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半阙颤栗,全网折服!校领导:二年级学生上什么诗词赏析课!超纲了!

“顾老,关于.........呃,关于小周铭作文写词的这件事,您怎么看?”

直播间点评室里,

教育院首席教育学家陈书一脸好奇的看向顾言。

顾言闻之一笑。

“怎么看?如果不了解他的话,我会觉得这个外国小孩是在刻意表现自己!”

“觉得学了几个九州文字,就会作诗写词了。有些太不自量力了些。”

“但【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珠玉在前,想想便觉得很正常。”

“能写出这种句子的人,写首古词出来,貌似没什么毛病啊!”

顾言的态度从始至终都很淡定。

毕竟小孩哥已经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他能写、会写!

那现在,

无非就是期待一手质量了!

至于抄袭一类的言论。

他倒是完全没有放到心里去。

能自己做出稳排诗坛前三甲单句的人,

他凭什么抄袭啊?

就好比你小时候抄作业。

你会抄比你成绩差的人的作业吗?

这不合理!

也没动机!

【小孩哥,我的小孩哥!小学作文写词,你可真是个异类呢!怪不得人说你抄袭,咱干事儿能不能别老是这么石破天惊?】

【很难想象,那位老师看到“元宵节我最喜欢吃汤圆”、“今天和爸爸去看等会了”这种幼稚句子中突然出现一首词,会是什么感受!】

【粗略判断一下,小孩哥这首词必然是巨吊的!不然也不会让语文老师无比笃定他抄了!】

【你说小孩哥是傻子我都信,但你要说他是抄子我第一个不信!】

沸沸扬扬的议论弹幕,密布直播间。

终于!

当所有人的期待拉升至最高时。

几道人影,

出现在二年级四班门口。

这应该就是语文老师刚刚提到的课业巡视组了!

“好了,你可以开始了!”

语文老师卡着点朝周铭说出一句。

周铭点点头,

纯正的普通话,如同刺破阴霾的暖阳般,

缓缓响起在教室里。

直播间众人屏息聆听,

等待着那层神秘的面纱被周铭这个“始作俑者”抬手掀开!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哈?

第一句,仅一句!

直播间里就沉默了。

他们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股酥麻的电流感,

顺着尾椎骨,直直蹿升!

如同沸腾的潮水般,直接涌入脑垂体。

颤栗般的震撼感。

波波吞噬!

卧槽!

卧艹艹艹啊!!

这词,一开始就直接要命是吧?

完全不铺垫,压根不过渡。

开局放大,直入高潮?

一句词,十三个字。

就在众人眼前铺陈出了一幅喧闹长街,灯影如龙的景象。

惜字如金,但字字胜金!

恐怖!

这实力太他妈恐怖了!

怪不得那位语文老师会如此笃定小孩哥抄袭。

好家伙!

一个二年级小孩的语文试卷上出现这么几段文字。

是个智商正常的,

都觉得是古人写的,

是牛比至极的古人,甚至是文坛至圣写的!

你二年级小孩能写这种?

而且还他妈是外国人!

我信你个大头鬼啊!!

第一句,

便注定了这首词不可能垃圾!

基调已经拉起。

剩下的,

则是如同大江大河般倾泻而来的舒爽与震撼!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周铭声音淡淡,

点评团的表情却在疾速变幻。

三人愕然相视。

忘了说话,没空交流。

全身僵直的他们,

唯一能够传递信息的,只有那对充斥了震惊、激动和不可置信的眼眸。

三句词,读完一共五秒。

白驹过隙的时间里。

他们脑海中同时出现了几道声音。

这是原创!

正儿八经的原创!

理由,很简单!

当世古词八万首,他们虽然没有全部读完。

但以这首词这几句表现出来的水平和韵味。

一定会高居前列,万人传颂!

但它没有!

那就说明,这是一首新词!

词要封神!

剩下的几句,压根都不用念了。

仅凭刚刚这几句,

就可以封神了。

大气磅礴的用词,精准至极的描述。

铺陈而来的画面,画龙点睛的笔触!

每一个,都表现到了极致!

它不封神,

谁封神?

此时无人在发声,此刻无声胜有声!

所有知道小孩哥周铭水平的人。

心里都有且仅有一个念头。

今天过后。

“满级中文”这个标签,

怕是再也无法负担小孩哥身上的才气了!

这特么,何止是满级啊!

强烈的震撼、欣赏、共情。

在直播间中疯狂弥漫!

情绪,

被拉升堆叠到了极致。

至于此时的教室。

则呈现出与直播间完全相反的状况。

语文老师冷着脸讥讽看向周铭。

心说抄词都能抄的这么坦荡,我看等会你怎么装!

班里大半的小洋人,则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

原来这就是九州的古词吗?

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感觉好牛逼啊!

杰森好厉害啊,

竟然能抄到这么棒的古词。

我连抄都不知道去哪里抄。

最后,是站在讲台一侧的几人。

在周铭念完这首《青玉案》的上阙后。

同时笑着对视了一眼。

说出口的话,透过收音设备传进了每个人口中。

听起来真实又荒诞。

“二年级四班,不错啊!”

“才二年级,就已经上这么高端的诗词赏析课了!”

“就是这词的水准太高了,学生们怕是听不懂啊!”

“没关系,就当提前熏陶熏陶了。”

“只是这词从来都没听过呢?”

“《青玉案·元夕》..........”

“九州古代哪个词人写的啊?”

“按理来说,这种水平,早就应该入选中小学教材了啊........”

ps:跪求各位大佬投点鲜花评价票支持支持呀!数据表现好的话作者狂更八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