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陈王氏开始在村里说闲话,主题就是陈母的秘密。今天跟东家的八婆聊一聊,明天跟西家的泼妇说一说——闲话对象主要就是村里那些碎嘴妇人。完美小说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一开始还只是小范围传播,后来传的整个村都知道了。

气得陈母在村里揪着陈王氏大声质问,“你这一天天的就跟人说我有秘密,有宝贝。那我倒要问问你,这秘密是啥,宝贝是啥啊?!我这个当事人怎么反而一点不清楚呢?”

被人打上门,陈王氏也一点不心虚,撇着嘴抱怨,“你有啥秘密,有啥宝贝我咋知道。”

至于传闲话这种事情,一点不肯承认的:“你可别啥都赖我头上,你亲耳听到我跟人说啦?别人传你的闲话,你该反省反省你自己啊?问我干啥?”

这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气得陈母想捶人。

陈王氏见陈母想动手,抢先一步往地上一坐,就哭喊起来:“老头子啊!你个死鬼!走的那么早,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在这世上受苦。啊~这还是你亲大哥亲大嫂呢!不帮衬我就算了,还来欺负我。呜呜呜,我活着才没意思,早知道应该跟你一起去了才好。”

“......”陈母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是,你男人都死了七八年了,你孙子都有了,哭什么孤儿寡母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青年丧夫的小寡妇呢。

陈王氏见陈母不说话,心下得意,继续投入的表演。

“你临走前跟我说,有什么就去找大哥大嫂。说他们都是厚道人,不会不管我的。现在呢?没天理了,我还没求他们什么呢,就来欺负我,我的命苦啊!”

陈王氏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将一个被欺负的寡妇形象表演的入木三分。

看的旁边围观的众人都心生不忍了,纷纷出口劝解陈母,“都是一家人,何必弄成这样呢?也不一定就是她传的,这传来传去的没准就弄错了。你也熄熄火。”

陈母牙齿都快咬碎了,心下暗恨——知道你不要脸,没想到你能不要脸到这种地步!都是当奶奶的人了,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能做出这种耍泼的事。

这一刻,陈母也跟着怀恋起了陈老头的弟弟——人活着的时候,陈王氏还是要点脸的,耍泼也是关起门来在家里耍泼。现在没人管了,越发不要脸了。

陈王氏不要脸,陈母还是要脸的。见状只得收敛脾气露出假笑,把陈王氏搀扶起来,“弟妹你这是干嘛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两家闹啥大矛盾了。我这不是听到闲话就来问问你,不是你说的,我们说清楚就是了。我还能逼你承认不成?”

见陈母服软了,陈王氏得意万分,就势站起来,“大嫂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这不是刚刚大嫂你那样说,把我给吓着了嘛。这要是不说清楚,把屎盆子就这样扣我头上,我还要不要做人啊?”

呸,你还知道要做人啊!陈母心里把陈王氏大卸八块了,面上还得一片祥和,“都是误会,一家人哪至于弄成这样。走走走,回家吧。”

无论心里怎么难受,陈母也只得捏着鼻子把这事按下去了——现在就算她去找那些八婆对质,谁还给她作证不成?肯定都是统一口径摇头否认。

这一步算是失策了,陈母心里叹气,她也是没想到陈王氏现在已经变成这种泼妇样子了,不然怎么也不会当众闹开——本来想着陈王氏但凡心虚,被这样当众质问,肯定会气短,自己趁机指责,也好让陈王氏长长教训,结果......

陈王氏为啥不心虚?她觉得自己不是传闲话,她说的就是实话!她打心底里就认定了陈母肯定有鬼,说起来会心虚才怪。

“这些闲话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但是我在这说清楚了,”临走前陈母环视众人,沉声说道:“我们家行得端做的正,没有秘密也没有宝贝。希望以后这种闲话不要再传出来,不然,我们家也不是任人排揎的!”

这次陈母轻轻放过了,但是也要警告一下大家——再有下次自己可不会罢休。

陈母决定,接下来要把这个不省心的弟妹给看牢了,以后要是有所收敛就算了,但要是再敢搞这种事情,自己肯定要抓个人赃并获,到时候看她怎么哭喊搏同情。

晚上躺在床上,陈母还是觉得意难平,冲着陈老头不满道:“你看看你这个好弟妹,你还惦记着要帮衬她家。结果呢?在人家心里,我们就是欺负孤儿寡母的狠心人。”

“哎,以前没发现她是这样的人啊。”陈老头叹气,“可能二弟没了,她日子确实难过吧。”

“......二弟没的时候,两个侄子都成家了!都能撑起家了,她日子有啥难过的啊?!”陈母恨不得掰开陈老头脑袋看看,是不是进水了啊。

“话不能这样说,这家里有当家人跟没当家人那一样吗?”陈老头不满,“看看咱家,再看看发财、富贵家,他们确实不容易。”

这跟当家人有什么关系啊!陈母都想要咆哮了。

我们家日子过得好,那是我五个儿子能干!他们日子过得不好,是因为陈王氏把两个儿子宠的拈轻怕重的!陈母想要用力摇一摇陈老头,让他清醒一点。

可是又怕陈老头误会自己觉得他这个当家人不重要,陈母泄了气,算了,不说了。那是陈老头亲侄子,说再多也没用。

“反正接下来我把她看牢了,要是再去传闲话,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扔下这么句话,陈母熄灯睡觉了,再说下去,她怕把自己给气出毛病。

可能察觉了陈母在暗中盯自己的哨,陈王氏老实了,没再出去作妖。

陈母长舒一口气,老实了就好。不然要是真再去搞些事情出来,自己去撕一场,就算撕赢了,又有多大意思呢?

哪怕她觉得自家跟陈王氏一家早已是两家人,但是亲近的血缘关系还是让两家紧紧联系着。真闹的太难堪,也不是陈王氏一家人难堪,只会两败俱伤。

在陈母觉得一切都平静下去时,她没想到的是,一场风波又开始酝酿。

而这场风波的源头,就是陈王氏传出的闲话。

对于那些传出来的闲话,有人不屑一顾,有人暗地里八卦一番就此撂开,但也有人记在了心里。

记在心里的,就是村里出了一个二流子的人家。

王赖子家在村里名声极差,一向是村里人家排挤的对象——出了一个赖子爹和一个二流子儿子,又是外姓,不被排挤才怪。谁喜欢常常耍赖占人便宜的人家啊?!

不过王赖子一家不觉得被排挤是自家原因——不就是时不时借点东西吗?说什么占便宜啊,乡里乡亲的,这么小气干嘛?

干啥瞧不起自家儿子?自家儿子是不爱下地,喜欢往外跑,但是有出息的人是在家种地种出息的吗?以前陈旺福家的老三,不也是不喜欢种地天天在外面跑?他都能出息,自家儿子也会出息的!

村里那些人就是觉得自家人少才这么瞧不起和欺负自家,等以后自己的四个孙子长大了,儿子也像陈三郎那样混个管事当了,不信村里人还敢这样对自家。

怀揣着这种想法,王老婆子对于自家儿子天天往外跑那是举双手赞成——家里那么点地,自己带着儿媳妇、孙女就能忙活过来,完全没必要把儿子拴在家里,天天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

对未来的憧憬是美好的,但是眼前的困难也不能忽视——四个孙子越长越大,吃的越来越多,靠着家里少少几亩地的微薄出产,日子那是越发紧张了。

就在王老婆子天天犯愁怎样才能把孙子养的更好的时候,机会就这么降临。

作为碎嘴泼妇团体一员,王婆子是最早听说那些闲话的——同时她也为那些闲话的传播贡献了很大一份力。

不过一开始她不怎么往心里去,就当普通闲话到处传呗。让她对此上心的原因是儿子的一番话。

某天她在饭桌上说起这番闲话时,王二流子随口来了句,“搞不好人家还真弄到什么稀奇玩意儿。她家不是有人在码头当管事吗?天天接触走南闯北的人,弄到什么我们这没的东西也是很容易的事。”

王二流子只是随口扯了这么一句,自己都没往心里去,哪知道王老婆子记到心里去了。

她对自己儿子有着盲目的自信,于是不断在心里咀嚼王二流子说的话,又反复思索陈母近来的行事。

最后也把目光放在了陈母在村里换小鸡仔这件事上——把儿媳妇当牲口使唤的她跟陈王氏一个心理,哪可能有这么好的婆婆?

不过以前她虽然心里不屑,也没多想。等听了儿子的话后,再仔细琢磨,越发觉得陈母这事有古怪——陈母要是知道王老婆子这番心里活动,肯定要纳闷了。这发现自己秘密的咋都不是啥好人,是不是暗示了啥啊?!

历史总是相似的,王老婆子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透其中的奥妙。而她还没有陈王氏的先天条件——王老婆子一家跟陈家没啥关系,日常不怎么打交道,所以她不能像陈王氏一样随心所欲的去陈家后院探查。

思来想去,她把目光放在了孙女大花身上——她没记错的话,自家这个赔钱货跟陈旺福家的有个孙女关系还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