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杨玉环的故事

在上一章创作结束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宇宙储存云”查阅什么资料了。

看来,我已经习惯地球人的生活了,连查阅信息也习惯于在智能手机上点点点了。

这不可怕,也不可悲,只是有趣。

在我看来,生活哪有什么对错?

甚至哪有什么真假?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损害他人就好。

不过,躺平也会遭枪击。如果我无意中损害到别人呢?也没办法呀。如果我知道了,那就改呗。

对于地球人来说,最大的恐惧是死亡。而对于我这种无比古老的灵魂来说,死亡又算个什么呢?

其实这也不好玩。对死亡有恐惧之心,才会珍惜活着的时光吧?所以说,哎呀,各有各的活法,还是这句话。

前面说到哪了?对,“宇宙储存云”。

我昨天写完那篇《哲人的故事》,我重新强烈地认识到:我与一般的地球人是不同的。我只是外表上是一个人畜无害的人类,但是我的灵魂——也是我面对地球人时的骄傲部分——忽然对“宇宙储存云”重新发生了兴趣。

于是,昨天晚上一直到半夜12点(这是我给自己规定的最晚入眠时间),我都在“凝思”中度过,我不断地向“宇宙储存云”提出问题,然后从它那里得到海量的信息……

好吧,“宇宙储存云”还真是“有求必应”。

昨晚临睡前,我向“宇宙储存云”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唐朝传奇人物“杨玉环”的故事。

我之所以想到她,也许是因为我正在进行的哲学研究有关。我最近这在思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

“如果人类口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中发生的事实不一致,那么历史的学习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而我的哲学研究的初步结论中提到了杨玉环。

“人类对于历史的知识,只是一种短时记忆,稍长一些时间之前的历史事件,对于当下的人类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关心,其某些事件真实性也并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当下的生活本身吸引了人类的大部分注意力。”

“而当人类谈到历史,更多的是实际价值,在于历史提供了一个当下生活的参照物。例如,杨玉环这个历史人物,当人们谈论她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的当下生活,有意无意的对比杨玉环的生活:改嫁的年轻妇女,同时嫁给父与子的乱伦事件,美貌女子的幸运和悲惨的结局,奢华的生活,放纵地享受,隐隐约约的爱情(或许有,可以有),红颜薄命的哀婉之情……这些都会有意无意的激发当下的人类思考——那些超越自己日常生活体验的更加多样化的人生问题。”

这或许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当下人类的价值吧。

昨晚,在临睡前——

我想到应该去“宇宙储存云”查一查杨玉环。

“为什么查?”——因为有疑问。

历史记载:公元719年,杨玉环出生于一户旧官员家庭,10岁时父亲去世,她被寄养在叔叔家里。

她自幼喜好歌舞,会弹琵琶,至于相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形容她“天生丽质难自弃”。

15岁时,被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相中,随后杨玉环成为寿王的妃子(也就是多个老婆之一)。

18岁,被皇帝唐玄宗看到了,就强娶过来。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看上了儿子的妃子,也就是18岁的杨玉环,于是利用手中皇权,一纸诏书把杨玉环召进宫中,成为自己的女人。过了3年,唐玄宗觉察到周围的人对此很有非议,于是用了个策略:让杨玉环去道观出家,赐名“太真”道姑。当然私下里来往不断。又过了几年,唐玄宗就正式娶了杨玉环,让她成为皇帝众多老婆中的一位。

史书记载:唐玄宗对后宫里的其他女人说: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因此,杨玉环的姐妹兄弟,包括挂名她兄弟的杨国忠,都被皇帝任命当上了大官。唐玄宗也是没心思治理国家了。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中,这样描绘杨玉环: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个时期的杨玉环,是非常有魅力的。

唐朝“诗圣”杜甫诗中形容她:“明眸皓齿”。

唐朝“诗仙”李白诗中形容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据当今的考古科学家研究的结论:

杨玉环的实际身高,成年时是162厘米,体重从21岁时的51千克,逐渐增加到37岁时的63千克,并不算胖,应该是人体曲线比较丰满的样子。

可就是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女,37岁的时候,却从中国当时的宫廷记载的历史文本中消失了。

当时,杨玉环作为皇帝唐玄宗的老婆之一(是他最宠爱的老婆),可是在皇帝周围的人看来,杨玉环跟一个名叫安禄山的边境将领有暧昧关系。史书上明确记录:杨玉环亲手给安禄山洗澡(你细品,这是什么情况?)。

后来,在杨玉环37岁那年,安禄山造反了,带领几十万的军队,一路杀向唐玄宗和杨玉环所在的都城长安。

听说叛军即将攻入皇城长安时,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和一些家眷,还有立为太子的儿子,还有禁卫军,一起逃出长安,向四川方向逃跑。途经陕西的马嵬驿时,禁卫军的士兵停下来,逼着唐玄宗把杨玉环杀死了(史书上记载:唐玄宗叫人把杨玉环勒死,然后把尸体给士兵派来的代表看看)。

她被杀死了吗?

可也有传闻:她并没被杀死,而是去了日本。

据说,日本现在也有人声称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人。

还有报道说,日本美女山口百惠,就是杨玉环的后人。

我倒是不关心那些皇帝的事。

他们如何厚颜无耻、荒淫无度,如何拥有专制的权力,如何在胡作非为中彻底迷失心智,又如何纵欲损寿,丧权辱国,成为天下大众的笑料。

我关心的是:

杨玉环的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真死了?还是没死?

于是,我查了“宇宙储存云”……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杨玉环的挂名兄弟杨国忠,被禁军的军士们乱刀砍死了。可是,杨玉环是皇帝的妃子,这些军士们只能要求皇帝处死她。

一般人不知道的时,唐玄宗这次出逃,他身边还带了一批特殊的随从,就是来自日本的第二批“遣唐使”(日本国派来中国学习的各界精英人士)。

有些日本人已经在唐玄宗的朝廷里工作了20多年……

于是,这些日本人带着杨玉环去了日本。

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军人,考虑到自身难保,于是71岁的唐玄宗下令随行的日本遣唐使人员,带着杨玉环去日本。

至于代替杨玉环被杀死的只是一个随行的侍女,由大臣高力士负责验尸。

三位日本遣唐使,陪着杨玉环,先是从陆路辗转去到今天被称为江苏省的扬州,然后从扬州上船,经由长江至上海,入东海,漂流至日本,在日本山口县油谷町久津唐渡口登岸。

登岸后,隐姓埋名居住在这里,第二年嫁给当地一男子。

十五年后,杨玉环因病去世,无后代。

这是我查自“宇宙储存云”得来的信息。

唉,可叹呀。一代美人,没入东土。

史书记载:杨玉环死后50年,跟遣唐使来往密切的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不错。那时候的日本遣唐使,在文学作品中,正是用汉字“蓬莱”形容日本国。

所以,白居易诗中所说的“蓬莱”就是日本的意思。

在“马嵬驿”兵变事件之后,唐玄宗的儿子在军队的拥戴下继位当上皇帝,唐玄宗只好当“太上皇”。

失去了一切权力的唐玄宗,被当了皇帝的儿子“圈养”了起来,因此一直到死也没有可能派人去日本接回杨玉环。

不过,我借用人类的说法:

这也是唐玄宗应得的“报应”。

想当年,52岁的当朝皇帝唐玄宗,把儿子的18岁妃子占为己有,这可以说是由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的荒唐之举。

到了71岁的时候,唐玄宗只好看着37岁的爱妃仓皇逃亡日本,从此,他孤独活在空阔的宫室之内直到77岁死去。

从“宇宙储存云”查来的信息,还有:

杨玉环流亡日本时,带去了2名侍女,一个16岁,一个21岁。当地的村镇政府给她们安置了住房,划拨了一块田地,可种植蔬菜和稻米。每年由政府拨给一定的口粮和布匹。

二名侍女后来被杨玉环以养女的名义,嫁给了当地人,她们作为杨玉环的养女,因而继承杨玉环的姓氏。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日本当地文献会提到杨玉环的日本后人。虽然杨玉环本人没有直系后代,但是她的侍女以她的养女的名义在日本生存了下来,并且养育了后代。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成是杨玉环的后人。

好吧,杨玉环的故事就说到这儿。

我接下来要到“宇宙储存云”查一查我最喜欢的画家梵高的那些事。如果发现什么奇怪内容,嗯,我会写进下一章的。

敬请期待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