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牛失主来了

“好人呐。”老柳头看着宋淮安的背影,喃喃道。

殊不知,这一夜,老柳头口中的那个好人,竟让他起夜的次数,比之以往增加了几倍。

老柳头算是被折腾惨了,嘴里不饶的说,明日见了宋押司,定要报仇。

走出老柳面馆,宋淮安觉得念头通达了,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开始慢慢融入了这个世界,那种刚开始的割裂和疏离之感在慢慢淡化。

深吸一口气,信步往县衙而去。

夜。

宋淮安穿着短裤,靠坐床头,借着灯光,翻看佛术之一的腿经。

看着看着,渐渐明悟,“怪不得少林寺的和尚,每日都去后山挑着水,一挑就是几年时间,这正是修炼腿经的方法之一啊。”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双腿肌肉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使用药液浸泡,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看了一下上面罗列的药材,宋淮安只认识其中的三分之二。

接着又翻开了拳经,腹经,除了要求常年锻体之外,还是得借助药液。

丢下佛术,拿起那本药草金石大全,仔细翻阅。

参考药草金石大全和脑子里的药草知识,开始根据药性转换成这个时代可以买到的药草。

比如,当归,牛蒡子,川芎等都可以转换成这个世界的药材。

而这个世界完全存在,却又并没有记载的金石草药,有很多在地球上都有详细记载。cizi.org 永恒小说网

这个意外发现,让他喜出望外,接着又拿起一本道术炼神秘籍和春秋功炼神秘籍,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春秋功相对比较难,可能一直修到洞虚,然后返虚炼神达到举霞之境。

而道术炼神入门则较为容易,一路可直达神婴,不过,神婴之后需要度天劫,之后才能飞升。

又翻看了一下两种修炼方法需要的药材,宋淮安发现,他识得其中一半左右,剩下的一半连听都没听过,比如寒玉髓,无垠水,石猴骨等等。

不过宋淮安也不灰心,在他看来,这些药材虽是罕见,但药性无非都是滋养神经的,以后可以慢慢寻找和调换。

综合两种炼神秘籍,宋淮安决定还是先从道术炼神开始,到了神婴之境,再转头修炼春秋功。

也不知这样投机取巧对或不对,反正宋淮安想着现在离神婴还有十万八千里,不着急。

若真转修不成,大不了去搏一下天劫,甚至不渡劫,停留原地也无不可。

心思一定,宋淮安这才躺下睡觉。

次日侵早,生物钟把宋淮安叫醒之后,换了一身青衣,紧了紧腰带,往怀里揣了些银钞,舒展胳膊,出了寝院,开始沿街跑步。

一直跑到安抚河边,头上冒汗了,这才往回折返,此时,很多百姓家的烟囱已经冒起了炊烟。

溜达着,来到一个早点摊子,点了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

还别说,植物油炸出来的油条,真比地球上的好吃。

“宋押司。”宋淮安抬头一看,原来是起早赶集买菜的柳大婶。

“柳大婶早啊。”宋淮安付了账,起身接过柳大婶手里的箩筐。

“柳大婶,你也够辛苦的。”宋淮安一边走一边说道。

“老头子说了,过几日老家来个侄女过来帮忙,到时候这些买菜的活计,就交给她了。”

柳大婶笑着说了一句,接着道:“宋押司,昨晚老头子起夜频繁,折腾到天快亮了,才睡着,不会出事吧?”

柳大婶原本想着,宋淮安来吃午膳之时问一问的,没想到一早就碰上了。

“放心吧,他起夜不频繁,我还真有些担心呢。”

很快,来到面馆,老柳头听到动静,竟在后院喊了一声。

宋淮安只好过去看看。

“嗯,再针灸几个疗程,腿上的淤肿就会消了。”宋淮安检查了一遍,觉得还是能治好的。

“谢谢宋押司,多少钱,一会让你大娘给你。”

老柳头昨夜真吓坏了,此时眼窝都陷了。

“不用,我总是不按点过来用膳,就够麻烦二位了,这些不值一提。”宋淮安摆摆手,准备离开。

“宋押司稍等一下。”

老柳头犹豫了一下,叫住了宋淮安,而后,将一个长条柜子打开,摸索了一阵,从中掏出了一面铜镜。

“我祖上也有位先人是行医的,这块镜子,说是能望气治病,传到我爹手里的时候,也曾给过几个交情不错的行医大夫,他们都说没甚大用,我想着终究是个老物件,又是行医用的,不如就送于押司你,看有无机会将它重新启用。”

“望气治病,倒是有这么一说,不过那是后世总结出来的行医经验,直到新世纪地球,才慢慢流行开来。”

“所谓望气治病,指的是,行医者,可根据一个人的五官色泽与散发出来无形之气,来判断病因,不过,这也只是中医望闻问切听按针的补充手段,真要单独使用,还无法完全准确断定病因。”

“既然此镜有些作用,收了也无妨,反正老柳头也用不上。”

心里想着,宋淮安将巴掌大的铜镜接在了手中,只见,此镜表面纵横沟壑,背后是一个八卦图案。

“八卦图案做背景的铜镜,在市面上很多见,只是正面上的九纵十横,怎么看着像是棋盘啊。”宋淮安笑着说道。

“许是我祖上先人,在行医空闲的时候,喜欢琢磨棋谱也未可知。”老柳头深以为然道。

“老柳头,你这买卖划算啊,一个铜镜换一条腿。”宋淮安说着便将铜镜揣进怀中,打趣道。

“你个小子,那一次来吃饭,你大娘不给你多加肉啊。”老柳头了结了一桩心事,心情也开朗起来。

“那到是。”宋淮安点了点头,告辞离开。

“这孩子真不错,希望柳树苗能有这个福气啊。”老柳头心里拨着小算盘,嘴上喃喃道。

宋淮安出了面馆,回到寝院,重新洗漱一番,换上官服,系上玉带,蹬上官靴,抱着案卷盒子,走去前面,签押房准备开始办公。

说是办公,其实就是打扫一下卫生,把小灶炉子升起来,然后打上一壶水烧着。

最后就是整理整理档案,和各地往来的文书,需要转呈的,都一一规整好。

沛县原本有三名押司,后来其中一名找关系调走了,现在只剩下宋淮安和一名叫陇树望的老押司。

这陇树望在衙门里工作都快三十年了,已经半退,每隔几日点个卯即可。

宋淮安刚到签押房门口,张典史便叫住了他,把宋淮安领至衙门口左跨院,县监正对面,县尉办公的审押房。

“恭喜宋押司。”张典史也是县衙老人了,嘴上说的恭喜,神情却带着一丝轻蔑。

凭什么,一个二十岁刚出头,家还未成的小押司,能一步登天?太气人了。

“张老可别损我了,想来这一切都是知县大人的安排,我虽惶恐,可也不得不遵令行事啊。”

宋淮安淡淡说了一句后,推门径直走了进去。

“那是自然。”

张典史笑着说了一句,转身离开,没走多远,一口痰射在了地面之上,呸,乳臭未干的小而,还特娘的摆上谱了。

宋淮安压根不在乎张典史,甚至其他人怎么想。

能让自己住的舒服,办公条件改善,不香吗。

房内有点潮湿,估计是刚打扫完。

炉子上有茶壶,宋淮安翻看卷宗不久,就咕咕开了,起离开书案,拿起茶壶,找到茶叶,开始自斟自饮。

外面不时有牛的声音在叫,县衙经费有限,没办法请牛官照顾那二三十头牛,衙役们一早就开始忙活了。

两个时辰过去,也无人前来打扰,宋淮安看案卷累了,准备出去走走。

刚出门,就看见未秋生陪着项太傅和一个青衣打扮的清秀年轻人,自衙门口走了进来。

宋淮安迎了上去,笑着施礼:“项太傅。”

“老夫不放心,下了早课,就过来了,宋押司今日就看你的了。”项太傅不知怎地,心情格外好。

宋淮安扫了一眼项太傅身边的清秀年轻人,眼神登时眯了起来。

“这小子,怎么看着眼熟?”

“小押司,你看什么看。”清秀年轻人,白白的下巴一仰,不满道。

宋淮安心说,这小年轻,火气真大啊,小押司怎么了?吃你喝你了?

“这位小兄弟,咱们没仇吧?”

“谁是你小兄弟?别乱攀关系啊。”清秀年轻人完全不顾场合,厉声呵斥道。

“小人得罪不起。”

宋淮安一抱拳,转身看着未知县道:“大人,昨日有很多百姓过来献牛,现在项太傅来了,不如先去看看如何?”

眼看着马上要午膳了,未秋生本想着带项太傅去琵琶楼吃喝一顿,进一步打好关系,回来再说牛的事情。

“项太傅,你看咱是去后院看牛,还是先去琵琶楼?”

未秋生瞪了一眼宋淮安,心说,一头牛而已,你还真以为项老头那么在意啊。

得,未秋生真是完全没有把牛的事情装进心里。

“哦,有百姓找到了?”项太傅眼神一亮,“那就去后院,几日不见老伙伴,还真有些惦记。”

“请。”

宋淮安官最小,只能头前带路,半路上,主薄方有志听到消息也跑了过来,跟未秋生一左一右,陪着项太傅。

反倒是那清秀年轻人,一路走一路时不时四下打量,乌黑的眼珠充满了好奇。

“喂,小押司,你慢点走,给我说说,你们县衙平时都审些什么案子,若有棘手的,可以向我请教一二。”

清秀年轻人丝毫不嫌风大闪了舌,说完,紧走几步,拦住了宋淮安。

“这位小大人,县衙现在头等大事就是找牛,另,我县并无棘手的案子,多谢小大人关怀。”

宋淮安脸色平静,笑了笑,拨开清秀年轻人,继续往后院走去。

“我不信,你敢骗我,罢了你个小押司。”清秀年轻人变脸道。

“罢不罢?那是我们知县的考虑的事情。”

宋淮安不傻,通过两次接触,他发现,这清秀年轻人,有那种富二代的牛皮气质。

后院马厩,除了几匹马之外,连马厩外面都拴着一头头或青或黄的老牛。

对,都是老牛,青壮牛老百姓也舍不得牵过来换赏。

看着后院里二三十头牛,宋淮安心说,铁捕头他们又有油水可捞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