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手工业风波

“臣以为,此事虽好,但不可强推,可从京城开始,再慢慢往各地推广,先改匠籍,关于匠举之事暂且缓下。”高谷提议道。

高谷说完后,彭时便出列开口道,“臣附议,此外,为了防止匠籍撤销之后,大批匠人逃离,应当暂缓,在保证他们不会离开岗位的前提下再进行推行,以防止中断一些项目的进程!”

“臣以为,可先从普通各府的手工业开始,再慢慢进行推进,而对于工部与兵部的匠人包括各地府衙造船厂的等等,应当留在最后,但为了防止他们懈怠,应当提前向他们透露信息,并且提高他们的待遇及生活!”苗衷补充道。

朱祁钰点了点头,“可!”

“陛下,臣以为,应当先让户部对各籍人口进行稽查,包括土地的重新丈量,大批匠籍归入户籍之后,定然会对土地的需求增大,首先应当确认我大明农耕所用田地为几何。”高谷提议道。

高谷话一出口,金濂便赶忙出列,“禀陛下,此事兹事体大,若想要重新核实黄册,仅凭户部怕是会极其耗时耗力,其中也定然会有众多阻力,臣恳请督查院加以协助!”

朱祁钰想了想,金濂所说的阻力应该就是卫所已经各地的藩王了吧,他们的土地占了大明一半的土地,想从他们的口中抠下来,仅凭户部很难完成。

“准!”

朱祁钰点头应允了下来,督查院的左都御史王文如今正好在江南,让他巡查江南如今才行走一半未到,但是所拿贪官污吏已经达十人之多。

现在正好让他协助户部重新人口普查丈量田亩。

而之后具体的安排则全部移交给了兵部和工部协商,对于各自底下的工匠管理,他们也都拿出了相对应的补偿以及相对的处理办法。

礼部也开始为“武举”以及“匠举”开始做准备,大明虽然早已对武举有了想法,但是具体制度直到现今都没有落实下来,一直空置者。

现在又加入了一个“匠举”,这可有的忙了,不过好在朱祁钰规定匠举和武举考试与科举错开,不在同一时段内开考。

“武举之期当在科举之后,匠举应在武举之后!”商辂提议道。

关于这个排列其实也可以看出一件事,那便是朝中众人依然对文臣的看重,科举为首,武举次之,匠举最末。

对此朱祁钰并没有说些什么,毕竟三个考试,确实也如此,匠举无法参与政事,获得的只是他们各自的利益与荣誉罢了。

其目的只是为了鼓励工业进步而已,并非为了参与国家大事。

而武举考完之后可选的也就只有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了,其中礼部给出的考试方略就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和个人武艺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

不过现如今大明军中职位多为世袭,所以他们可以获得的职位少的可怜,好在土木之变死了一些才多出这些空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