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复兴会三大(上)

定永七年正月初一,格里高利历1681年2月18日,皇帝朱慈炤在武英殿接受新年朝贺。

相比去年,今年的战场形势更加有利,大明的声威也更加远播。到场朝贺的除了朝鲜使臣和安南莫氏的使臣,还加上了日本派遣军总大将德川纲条,四夷宾服的意味更为浓郁。高泉性潡的出现,不但让皇帝颇为兴奋,郑克臧和陈永华也十分高兴,这位因为战乱而逃离家乡、东都扶桑的僧人回到南京,意味着大明度过了劫难,重回正轨。

穿越者们没有在新年庆典上花太多时间,而是积极准备出兵北伐的事。毕竟气候是跟着阳历走的,今年农历新年特别晚,但春季江河涨水这件事不会因此而推迟,项绍宽等人认为,最迟阳历三月中旬,也就是时宪历元宵节之后就必须要出兵了。

毛渊明明白参谋室的意思,于是决定趁着新年庆典的时间,于初五、初六两天在织造府召开复兴会的第三届全体会议,商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议和前两届一样,由许纬辰住持,首先是各个小组的工作报告。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每个小组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

金和光代表科技组首先作报告,足足讲了一个小时。科技组的工作,从定海造船,到水塔的改进、锅炉和老虎灶的试验,海带提炼味精,数理化教科书的编写,钦天监事务逐渐恢复,等等。平时大家都不太注意这些,说起来却是很繁重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热气球的性能又有所改进,空中水平移动的速度和操控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滞空时间也大大延长,气球在空中作为了望塔引导大军前进已经成为可能。科技组还任命戴梓负责,建造了三架“大型攻击性热气球”,可以承载两个成年人,一个人负责驾驶,另一个人可以使用轻型火炮对地攻击,活脱脱的降维打击。进入华北平原之后,热气球或许会成为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

金和光的报告讲完,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穿越之初,大多数人都觉得穿越者凭借科技优势大杀四方是标配,但真正经历过才知道,在这个时代推进一点点科技进步,都是非常艰苦的工作,科技组的持久付出非常值得夸赞。

接着金和光的是陆希星,后勤室的报告内容比科技组多得多,陆希星光是发言提纲就写了好几页纸。总的来说,这几年后勤室的主要业务转向专门供应军队粮草、衣物,地方民政基本都转交给陈永华的中书省处理,好处是轻松了不少,缺点是有时候就要看那些官僚的脸色了。

比起金和光激动人心的报告,陆希星的报告因为充斥着各种枯燥的数字,显得不那么令人有兴趣。不过总体上来说,后勤物资是充沛的,因为主要的粮食经济区现在都已经在大明的掌控之下,而且除了去年湖广发大水之外,连续几年风调雨顺,无论是粮食还是棉布,都足以支持军队继续作战一年以上。

两个人的报告做完,已经是中午时分,大家简单地吃了一餐,继续下午的议程。

下午的议程比较琐碎,鲍婧讲了《皇宫内务和女官工作总结》,姜承志讲了《对日对朝工作的进展和预期》,张兴扬讲了《龙虎山上清宫正一道系统勘察情况介绍及道教管理工作建议》,许纬辰讲了《天主教在大明传播状况及欧洲关系》,林樱讲了《羽林苑工作进展和教学经验总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