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射雕完结

接下来几天周裕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就安心的码着字

随着射雕的剧情不断推进,故事也越来越吸引人,郭靖和黄蓉的矛盾让大家看着揪心,郭靖和杨康的命运让大家唏嘘,穆念慈对杨康的痴情让大家感动,杨康在桃花岛联合欧阳锋杀害江南五怪嫁祸黄药师让大家憎恨,同时郭靖对蒙古的态度和对中原的态度,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

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将国仇家恨结合起来写的武侠小说

其实在搭建好“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个武侠大框架的时候这部小说就已经变成了風雨文学了,层出不穷的武林高手,不断出现的武功绝学,都让看的人大呼过瘾,现在几乎大家平时生活聊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聊到里面的剧情

以前的武侠格局小,无非就是打打杀杀,个人和个人,个人和门派,稍微格局大一点的就是门派和门派之间的仇怨,大家从来没有想过武侠还能和国家命运结合起。不过这种武侠结合历史的写法确确实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开阔了众多武侠作者的眼界,原来武侠还能这样写?

早在一个星期前林洞庭就又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射雕英雄传的分析,顿时将这本武侠小说的热度直接被推到了最高潮

“这是一本最有意义,最值得一看的小说。其实早在周裕这孩子发布《满江红》的时候我就对这部作品十分期待了,事实证明,我的期待没有错,这真的可以说是一篇史诗级的武侠作品,里面传达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很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首先就是这本小说大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线。自古以来我们华夏就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说法,因此以前的武侠小说都是把主题放在了个人或者江湖门派的恩怨上面,不会把个人或者门派和国家联系起来,毕竟在国家面前个人和门派都是显得十分渺小。

可是这本武侠跳出了这个定势,不仅将个人和江湖联系了起来,而且将个人和国家也联系了起来,从作者对郭靖的刻画不难看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武功的最高意义就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初一看觉得有一种错觉武侠还能那么写?再仔细想想又会觉得武侠就该那么写!这可以说开辟了一条武侠小说新的写作思路和眼界

其次就是里面对于家国情怀的表达。郭靖生于蒙古长于蒙古但是骨子里却是个汉人,这个设定非常巧妙。

郭靖出生就意味着会在两个国家的利益之间纠缠不清,到底是选择个人利益还是选择国家利益?这是个很好的话题,作为主角郭靖最后的选择没有让人失望,但是作为对比杨康的选择和结局就让人唏嘘不已,这是人性的考验。也对于当代年轻人有很好的警示寓意,无论如何国家利益都要大于个人利益,也用杨康的结果教育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要崇洋媚外,不然到最后自己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只有自己国家强大了,才能保证自己个人的利益

毫无疑问这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难怪,难怪这孩子一开始会写下那么一篇震古烁今的词,和小说的主题实在是太搭了

另外这部小说里面还有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就需要大家自己的领悟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是我读过的最让我满意的小说了,我觉得这本小书面前可以再加两个字——伟大。没错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就在射雕完结的这天,林洞庭又发了一篇长达三万字的读书感言,本来大家对于射雕的完结还心有不舍,纷纷在周裕微薄或者书评里面各种抱怨,现在林洞庭一篇长文彻底点燃了解读射雕的风暴,网络上一时全都是关于射雕的感言,甚至很多文学家都参与了进来

著名文学家刘远清v伟大的作品,我读过最好的也是最具教育意义的武侠小说,建议孩子们多读读

著名学者朱鸿道v很难想象一个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的笔力和精神境界,了不起

北清大学文学系教授张永福v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否能摘选其中的精彩部分进入教材呢?

.......

一个个全是大佬,这些大佬都发话了,那么可想而知网友们是有多疯狂了

“我的天呐,我本来以为我就读了一本优秀的网络武侠小说而已,没想到我竟然无意中读完了一部史诗?”

“妈呀,这本小说有那么大影响力吗?怎么所有的文学大佬都发话了”

“楼上的,你去看下就知道了,真的一点都不夸张,这部小说写的真的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哈哈哈,我裕哥就是牛逼哈,随便写本武侠小说就能把整个文坛给惊动了”

“可惜完结了,好像知道后面的故事啊,郭靖和拖雷最后会不会在战场上相遇呢?”

“不管咋样,看到靖哥哥和蓉儿在一起我就高兴,可惜了华筝,哎,这或许就是林老说的吧,国家利益大于一切”

“就算华筝不是蒙古人,郭靖也不可能和她在一起的。这是部史诗,可不是那些网络爽文能比的,开后宫败人品”

“牛逼,我真没想到裕哥竟然不声不响的搞出那么一部经典作品,不说了,我再去读一遍”

“卧槽,大家快看官网,裕哥把天都捅破了”

“啥意思呀,卧槽....这这这,这特么的”

“妈呀,官方都发声了?”

是的,没错,就在射雕完结的这一晚上,引起的轰动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下所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在大家眼里其实一直只是把射雕当成一部打发时间的网络小说在看的,没想到这本小说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连那位都惊动了?

怕网友们已经尽量高估这本书了,可是最后却发现依然是低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