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行动派

在张慎吩咐下去的命令传达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军营的校场上便是聚集了所有书院的弟子。

知行书院信奉知行守一的观念,是妥妥的行动派。

故此才会有江南沿海一经发现海妖作祟,便带着弟子前来平乱的行动,虽然期间有大儒出手过一次,但这里仍旧是沿海几个不多的最危险地带。

李公子,你来!看看我们书院弟子的风范,是不是能与圣院弟子一较高下!张慎的一只手抓住了李星云的手腕走上了校场的点将台。

校场的点将台上,张慎与李星云并立正中间,两人的后方跟着程墨与秦可卿。

面对张慎如此行径,李星云也搞不懂他在想什么。

但以他对儒家那些观念的认知,能从知行书院中走出来的师生弟子,心中自有结论。

而在校场点将台的下方,书院的弟子已经集结完毕,整整齐齐的列成了方针,足超过上千人。

上千人在夜幕下的眼眸都熠熠生辉,在看清楚台上何人后,纷纷激动不已。

张慎挥挥袖袍,口中绽放惊雷之声:知行书院的弟子们,在我身边的这一位,想来你们不会陌生了。当初在大秦焚书坑儒之际,闯入大秦中原腹地,救出我儒家数以万计的读书人。而后更是在边境一战中力战三品武夫,破开封锁线。qupi.org 龙虾小说网

但你们了解到他的事情,应该在更早之前,江南出名篇,传天下,惊圣诗篇,文曲星的异象,皆出自他手。中文網

可现在,我需要告诉你们一个更为震动的消息。

之前让我知行书院的知行守一理念得以找到家国天下目标的儒道四句,并非是圣贤天降祥瑞,而是他!李星云所悟!

此言一出,原本就挺激动的一群弟子,现在更是像发疯了一般亢奋起来。

点将台下上千书院弟子,一个个面绽激动的神色,血液开始滚烫。

他们自发的大声喊道,声如春雷炸响!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

那声音极为透亮,好似重峰撑天,九渊嗡鸣,让人心潮澎湃,想要拎着刀上战场砍人的冲动。

李星云听在耳边,听着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那儒道四句,忽而意识到了什么。

在这个世界,儒家理念也分为好些,几乎每一位圣贤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数百年前,大明的一位儒家圣贤王守仁便是其中之一。

张慎院长所在的知行书院,是根据当初王守仁圣贤证道之际提出的儒家理念为根基而建起。

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儒家理念,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当时前贤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进行了提升,但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观念。

另外,王阳明的这一个的观点虽然有利于读书人在道德上的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但王阳明的儒家理念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在后世人著写的儒家经典中,便有指出: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

身体力行。

恰恰好...儒道四句的出现,让知行守一的弊病从中得到了解决。

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圣贤的理念也并非尽善尽美,在认知方面与时代有所出入的时候,自然会被称之为弊病。当初被信奉为神明的儒圣孔夫子,他提出的那么多理念中,在后世发展数千年里,也有将一些不适合的暂时搁置过,以待来日再重新启用。

李星云在心中嘀咕了一阵,想起了这些事情,也渐渐明白了张慎以及知行书院的弟子为何知道是他提出儒道四句后,会如此亢奋。

用一种通俗的话来讲:横渠四句就是知行合一的光!

如何?让他们助你一臂之力,跟随你去杀敌。张慎一只手拍在李星云的肩上,询问着。

杀敌...李星云嘴角一抽,谁敢说儒家都是温文尔雅,只恭谦的君子形象?

我儒家能屹立这么多年不倒,靠的可不仅仅是嘴巴上的道理,还有拳头够硬。

不对,还是口才够硬,拳头比不过武夫和佛门那些家伙,几大体系中也就术士那种弱鸡体力能跟儒家争一下倒数了。

我这刚好有一个难题,你来的正好,可以带着这些弟子一同前去。

什么难题?李星云目光一紧。

回军营,我且细细说给你听。

好。

.......

片刻后,重新回到帐篷中的几人围在了长桌旁,那长桌是一个沙盘,记录着周边的一些紧要地界。

这里有一个渔村。张慎指了指一个地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过去。

他继续说道:此前探子回报,有一些船从海上出发,很大可能运输了火炮储藏在这里。

火炮?李星云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这个时代确实有火炮的存在,出自术士中的炼金师之手。

大秦那一位是二品术士,手底下有些强大的炼金师能制造精良的火炮也不足为奇。

如果这一段时间来的相对稳定是一场假象,那可能就是在隐蔽这些火炮的运输痕迹。

真要火炮进入沿海陆地,到时候对攻城具有极为高效的办法。

火炮这玩意就是这样,不为三品,这玩意的杀伤力翻倍。

到了三品,这玩意又跟气球一样毫无威胁。

但火炮是攻城,又不打三品,是战争中的利器!

所以,我们得去这个渔村看看,如果真有火炮的痕迹,要尽可能将其销毁。李星云简练出张慎的意思。

嗯。

行!李星云没有拒绝,当场接受了。

此来江南,就是为了平乱而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