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穿越神书

许茹芸在明代的南京玩了两天,去了繁华的秦淮河,品尝了正宗的南京鸭血粉丝汤,也听了婉转动听的评弹。

两天后二人重新回到现代,许茹芸感慨道:“明代人的生活看来和书上说的不一样,就算没有电没有网络,居住在慢节奏的南京,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哼哼,你是没去看城外的流民营,那就是两番天地了,听他们说北方赤地千里,人吃人的事情都有,看到那些你就不这么想了!”

许茹芸这两天都在城内了,但城内还是有很多乞丐的,许茹芸叹了口气问道:“大嚣,你现在有钱了,不能帮帮他们吗?”

“帮?怎么帮?城外流民就有二十多万,北方还有上千万,你让我怎么帮?就用仓库里那几百公斤黄金吗?对了,说到黄金,你是学财务的,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将这些黄金合法的卖出去?”

许茹芸想了想摇头道:“一次卖出去肯定不可能的,数量太多,你这足有半吨多,咱们国家一年黄金的开采量才一百吨,数量太大很容易让官府查到!”

“他娘的,这可怎么办?早知道不要黄金好了,直接让那些土财主用白银付账!”qupi.org 龙虾小说网

“白银确实是个办法,白银与黄金不同,白银属于工业品,每年的交易量都在万吨以上,你这点还真不算什么?不过白银也不是没有缺点,就是现代白银价格太低,效费比太低了!”

“那怎么办?宝贝你是财经高材生,你有什么建议?”

赵大嚣说完手脚开始不老实,许茹芸一把推开他的禄山之爪,说道:“这次的黄金好办,你可以用公司的名义开一个珠宝行,就可以将黄金消化干净,不过以后在不要收黄金了,还是捣腾你那些中药材、名贵木头才安全!”

赵大嚣一听也对,一会儿上网找网友问问,除了这些中药材还什么来钱快!

“宝贝,今天就到这,你回去休息吧,注意养胎!对了,你安排一下张清他们去采购几台纺纱机与缫丝机,越旧越好!”

“哎,你要旧的干什么?那种旧式机器可不便宜,很多比新的都贵,你为啥不直接倾销工业品呢?比如直接运砖头水泥,还有直接运过去布匹丝绸呢?这不比在那边生产强多了?”

“你不懂,穿越一回,我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总想留下点什么,毕竟二百多年后那场中华民族的劫难,我可不想让那个世界的人在经历一次!有了这些机器,希望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能找到强国之路,也算我能做的一点努力吧!”

如果半年前赵大嚣还只是单纯的想赚钱,但经过与明代人半年多的朝夕相处,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那些豫东老乡,这些抄着同样乡音、吃着一样面食、长着同样面孔的人,看到他们颠沛流离卖儿卖女,就算赵大嚣铁石心肠,也要产生一丝丝的松动。

所以赵大嚣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给他们运来棉衣棉被、后世的大米白面,希望帮助这些苦命老乡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生活。

送走许茹芸,赵大嚣回到自己的卧室,打开电脑后来到网上一个名为穿越者联盟的论坛,发了一个帖子,问道:如果穿越到明代,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

晚上闲逛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人开始在下面留言。

“工业化?楼主不是赚钱去吗?难道看明代人过的苦,准备亲自下场了?”

“沙发!楼上错了,楼主估计被秦淮八艳感动,准备拯救大明了!”

“哈哈,楼上加1!”

除了一些灌水的帖子,很快就有人发表有用的帖子了。

“工业化很简单,但民智的开启才是关键!英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不都是科学家,而是工人居多!”

“楼上说的对,我记得瓦特就是工人!”

“网上不是流传什么穿越神书吗?叫什么民兵手册!”

“楼上说错了,是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这三本奇书,只要神书在手,上能炼钢造火箭,下能学种地治脚气!即使在未来碰到“世界核平”,利用这三本书也可以重建人类文明,共创人类辉煌!”

“楼主应该穿越到末世,救一下末路空姐、沉沦秘书等等,这才是正道!”

“楼上加1!”

“加2!”

赵大嚣还是第一次看到还有这种书籍,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还真有!

这三本书都成书于五六十年代,特别是赤脚医生手册,对建国初期消灭血吸虫等传染病、提高婴儿的成活率起了重要作用,至于另外两本作用就不显著了。

赵大嚣从网上下来看了一夜,发现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还有些用处,上面记载的一些农村小水电的修建、简单机床的使用、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流程等等,这些东西对明代很有用。

但其中还有一些做菜、剪头发、做衣服等章节,明代人讲究留全发,衣服款式与后世也不一样,这些章节就没啥用处了!

至于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完全基于后世核大战编写,比如如何躲避核袭击、如何打飞机打坦克等等,这东西在明代一点用处都没有。

赵大嚣翻了翻民兵手册,发现只有后面几章记载如何行军、扎营,如何整理被褥、站军姿等还有些用处。自己在明代不想称王称霸,民兵手册这东西就不用了,其他两本到是可以大量采购。

网上的都是pdf版本,清晰度不够,赵大嚣直接从网上订购了一千本赤脚医生手册与军用两地人才之友,准备交给自己母亲与父亲,将这些实用技术传给明代人。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赵大嚣都待在明代,现代的事情都全权委托给许茹芸。

时间很快就到了新年,崇祯十一年的新年十分寒冷,南京气温竟然达到了零下二十多度,赵大嚣翻找历史书,发现这一年海南竟然下了雪,可想而知小冰河对气候的影响有多大。

城外的流民真是度日如年,二十多万人居住在一起,每天都有人死去,赵大嚣虽然拿出粮食舍了几次粥,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不过跟着赵大嚣进城的河南豫东老乡倒是过上了好日子。

这半年下来,赵大嚣一共收拢了一千多人的豫东老乡,在加上他们的家人,现在一共有将近三千人指望赵大嚣吃饭。

赵大嚣对手下自然毫不吝啬,除了从后世采购保暖帐篷外,还采购了大批量的棉衣,帮助那些妇女儿童过冬。除了这些赵大嚣还运来大量油脂,这种由棕榈树提炼的油脂十分便宜,十块钱就能卖上一大桶,赵大嚣一口气就采购了足有五吨。

粮食就简单了,赵大嚣种植的二百亩玉米,因为气温的关系没有达到最大产量,但也达到了每亩五百斤的高产量。赵翼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亲自去复查了一遍,才真正确认这种番麦亩产能达到五百斤。

因为肥料与种子的原因,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一直在一百斤至二百斤之间,南直隶、江西、湖广等地因为可以两熟,亩产能达到二百斤以上,这种一季粮食亩产就达到五百斤的怪物,明代农民别说没见过,做梦都没梦到过。

赵翼当时捧着硕大的玉米棒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如果有了这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他的父母岂能饿死在老家?

赵大嚣看着面前哭天抢地的老乡,低声问自己的父亲:“爹,要不要告诉他们,这种玉米的平均产量在一千五百斤左右,要不是他们不会侍弄,产量还能提高三倍?”

赵有德瞪了赵大嚣一眼:“说什么说?你没种过地,不知道粮食对农民代表着什么!你上大学的学费,不都是咱家那十几亩土地提供的?”

“爹,现在砖厂已经上了正轨,要不明年开春你帮着他们种地得了,我看这帮家伙根本不会种地!”

“指导一下没问题,但需要现代的化肥,如果没有化肥只用农家肥可达不到一千五百斤的产量!”

化肥?看来自己又要在长长的采购名单上再加一项!

有了粮食,赵大嚣手下的工人与家属都可以吃上一天三顿干饭,除了这些因为赵大嚣大量购买了棕榈油,那些工人甚至每天还能吃到一条炸鱼,这对他们来说日子过的比过年还幸福。

崇祯十年大年三十,赵大嚣今天起的很早,他今天要亲手将准备的新年礼物送到工人手中。

礼物很简单,每户五斤猪肉、十斤白面、两斤绵白糖,这些东西都是从后世采购来的。

原本赵大嚣想在本地采购了,可是了解到猪肉的价格后,决定还是在后世采购吧。

南京猪肉价格是五文一斤,虽然价格便宜,但产量实在太小了。

赵大嚣要采购五千斤,估计要将南京周围几个县的生猪都买光了,所以这东西还不如从后世采购了。

后世那种远洋运过来的进口猪肉价格在七八块钱一斤,真是要多少有多少,只要给的钱到位,不要说五千斤,五千吨都能运来。

赵大嚣前几天就安排周海福带十几个人将这些白条猪分割好,今天就是他发福利的日子。

周海福看到老爷出来了,赶紧行礼道:“老爷,都准备好了,就等您来发放了!”

说句实在话,周海福见过对伙计好的东家,但没见过这么慷慨的东家,一千多户啊,每家五斤猪肉,这需要多少钱?

赵大嚣走出大门,工人都已经早就在门口等好了,看到最前的赵翼与儿子赵构,赵大嚣笑道:“赵翼,过年怎么过?”

“回老爷,我领儿子去范金喜家,他家人多,过节热闹!”

赵大嚣点了点头,让伙计将猪肉白面白糖拿来,交到赵翼的手中,然后又拿出一个红包,里面是一两白银,这是工人今年的辛苦钱。

“赵翼,这是你的!”

赵翼赶紧与儿子赵构跪下给老爷磕头,谢老爷的赏!然后才起身接过福利与赏银!

下一个是范金喜与两个儿子,他们是工头,工钱比赵翼多,但过节福利是按户数来的,所以他们家人多但也是这些东西。

来领福利的足有一千二百多户,赵大嚣从上午忙到了下午,虽然站着很累,但他一定要亲手将这些东西送到工人的手中。

赵大嚣看过一些管理学,知道只有这些工人亲手接过你的赏赐后,才能真心感谢你,所以今天这些东西必须要亲自发放。

下午三点左右,终于将所有东西发完了,赵大嚣从怀中拿出一个大红包,交给了周海福:“周掌柜,这一年辛苦你了,这是你的奖金!”

周海福打开一看是十两黄金,他赶紧磕头谢恩:“东家,您已经每月给工钱了,现在还给赏钱。。”

“老周,我事情忙,城里商铺的事就拜托你了!”

“请东家放心,小人一定尽心尽力!”

“对了,让你在城外选一块平坦土地怎么样了?”

“老爷,小人已经圈定了溧水城外的禄口,那里土地平坦,临近石臼湖,还有溧水河流过,土地已经购买了八成,还有两成没有谈下来,估计年后就差不多了!”

“好,你抓点紧,过年后去争取快点拿下来,纺纱机已经到了,争取开春就选址盖新厂子!”

赵大嚣已经准备开始大干特干,除了开工厂外,还要大片土地种植转基因玉米。所以他拿出巨资准备在城外选一个好位置,也学伟人搞一个特区。

周海福选的地址很好,禄口就是后世南京的禄口机场,这里地势平坦,没有大的湖泊,最主要这里距离溧水县城很近。

明代溧水县可不是南京下辖的区,溧水县人口众多经济十分发达,更主要的是溧水从宋代开始就是南直隶的冶金中心。这里大小铁匠铺上百家,整个县城从事铁匠生意的就有上万人。

为了这个特区,赵大嚣豪掷五百斤黄金,在禄口这里买了两万亩土地,准备大力发展工业。现在听周海福已经办的七七八八了,赵大嚣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