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光复湖北

第一零五章 光复湖北

而此时也不例外,洪天也是将这些事情推到其他人身上,他转头问赵烈文和王诩等人,“你们怎么看此事?”

“陈得才等人应是北上汇合赖文光部,他们之前一直被围攻,恐怕是错过我们派去的传令兵了。”王诩道。

“我们需要再派人过去通知他们吗?”洪天皱眉,陈得才北上遇到僧格林沁部的旗兵,可就危险了。

“僧格林沁部正在对付赖文光部和捻军,陈得才部过去应该能支援一二,而且曾沅甫也已经北上,互相接应之下,应该无事,陛下不用过于担忧。”王诩道。

而赵烈文闻言也点头。

洪天默然,他觉得就算曾国荃部北上,太平军依旧是处于弱势的,但最后他还是点头同意了,说实话此举其实有让赖文光等人牵制僧格林沁部的意思。

现在两湖局势对太平军极其有利,如果僧格林沁部被牵制在中原地区,那太平军收复两湖并不是难事。

有了决断后,洪天也不废话,三部人马休整一番后,就开始攻城。

“轰隆隆!”炮声震天,洪天此战调集的火炮超过三百门,此时太平天国的火炮数量已经十分庞大到了,太平军、湘军、淮军的火炮都收集在了一起。

而且洪天还命令境内的兵工厂大肆生产火炮,火炮数量不断的攀升着,让太平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除了火炮之外,火枪的数量也在增加,洪天决心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军队,让中国军队彻底退出冷兵器时代,否则中国是无法和西方列强抗争的。

炮弹如雨般的落在城墙之上,就算武昌城是出了名的坚城,也坚持不了多久,最终被轰塌,太平军和城中守军激战。

守军其实并不多,而且看到巡抚大人唐训方和提督大人成大吉后,皆纷纷叛变,他们一开始跟随官文是因为官文官职大,而且是满人,代表着朝廷,反贼始终是反贼,能成事的没有几个,朝廷往往都是胜利了一方,所以他们自然选择他们心目中最终胜利的一方了。

但此时太平军势不可挡,他们继续抵抗就是一个死字,只要是不愿意为满清殉葬的,皆毫不犹豫的投降了。

……

两广总督衙门内,官文听着外面炮声,神色落寞。

“总督大人,太平军势猛,我们快守不住了,不如突围出去吧。”总督府管家带着哭腔道。

官文闻言眼中悲凉之意更深了,他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有这一天,原本以为太平天国将要覆灭,怎想到他们会突然死灰复燃,并且演变成这个局面。

那些汉臣倒好,一个二个的投降了,但是自己呢?一个满人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吧。

“我已经打算和武昌共存亡,你就不用劝了,快逃吧。”官文道。

管家痛哭起来,道:“总督大人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忍心弃总督大人而去呢?”

官文闻言感叹道:“想不到我身边还有你这样的忠贞之士,可惜武昌已经保不住了,走吧!活着总比死了好,这是我对你下的最后一个命令了。”

管家哭声更大,跪在地上,爬到官文脚边,道:“总督大人,就算是死我也不走!”

官文戚然,喝道:“怎么?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吗?”

管家一脸悲戚之色,嚎叫道:“大人,不要赶我走啊!”说完就上前向着官文的腿抱去,一副死命也要留下的样子。”

官文见此眼中泪水也忍不住留下,并没有阻止管家的行动,可他想不到自己一个疏忽,让敌人有机可乘。

“啊!”官文一声惨叫,整个人在椅子上躺倒,死命捂住自己下体,那里竟然插着一把匕首!

而那位原本满脸悲戚的管家,此时脸上满是狰狞之色。

“为什么?!”官文在**被刺的痛苦中,依旧咆哮不已,他想不到自己信任的管家竟然会背叛自己,就算对方是个汉人,但是自己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对方当年是个乞丐,几乎就要饿死,是自己将他收留他才有的活路,怎么突然就背板自己呢?

管家身上溅了一些血迹,显得有些血腥,他第一时间将官文身侧的佩剑拔出,这才松了口气,道:“我不过是按照你的吩咐行事而已!我是你府上的管家,定然会被太平军缉拿,城破之时恐怕就是我是死期,既然你命令我不要死,那我自然要活下去,不过那就委屈一下总督大人你,将头颅送我一用。”

官文此时哪里还不知道对方的用意,对方竟然是想杀了自己,拿自己的头颅去投降太平军。

“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待我?”官文愤怒之极。

“没有为什么?只是我还不想死而已!”管家言毕挥剑,将官文的头颅砍了下来。

官文头颅眼珠瞪得滚圆,死不瞑目,他想不到这个世界真有恩将仇报之人。

……

官文的死加速了武昌的陷落,原本还有一部分清军抵抗的,此时也纷纷投降起来。

太平军开入城中,快速占据城中重要的据点,收缴降卒的武器,并扑向各大重要机关,将城中的钱粮等控制在自己手中,有唐训方和成大吉这样的地头蛇在,这些事情自然轻而易举了。

当洪天看到官文的头颅后,自然重赏了那位总督府管家,他听闻那位管家自称被官文害得家破人亡,为了报复潜伏在官文府中,卧薪尝胆,就是等着有一天能亲手杀掉官文的感人事迹后,更是对那位管家大加赞赏。

而那位管家之前服侍过官文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人追究了,就算说起之人,也是认为这是忍辱负重之举,值得称颂。

攻破武昌城,洪天心中高兴,不过并没有志得意满,他清楚湖北还未完全平定,而且湖南的局势也不明,不能放松警惕。

所以,他和王诩、赵烈文等商议了一番后,马上就派部队出武昌,向着四周大肆攻掠起来。

太平军挟攻陷武昌之威,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可以抵挡之军,而且因为唐训方和成大吉投降的缘故,其他湘军闻讯后也大多归附天国,湖北以极快的速度被太平军光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