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无商不活

魏羽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听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吗?”

萧凤完全懵了“什么无商不活,这是什么东西?”

“无商不活?”赵廷美拿着邸报,啜了一口茶。自言自语得说道:“这是何意?”

自从开封发生了晋王赵光义的谋反案子,同为皇帝赵匡胤弟弟的赵廷美就觉得自己越来越被冷落,之前的站队选择,只是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但是朝堂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赵廷美叹了一口气,皇帝北伐,监国是赵德昭,这个是可以预见的,毕竟赵德昭是皇长子,但是辅政大臣有赵普卢多逊等一群人,偏偏就漏掉了这个开封府尹赵廷美。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赵廷美已经被排挤出了大宋朝廷的决策层了。

现在的京兆尹府,只是开封城内一个庞大的执行机构。

所以,开封府尹赵廷美完全看不懂邸报上面,监国赵德昭的这句话。

“备马,我要去文德殿。”虽然是执行机构,但是工具人就必须有工具人的觉悟,这一点赵廷美的位置摆得很正。要做事,先搞懂,不要因为自己是叔父觉得不好意思,毕竟赵德昭还有一个身份是储君。

不久后,赵廷美赶到文德殿,发现文德殿中已经是聚集了很多六部官员。

大宋在关于国家大一点的政策调整的时候,往往会在形成决策后,用邸报的方式在官员群体中发一次,看看官员有没有疑惑或者补充,更有利于集思广益。

所以,今天来文德殿的,十有八九是因为邸报而来。

文德殿中,赵德昭坐在龙椅下首的一个凳子上,毕竟龙椅这普天下只有一人可以坐。

同平章事赵普站在旁边,和一众官员在问对。

赵廷美和赵德昭见了礼后,也站在一群官员中,听赵普说话。

“赵相公,什么叫分层次,全方位?”一个户部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赵普道:“这个是羽皇子的原话,监国和我还有卢相公几人,结合羽皇子的解释,我们认为是,商税改革,不能够全大宋一个模式,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赵相公能不能举个例子?不如就用刚才你说的御用招牌举个例子。一个礼部的官员也问道。

赵廷美心道:今天邸报不是说的商税么,怎么礼部也来凑热闹?

赵普抓着一个茶杯,喝了一大口,完全没有平日里云淡风轻的那个范儿了。

喝了水后,赵普继续大声说道:“举个例子,比如,和科考有关的书店、文房四宝店铺,可以在自己招牌前头,加上乡试指定、礼部专用、御用等名称。但是这几个名称有区别,肯定起拍价不一样,如果乡试指定使用权一年需要一百两银子,那么礼部专用就需要三百两银子一年,御用就必须要一千两银子以上了。这个叫分层次。懂了没,其他官署的,以此类推。”

“至于全方位,说的是,要改商税,各地都要有调整,现在开封府旁边找一个州试点,然后推行全国,江南西路有江南西路的冠名权拍卖,京西南路有京西南路的冠名权拍卖,都由各地官府组织进行,这个称之为全方位。”

刚才问话的户部官员又出声问道:“羽皇子怎么这么笃定商贩门会买这个冠名权?如果都不买呢。”

旁边听着官员们说话的赵德昭忍不住想到,羽皇子还只是一封信,就可以对国朝商业有这么大的影响,还好他是我大宋人。如果生在契丹,那必定又是另一番光景。

站在前头的赵普。对着刚才问话的户部官员道:“内卷,知道么,羽皇子说的内卷。不用担心商贾不买,商贾们也不会齐心都不买,他们会担心如果被人买了怎么办,所以,官府只管定价,拍卖公平公正公开就是。那生意怎么做还是商铺的事情,不过他们收入提高后,国朝商税才更好增收,从而使国朝国富兵强。”

赵廷美心中正在纠结,和一大群属官这样大声吼着说话,还是觉得不自在。这时候,突然一个声音问道:“赵相公,什么叫无商不活?”

赵普问道:“今日天寒地冻,大人冷不冷?”

问话的属官为了表现自己勤于政务,很认真的回答:“下官不冷,谢赵相关心。”

赵普和官员对答半天,也有点放开自我,问了了一句其他官员:“你们信不信,他不冷。”

一众官员很少看到赵普调侃,齐齐哈哈大笑,甚至连赵德昭都忍不住莞尔一笑。

赵普对问话的官员说:“冷就是冷,老夫裹了几件,都冷。”然后顿了一顿道:“你们觉得什么衣服最暖和?”

下面官员们被刚才的调侃调动了情绪,七嘴八舌的回答,不过说的最多的还是皮袍。

赵普道:“我也觉的是皮袍,不过皮袍在开封需要几百个钱,甚至一贯多钱,一般民众买起来还是觉得比较贵。”

一众官员交头接耳,纷纷点头。

赵普说道:“你们知道契丹今年白灾,牛皮羊皮卖不掉吗?”

下面官员正想说契丹白灾对大宋是好事啊,但是转念一想,赵相不是这个意思.

有反应快的官员说道:“赵相说的是,契丹卖不掉,而开封卖的贵,就是因为缺了商业?”

赵普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搞明白了的官员在下面朝着赵普拱拱手,也并不离去,继续看其他官员的提问。

在这样的场合里,能不能问出问题,问的问题水平怎么样,直接反应了这个官员的办事水平和能力,有些属官,有可能科举入仕的时候并不是很好的成绩,但是在民政,财政,度支等方面就有过人的长处,这是科举学不到的东西,赵德昭根据以往父皇的教导,坐在上面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各位官员。

在下面的官员中,有一些会是以后自己得力的左膀右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