下辖十二个连,每连两百人,每团两千四百人左右。

团军官有,上校一人,中校一人,少校一人,连以下军官为上尉,中尉和少尉。

士兵分为,中士,下士。

龙骑兵则是以火枪为主的骑兵部队,每团大约两千多人,战力强悍,配合哥萨克骑兵,往往能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一点,和虎贲军有得一拼。

步兵团下辖十二个连,每连二百人,包括一百二十人的火枪手和八十名长矛手。

历史上这一时期,他们也已经进化到了燧发时代,甚至再过几年,就进入了膛线枪时代。

他们还组建了轻型炮连,每连十二门火炮,配合骑兵,步兵,在东欧无人能敌。

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毛熊国内光是这种新式陆军就有十几万人,几乎碾压同期东欧国家一个时代。

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从一个小小的公国,扩张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巨无霸。

伊努科夫听后笑的非常开心:“噢,太好了,如果清国能够和我们站在一起对付明国人,攻打奴儿干城。波雅尔科夫将军就能一举消灭明国人在鄂霍次海北岸的驻军。”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