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商谈

“放!”

“轰轰轰!”

“放!”

“轰轰轰!”

看着三里外,土坡上的简易城墙和房屋建筑,在轰鸣的炮火声中被砸成一堆碎屑。

殷晓韬、苏显耀、程同望三人眼中都冒出了绿油油的光芒,那是贪婪的欲望。

咕噜咕噜的喉咙吞咽声不绝于耳,程同望看着殷晓韬说道,“如此战争神器,殿下咱们必须要把它弄到手里,只要有了这些火炮你就能在王子之中立足,我也能在朝堂之上赢得一席之地。”

殷晓韬眼神坚定的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而且还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把这些东西弄到手里。

王新看着眼神热切的殷晓韬问道,“八王子,你觉得这武器威力如何?”

“声如洪钟,可吓战马惊慌、嘶鸣;势大力沉,可使城墙崩裂、塌毁;炮身黝黑金属光泽,钢铁锻造坚如磐石,是暴力铁血之美集于一身的典范。”对于火炮的巨大威力和欣喜殷晓韬并没有做任何的掩饰。

王新也没想到,殷晓韬会直接坦白自己对火炮的热切之情,看到殷晓韬直言不讳,王新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说道,“火绳枪一百两一杆,二十四磅要塞炮一万一门,八磅野战炮五千两一门。”

殷晓韬也能猜到火炮的价值不菲,但听到王新报出的价格,殷晓韬三人都是觉得有些吃不消。

殷晓韬陷入了沉默,而是开始谋算起了其中的利弊。

程同望则是不同,文官的狡黠与吝啬,让他开始了讨价还价。

对于程同望的砍价行为,王新根本就没有去搭理他,尽管对于王新的态度,程同望很是气愤。

但他也只是正常言语,并不敢说出过分之言。

王新云淡风轻的道,“你们可知晓我为何能轻松拿下半岛三州,南吴也能在不足两月内迅速攻陷大梁宿豫、海州和徐州吗?”

在商船从高丽柳京城抵达胶州后,殷晓韬、程同望一行人也知道吴国与梁国爆发了战争,至于具体情况他们并不了解。

听到王新这么说,殷晓韬试探着问道,“王公子的意思是,莫非吴国大胜也是火炮的功劳。”

王新点头笑着说道,“不敢说全是火炮的功劳,但吴国能取得如此胜利,其中至少也有五成是火炮显威,吴四十万买下那些火炮,转身就功陷大梁三州,州城粮草钱财可止千万。”

王新这是在自我推销,也是在给殷晓韬三人算账。

在看到火炮的巨大威力后,殷晓韬真的对火炮很动心,但这价格确实是有些虚高了。

“王公子,你看这火炮的……”

“听说八王子在来胶州前,还去了一趟柳京城,我对高丽一直很感兴趣,只是一直无缘得去,不知八王子可否与我诉说一二。”

殷晓韬讨价之词还没出口,就被王新话语给硬生生打断了,王新突然提起柳京城,殷晓韬不傻自然也知道王新话中的意思。

去柳京城与高丽结盟的确是自己等人理亏,此时的殷晓韬也是无话可说。

看到殷晓韬的囧样,程同望急忙跳出来解围说道,“高丽不过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既比不上青州历史浓厚,也比不了胶州商业繁华,王公子不必对它如此兴趣。”

王新脸容毫无变化,只是不清不淡的说道,“哦!是吗?”

纪大刚走到王新身旁,言语支支吾吾地道,“少爷,库存的火炮不多了。”

王新眉头微皱,满脸不悦的说道,“我不是记得库中应该还有几百门火炮吗?”

纪大纲点头说道,“可库存中那批火炮,您不是已经答应卖给吴国和郑国了吗?”

听到郑国的名字,一旁的殷晓韬、程同望呼吸立刻变得急促了起来,他们不敢想象郑军得到大炮后是否会继续进攻燕国?

对于殷晓韬等人的紧张,王新好似并没有察觉到,他只是皱着眉头说道,“那最新的一批火炮制造出来需要多久?”

纪大刚算了一下,报出了半年的时间。

一旁仔细聆听的殷晓韬,听到需要半年时间,脸色都不由得吓得微微发白,半年时间,说不定郑国大军都已经借着火炮之利打过保州直逼幽州城下了。

殷晓韬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就算自己买不到火炮,也绝对不能让郑国得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王公子,北方蛮族气势汹汹,一直威胁着我北方领土安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同为汉民,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听到殷晓韬的话,王新面无表情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毫不可查的动容之色,一直关注着王新的殷晓韬看到,心中就是不惊一喜。

他继续开口说道,“北方蛮族一直都是我汉族最大威胁,抵御北方铁蹄洪流入关,这一直都是汉人的最大使命,若有一天大燕抵不住导致蛮族入关,以蛮族铁骑速度,不需几日便可抵达青州城下,胶州距离青州怕也没有多少距离吧!”

“蛮族入关、大燕必亡,蛮族之势的确汹涌,但现在蛮族不是还没有入关嘛,就算到了胶州城下,以我城坚炮利之势,何足惧他。”

听到王新果决的话,殷晓韬脸上露出了一丝凝重。

程同望拉过殷晓韬说道,“殿下,这会不会只是他们想抬高价格的托词?”

殷晓韬苦笑一声,“你的意思我何尝不晓,但这件事情我们大燕赌不起,因为此事关乎大燕命脉。”

听到殷晓韬的话,程同望也陷入了沉默,尽管他很想劝说,但关乎国运他也不敢妄加多言。

“那殿下接下来您的意思是。”

殷晓韬咬牙说出了两个字,“加钱。”

尽管殷晓韬在原有价格上提高了两层,王新依旧没有答应,把这批火炮卖给燕国。

经过一番商谈,在殷晓韬把价格提升到三层后,王新答应殷晓韬先把郑国这批火炮压下来,等新一批火炮铸造出来两国一起发送。

尽管殷晓韬很不甘心,但对于王新的坚持他也无可奈何,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郑国总共只购买了两百门,而大燕却是郑国的两倍。

因为在长岛外海遭遇时,殷晓韬就许诺过姚山,要把这批货物送给王新,所以现在的他们已经是身无分文。

想要购买这批火炮,就只能重新反回燕国筹钱,三人经过一番商定,殷晓韬决定让程同望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回燕国把事情与父王说清楚。

而他则是与苏显耀一同待在胶州,也趁着这段时间让手下护卫学习火炮射击。

队伍在回到胶州城后,两队人马就直接分开了,王新带着自己冗长的护卫队回柳翠居,殷晓韬则是拒绝了王新安排住处的好意,决定自己在胶州城内买下一座府邸,用以日后的居住。

马背上高寻给纪大纲比了一个大拇指,纪大刚则是摆摆手指向了后方的四轮马车。

回到总参作战部后,纪大刚笑着说道,“少爷,您这招真是高,用郑国来迫使燕国大出血。”

高寻也是点头表示认同。

王新却是没好气的说道,“谁说我是在诓他们,我王新顶天立地是这样的人吗?”

听到王新的话,纪大纲和高寻都发懵了,不明白郑国什么时候来购买过火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